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方案改革
2019-12-08达布希拉图王自林刘美菊王瑞雪
达布希拉图,王自林,刘美菊,王瑞雪,赵 平
(云南农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始称农艺化学、土壤农业化学、土壤与植物营养等,1999年根据国家教委的精神更名为“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是以高效利用农业资源与保护农业环境为主要目标[1],培养适应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就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大量具备资源、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的人才充实农业资源、农业环境领域。因此,作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加大改革调整,着力培养拥有农业生产技术背景、懂新型农业课题研究开发及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求[2]。
高调剂率与低就业率是高校出现专业预警的关键信号[1],农业院校尤其是地方农业大学更为突出。专业思想的稳定与否不仅影响学生对待专业课程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关系着该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取向[1]。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在农业种植业的各专业中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内涵丰富、应用性较强的专业。现阶段的社会发展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领域的人才需求量大,且素质要求高。一贯式的统一培养导致部分学生找不到发展方向,因此在传统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引导部分学生向研究型或应用型发展是人才培养达到因材施教的关键。具体的实施手段应当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的改革及大学全程导师制度的完善来实现。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特色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土壤作物健康调控、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服务,培养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面广,工作适应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的,能在植物营养与肥料、土壤培肥与土壤改良、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农业资源管理与应用,农业环境保护,有机、生态、绿色农产品生产的应用型、研究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
一、制定人才分类培养要求
为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及产业调整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一些院校对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已经实施了分类培养与定位,重点发展两个特色专业方向,一是土壤与植物营养方向,以培养掌握土壤、植物营养、施肥等方面系统知识并具备一定的科研素质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为主要目的;二是肥料加工与管理方向,以培养掌握肥料生产原理和工艺、肥料标准与法规、养分管理、农化服务、市场营销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备一定的开拓创新精神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的[3]。也有些学校提出,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已经很难适应农资市场的需求,必须要充实和创新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内涵,培养“农、工、商、管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所以,地方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主要面向区域农业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人才[4]。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植物营养学、土壤学、农业环境保护、植物生理学、作物栽培学等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土壤肥力与土壤改良、土壤-植株-环境分析、肥料检验、植物营养与施肥、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业综合性设计性试验、养分水分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具备农业环境保护、农业资源利用、资源和环境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专业能力。达到以上基本要求的同时,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分类培养,研究型人才要求:充分利用校内外科研平台,通过系统的科研训练,培养科研兴趣,独立思考科学问题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段培养、教学科研结合、力争达到本硕贯通;复合型人才要求:实现夯实基础知识、拓展专业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申报、参加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创业研究项目,企业实践实训项目,选修专业能力综合训练课程,达到产学结合;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要求:接受职业岗位技能实训及企业顶岗实习,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社会需求充分了解,在创业基地接受创业实践,达到具有一定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创业应用型人才。
二、适合分类培养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一项需要学校各部门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教学资源的统筹、课程的衔接等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的系统工程,通过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构建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教学资源尤其是实践教学资源高效共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互促进、学生的知识综合利用能力提升的目的[5]。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创新创业实训、毕业实习组成。重点培养土壤-植株和环境分析、肥料检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开设植物学、地质地貌学、土壤学、土壤地理学、植物营养研究法、作物施肥法、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等教学实习。开设以作物营养诊断、田间试验设计、施肥环境风险评价、作物合理施肥、肥料效应评价为一体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领域、科研课题开展毕业实习,培养独立的工作、科研能力,提高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和创新能力。整体实践教学环节体现出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分类培养的课程安排区别主要体现在部分选修课和毕业实习环节。研究型人才主要通过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及自主申请的创新项目完成毕业实习。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则依靠企业实习、顶岗实习及深度创业活动进行实质性训练。所提交的训练成果,研究型人才为研究型毕业论文。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可以为调查研究报告,并且要求企业出具评价意见。复合型可根据培养进度发展情况任选毕业实习实训内容及成果提交形式。
通过课程体系设置培养三项分析技能。一是专业基本能力,即农化分析检测能力,能力构成有对土壤、植株、水、肥、气进行分析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评价,支撑课程为土壤植株与环境分析、肥料检验、环境监测;二是专业创新能力,即科研创新能力,能力构成有了解学科发展前沿、科学研究手段、科研结果展示,支撑课程为农业资源与环境专题、植物营养研究法、农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科技论文写作;三是农化服务能力,能力构成有了解植物生长、土壤、肥料特性,对田间生产状况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并提出土壤改良、施肥方案建议,支撑课程为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作物施肥法、植物营养与病虫害,农化科技服务。
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岗位能力也进行了分析。岗位通用能力由土壤、植株分析检测能力、农技推广能力、农资产品质量检测能力、土壤、植株分析检测能力构成,对土壤、植株、水、气进行分析测试,数据分析,结果评价,支撑课程有土壤、植株与环境分析、环境监测、肥料检验等;农技推广能力要求了解植物生长、土壤、肥料特性,对田间生产状况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并提出土壤改良、施肥方案建议,支撑课程有植物营养学、土壤学、作物施肥法、植物营养与病虫害、农化科技服务等;农化科技服务农资销售岗位能力要求了解各种肥料特性,了解农资市场动态,对田间生产状况能够进行初步诊断,并提出土壤改良、施肥方案建议,支撑课程新型肥料研制与应用,农资创业专题,农资微商创业指南。
云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建有700 m2课程实验室,6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并配有3名专职的实验准备人员,且管理依托在国家级农科实践教学中心,能够满足专业课程的实验需求。实习基地建有肥料生产基地2处(云南云叶化肥有限公司和云南威鑫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农场2 hm2(云南农业大学寻甸教学农场)、土壤改良实习基地1.33 hm2、设施蔬菜、花卉生产基地2处(昆明昆阳张良花卉合作社和晋宁蔬菜大棚基地),能够丰富及锻炼学生的生产实习及各类实践环节教学。
有些院校的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重理轻文,侧重于生物学和环境,而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课程缺乏;课程计划缺乏行业针对性和地方社会适应性;教学内容没有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其深度与广度比例不恰当[6]。本专业原先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存在类似问题,因此本次分类培养方案的调整加设了农业经济管理学、农资市场调查、农资微商创业指南、农资创业专题、创新理论与方法、创业基础等选修课。
三、适合分类培养的四年全程导师制度的完善
一些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培养途径和基本环节的设计是:(1)“通才”培养阶段,约为3个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课和前沿理论课的学习。(2)“专才”培养阶段,约为3~4个学期,主要进行专业课程学习、方向选定后的课程模块学习和专业上手能力强化。(3)实践技能综合培养阶段,约为1~2个学期,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肥料室内检验、肥料销售培训、肥料加工与农化服务毕业生产实习等综合实践培训[3]。也有些院校以创新型师资培养带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行“科研助手”计划,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在二、三、四年级学生中开展了“科研助手”计划,使学生提前介入教师的科研工作,由于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了较为系统的科研工作,从而使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7]。另有一些学校已经积极探索尝试本科生导师制,大一新生入学开始,学院即以师生双向互选的方式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名导师,在不弱化班主任职能的前提下,坚持“学业导师”的理念,强化导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及早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思想。导师对本科生在大一和大二进行学业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学习方法,大三指导学生完成大学生科研训练,大四指导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过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社会服务当中,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8]。
为了试行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人才培养,结合全程导师制,在导师的指引下有利于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从而选择培养类型。全程导师制每个班内的师生比为1∶5左右,从个性化人才培养出发,导师可在归类、选课、科研训练、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与较细致的引导与帮助。实施全程导师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加强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鼓励学生提早参加科研训练、尽早了解本专业特色。其办法为,在大一第二学期中后时段,根据导师命题、学生选题、教研组协调,为每位学生安排导师。导师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准更改,待大三毕业实习选题时教研组统一微调,原则上每位导师指导学生数每届不超过5人。导师负责指导学生选课、课外学习指导、引入课题组进行科研活动、鼓励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及项目申报、毕业论文的提早设计实施等工作。在此过程中由导师来帮助学生设计其培养途径和基本环节。
专业兴趣小组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挥学生主动性等方面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辅助教学模式之一,也是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一个有益探索[9]。因此,在导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形成专业兴趣小组来完成导师安排或小组自己设计的创新创业项目,对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实施过程中发现,由于联系、沟通的问题,真正与教师达成交流的学生不占多数,从教师到学生对全程导师的认识还不够。对教师科研任务较重的教师来说,尚未学习专业课程的学生,无法协助科学试验学生又因专业知识浅薄而畏惧与教师交流。对于刚刚实施的本科生四年全程导师制,有待教师对全程导师制度的认识上的思想统一,学生对该制度的认识与积极度的提升还有待进一步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