APP下载

翻转混合教学: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提升的契机、障碍及路径

2019-12-08姚则会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成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姚则会

(安徽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安徽 合肥230601)

“教育改变人生,网络改变教育。”[1]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浪潮的催生下,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SPOC(小范围定制在线课程)等新兴的教学形态和教育资源应运而生,带来了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颠覆性革命”,引起教学理念、培养方式、方法技术、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国内高等学校承担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藉此浪潮,线上线下、内容翻转、综合施教正逐步替代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实体课堂或广播电视远程单向讲授,使成人学历教育服务模式和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度转型,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障碍,需要综合施策以寻求破题之道。

一、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源动力

(一)终身学习是人的自我发展需要

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有的天性,是人类在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改造过程中,实现自我不断完善、不断发展、臻于至善的必由之路。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受需求动机支配,而人的发展需要既包括生理、安全、社会交往、尊重等低层次的缺失需要,更包括认知、审美、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成长需要。缺失需要是因生理或心理上存在缺失导致,如果得不到满足会对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利。缺失需要相对容易得到满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使还存在一定的地区贫富差距问题,但整个社会的平均可支配收入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因此缺失需要现在已不是公民自我发展的明显阻碍。成长需要则不同,它是在缺失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基础上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这也是人和动物之间在需求层次上的本质区别。而且成长需要的动机强度并不会随着需求的满足出现减弱或消失现象,反而会不断得到增强和升华。在成长需要的驱动下,个体渴望取得成功,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动机无限发展,无论求知还是审美,都是永无止境的。因此,终身学习,将学习溶于生命过程已是每个人丰富人生的必需品。

(二)终身学习是社会发展需要

隐性的个别化的终身学习现象其实很早即已存在,但正式理念的形成及全民化、普及化终身学习风潮的涌现则与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息息相关,尤其二战后,面对新技术新发明对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机构就意识到全民终身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将之上升到影响个人生存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大力号召和推广终身学习并逐渐显现影响。第一,1994年在意大利罗马举办“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清晰提出“终身学习”概念,受到世界各国与会人员的广泛认可。自此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成为20世纪至今乃至今后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理念而在全世界广为传播,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成为一种思潮。第二,促成世界许多国家在谋篇布局本国教育规划时,无不以终身教育理念作为制定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主要目标,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地真正落地扎根,从理念变为实践,从理想变成现实,极大地改变了社会面貌。第三,促使世界许多国家人民深刻认识到传统的一次性一劳永逸式的学校教育所产生的知识储备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努力改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接受教育培训以获取新知,提高技能成为每个公民的高度自觉,终身学习在社会发展的驱使下已渐蔚然成风。

(三)高校特有的教育资源是职场人继续教育方式的优先选择

高等学校作为系统性、专门化的育人机构,是传授、传播、研究“高深学问”,服务社会发展需求的教育链顶端,荟萃了人才、知识、信息、图书情报等各类智慧资源,具有其他学校外学习无法比拟的集成优势,此外,高等学校还拥有国家批准、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学历学位授权资格。将高等学校作为自身继续学习的对象,是已入职场者的优先选择。高等学校开展成人继续教育也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实现方式。

二、翻转混合教学,高校成人学历教育质量提升新契机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全日制学生的最大差异主要在于学习时间的有限性。传统的课堂教学自有它无法被取代的教学优势,但同时工学两难的现实问题也成为横亘在成人学生继续求学前的一道门槛。互联网的发展和个人终端的日益普及,使大学课堂实现了实体与虚拟、线下和线上并行不悖,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发展形态,为高校兴办成人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新契机。

1.传统教学模式的历史沿革和主要特征

自原始社会人类为维持生存所需,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口耳相传方式实现经验技能和知识延续外,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的学校教育萌芽很早就在东西方展开,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庠序”,还是古希腊的“吕克昂”,都是现代课堂教学形式形成的滥觞。在历史发展变迁中,课堂教学逐步由教育者即兴发挥式的自由教育向统治阶级期待的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要求转变,尤其经过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改造,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精致化和规范化,契合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人的素质提高的规模化要求,成为一种具有固定地点及时间规定,教学内容稳定,教学程序严谨,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讲授的组织形式,即使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对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但目前尚没有哪一种教学形式能够完全代替课堂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功能和主导作用,课堂教学依然是教育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和基本组织形式。

2.传统教学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中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普遍认可课堂教学历史地位的同时,高校教师传统教学模式也面临严峻挑战。“我们的教学,特别是课堂教学,虽不乏精彩的、学生喜爱的课程,但味同嚼蜡的‘水课’也屡见不鲜,课堂‘低头族’群体日趋庞大,学生‘手机依赖症’越来越严重”[2],正成为时下高等学校课堂上普通存在的共性问题。此类情形在全日制本专科课堂教学中尚且如此,以已就业为主体的成人继续教育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则更为严重。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永远是办学的生命线,提高教育质量,增强育人效果一直是成人继续教育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但过去的改革主要局限在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增减,教学手段的更新,考核方式的简化等细枝末节上,没有从根本上颠覆沿习已久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仍旧习惯于大水漫灌式的知识单向讲授,似乎每堂课的信息量越大,教学越成功。殊不知,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和人员交流高度便捷的今天,以知识传递多寡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已难以满足普通全日制学生的需求,何况对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储备的成人学生则更难以“打动人心”。世异时移,针对继续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环境变化,继续教育形态改革势在必行,定向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决定着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的未来存续。

(二)翻转混合教学模式在高校成人教育上的独特优势

1.辩证分析在线课程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双向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及学习方式。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 亿,网民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比例96.3%,20~29 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3]网络业已成为大学生除课堂外知识来源的重要途径。面对信息科技带来的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无法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SPOC(小范围定制在线课程)等新兴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打造“互联网+”、“智慧课堂”时代已经到来。

与传统意义上课堂教学形式相比,在线课堂借助数字化教育资源,在教和学上具有的明显的优势。一是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普及使人们挣脱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学生尤其是成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时间做好学习安排;二是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自由掌握观看教学视频内容的进度和频度,易于实现个性化学习; 三是促使教师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以迎合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但单纯的在线教学也存在难以克服的弊端,一是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环境中,学习者彼此陌生,关系松散,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意愿不足,从而影响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理解;二是在线学习是一种高度自主的学习,对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弱的学习者,极易产生与独立学习相伴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从而导致学习动机减弱,学习持续性不足,这也是当下MOOC 等在线教育高退出率和低结业率的一大诱因;三是在线课程多围绕一个概念、原理或话题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进行讲解和演示,知识碎片式呈现从而难以形成整体建构主义所提倡的图式概念,学了容易遗忘;四是在人机交互的环境中,教师对学习者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基本的学情不了解,且以追求数量规模最大化为价值取向的在线课程,传统的因材施教育人要求难以实践。因此,正确认识在线课程对成人学历教育的双向影响,除弊兴利,与线下教学取长补短进行混合教学的模式成为优化继续教育手段的重要选项。

2.翻转混合教学模式在成人教育上的独特优势

面对以网络时代原住民为主体的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对象,在吸收利用传统和现代两种教学模式优点基础上再加上课堂翻转所形成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和便捷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日益受到关注,掀起了高等教育尤其是成人高等继续教育新的革命,成为世界高等学校在新世纪教育困局中取得突破的新希望。

所谓混合教学模式即以在线课程学习为主,加上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翻转的融合学习新模式。而翻转课堂就是将“教师课堂讲授知识,学生课外完成作业”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翻转成学生课前通过视频、教材等学习材料自主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预习,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先修内容开展讨论、问题解答以及现场作业。[4]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知识单向灌输模式,在课堂上可有效实现“生讲生评”、“生讲师评”、“生辩师评”、“研讨辩论”等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因此,基于线上+线下+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符合既有一定工作实践和社会阅历,又具有熟练网络操作技能的成人群体,具有无可比拟的发展优势。一是弥补了从事成人教育优秀师资和课程资源的不足,使学生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学供给;二是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减少和优化教学进程,满足因材施教需要;三是实现线上接受学习与实体课堂翻转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线上的广度和实体的深度优势互补,适切成教学生的认知规律;四是能有效增强课堂教学上师生的互动交流,加深成教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成教任课教师教学效能感提高;五是能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形态有机统一,取长补短,有效解决了成人教学中互动不足和授课效果低下问题。

三、三“不足”,高校成人学历教育实施翻转混合教学大障碍

在成人学历教育上高校实施翻转混合教学模式虽然具有独特的育人优势,但作为新生事物,在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阻碍,原因主要来自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的变革没有及时跟上,具体体现为三个“不足”。

(一)高校促进成教发展的支持不足

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克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勾勒了现代大学的多元化巨型化共性特征。与精英教育阶段和西方国家的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当下的多元巨型特征更为明显。不但师生众多(仅本专科生校均规模达10430 人[5]),校园建筑面积体量庞大(校舍校均建筑面积36.26万平方米[6]),内部社群众多(包括党政部门、教学科研单位、直属、附属单位、各类学生社团和教师自治性学术组织)、权力分散(学术权力、行政权力、政治权力三大权力并存),而且承担的职能和使命日益繁多,既包括教学科研,也包括服务社会,既有本科生教育,也有研究生教育,既有留学生教育,也有成人继续教育。在这样一个多目标使命、多权力中心、多客户需求、多层次类型的场域中,成人教育教学的质量发展极易被管理层边缘化。在事关部门发展的学校人、财、物分配中,继续教育学院地位的势微言轻体现得最明显。而支撑翻转混合教学有效开展的硬件设施和激励教师努力尝试的制度安排如果没有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成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质量发展只能成为奢谈,管理者在其位也难谋大突破。

(二)教师投入成人教学改革创新的动力不足

教学投入一是表现在教学占教师一年或若干年时间总和的比重,尤其是高校教师对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的分配;二是在划分好的教学时间内,教师是否全身心地钻研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前者反映教师教学之量,后者反映教师教学之质。

在反映教师教学之量的时间分配比重上。史静寰等[7]以2011年44 所不同高校、不同职称、不同性别、不同学历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投入、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行为、学校的教学保障制度等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时间投入等教学之量上,本科以上院校均量比例为47.30%,愈是影响力靠前的学校,愈强调科研导向和学术成果,教师从事课堂和实践教学的时间均量愈少。

在反映教师教学之质的研究创新上。教学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科学则指教学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包括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等,在总的方向和原则必须遵循规律,尊重科学。教学是一门艺术,则指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面对千变万化的教育情境,发挥教育机智,在教学方式上及时做出调整,随机应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注意总结和反思,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同辈学习和创造学习,掌握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技能。若使教学充满科学性和艺术性,由此也就需要教师将教学当作一门学术,深入研究教学对象的特点,思考教学如何设计、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过程怎样实施,才能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因材施教。

在洪堡将科研引入高校职能时,他认为在大学这个充满探究的场所里,“科研和教学能够整合,而且彼此都有好处,科研本身能够是一个效率很高和非常有力的教学形式”。[8]但在中国,科研与教学的矛盾与对立客观存在,如何协调一直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界、学校管理者、教师个体争论难休的命题。教师作为高校职能的实际承载者和实现者,面对多目标任务驱动,囿于个体的时间及精力限制,在教学与科研上难以平衡投入,再加上目前教学和科研评价机制异化,科研成果以易于量化考核并决定个人职务晋升,而教书育人的投入时间和成果显现周期更长,且学生的成人成才亦是多人多方合力的结果。从理性经济人出发,导致教师科研时间及精力投入与教学相比占据了绝对上风。全日制本科尚且如此,在一无评价标准、二无硬性质量约束的成人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投入更是难以保障。

(三)成教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认识不足

人类的各种实践活动都是在某种动机的支配下围绕一定的目标进行的,目标产生动机,动机驱动行动,行动实现目标。而学习动机就是指“激发维持个体的学习行为并使这一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包括两个基本成份: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了学习的动机系统。”[9]

对走出全日制学校教育校门的成人而言,工作之余重拾书本,回归学校继续接受系统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其动机和成因是复杂的。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笔者以任教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取得学历证书调整工作、取得学历证书满足岗位学历构成、系统更新知识适应工作发展、更好地辅导子女学习、结交更多的同学、证实自己的持续学习能力、赢得同行和社会尊重、满足专业兴趣爱好、使生活变得更充实、实现人之为人的生命价值”等十个从低到高的需要维度进行问卷设计和调查研究,经过连续多年跟踪测量,取得学历证书改换工作或满足岗位学历构成需要遥遥领先,远排在其他需要的前列,充分表现了成人在参加高等教育继续学习上的手段性、功利性取向非常明显。

四、三位一体,提升高校成人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根路径

在成人继续教育上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法上,高等学校在实施过程中还必须在教和学两个主体,教学支持条件上做好整体推进,协同一致形成合力才能保证教育取得更大成效,

(一)学生要端正思想,澄清价值,不以学历获取为主要目标诉求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如何适应和改造快速变化的客观世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成为历史的主人,是每个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公民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随着科技发展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加重,传统的一劳永逸性教育和学习时代已难以存续,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既是民族复兴需要,更是每个人自我生存和成长的内在需要。

据统计,2017年我国高校各类别毕业生的总量达到795 万人,数量再创新高,同时,还将有40万~50万名留学生回国就业创业,在经济由高速向中高速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就业的总体形势为近年来最严峻。[10]而人才供给侧竞争加剧是促成职场人回归学校继续接受教育的直接动因。牛津大学卡尔·福雷和迈克尔·奥斯本研究预测,未来几十年里,47%的职业处于被自动化取代的危险之中。由于创新将消除一些工作并改变其他工作,所以人们将需要在他们的一生中不断调整他们自己的人力资本——充电、充电、再充电。[11]

成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障碍,除了工学之间的冲突,在专业基础、认知模式上也存在与同层级全日制在校生之间不容置疑的差距,要将全新的系统性的知识内容和专业技能化为己有,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在求学者自身主观上要合理规划工作和学习时间安排,协调好家庭事务和学习任务之间矛盾的同时,必须端正求学目的,匡正求学理念,珍惜继续教育机会,从单纯的学历获取为取向转变为知识增长、能力锻炼和学历提升并重再到非学历化、非功利化,达到学习是提高自我、丰富自我的内在需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信仰的高远境界,才能学有所成。

(二)教师要坚守操行,立德树人,增强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目标实现的主导者和具体落实者。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改革理念离开教师的理解和支持,最终都是纸上谈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高校教师学历层次更是得到大幅度提升,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具有硕士及博士学位专任教师的占比分别为36.2%和21.5%,二者比例相加达到57.7%。[12]当下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总体良好,但“与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相比,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13]

线上教学作为一种借助现代科技发展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变革的重要推手,不管你接纳与否,它已经来到每个从教者面前。无庸讳言,面对汹涌澎湃的MOOC浪潮,“许多竞争力糟糕的高校肯定将被迫关门。而剩下的高校为了生存,则需要改造他们自己,否则也迟早难逃被无情淘汰的残酷命运。”[14]同理,在MOOC 的冲击下,不愿正视MOOC 影响,不愿主动改革进取的教师亦是如此。

因此,在面临生存危机的重要关头,无论成人教育还是非成人教育任课教师都必须紧跟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居安思危、顺势而为方能避免成为温水中的“青蛙”,仍需要做好四个“学会”功课。第一,“学会求知”。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理论,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第二,要“学会做事”。在教学实践中,借助在线资源,更多地开展“展示评价型、深度研讨型、导演串演型等多种形式的翻转课程,促进学生自学互学群学。”[15]第三,要“学会共处”。建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辅团队+技术团队协作机制,齐心协力,实现1+1+1+1>4 的集群效果。第四,要“学会育人”。正视成教学生对高质量知识技能的渴求,立德为先,敬畏教学,敬畏课堂、敬畏讲台。

(三)学校要配套政策,加大投入,激励教师积极投身混合教学的改革与研究

线上+线下+翻转教学作为传统课堂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重要体现,在解决成人学历教育工学矛盾的同时,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超越单纯静态的远程教育和浅尝辄止的现场讲授。但线上+线下+翻转教学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个人兴趣和自觉肯定难以行稳致远,各肩负成人学历教育的高等院校必须摒弃逐利思维,将成人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要求等同全日制教育,在制度上做好设计激励,引导教师转变旧有教学模式,愿教并会教。

首先,针对线上+线下+翻转的混合教学时间及精力投入多的事实,除了在技术上免除尝试教改的教师后顾之忧外,在教学工作量认定上应给予强力支持,加大学时补助亦或课酬奖励的力度,在导向上能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使从教者中愿教、会教者充分得到尊重和体现。

其次,跟踪混合教学试点课程教学效果,引入学生、督导、学院等多方评价反馈,及时树立标杆,宣传混合教学改革试点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立德树人上产生“羊群效应”。

再次,开展符合成人教育特点的教学培训,通过师德养成、有效教学策略、优质教学课程设计等专题培训,分类别、分层次,细化培训模式等多种措施,正向引导成教教师厘清岗位职责,端正教学态度,全身心投入教学,扎根教学,研究教学,积极参与成教类教学研讨和教学竞赛活动,培养教师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从“能教会教”到“乐教善教”。

最后,针对高校成人教育师资的兼职性特点,在正面的荣誉和奖励占主体的同时,适度采纳教学综合考评末位淘汰制,对成人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不研究成人教学特点,不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创新,放松学生学业监管的教师及时清理,优胜劣汰,滚动发展,发挥警示作用。

“弯道超车是在体制内跑,变轨超车是开辟新路径,是革命性变化。”[16]面对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给全球教育带来的重大机遇和变革挑战,固步自封者必然落伍出局。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和在线课程建设的不足,目前在线教育在我国高等学校整体推进还比较缓慢,但基于在线课程资源自学与线下教师集中辅导讨论的混合教学无疑极度契合成人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既有效缓解了学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冲突,又有效解决了实体与在线课堂的优势互补,实现了教学质量的提升,从长远来说也节省了教师的精力。因此,通过成人教育线上+线下+翻转教学的混合教学为试点,再逐步向全日制教育推广,无疑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从“弯道超车”直至“变轨超车”,最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高等教育新形态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成人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成人不自在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Un rite de passage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