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渗透法制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9-12-06张金兰

关键词:法制教育实践与思考初中信息技术

张金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生,特别是叛逆期的初中生,对于网络上很多错误虚假的信息没有分辨能力,盲目相信网络上的虚假宣传甚至沉迷于网络,沉迷于游戏,以至于玩物丧志、失去理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因此,向学生普及法制教育势在必行。鉴于此,本人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法制教育渗透于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了初步尝试。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法制教育;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9-122-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上的很多虚假的、欺骗性的内容都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发育期,往往缺少对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对网络上很多问题缺少一个清晰的认识,甚至将网络上虚拟的暴力网络游戏等不良信息带到现实中。因此,初中生的法制意识亟需加强。那么,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法制教育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整合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利用有趣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例如,在苏教版的初一《信息管理与获取》这一节里提到信息的引用。在使用从因特网下载的信息时,我们应该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在上课过程中需要向学生强调,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标注文献的题目、网址以及浏览使用时间等。由于平时很多学生都在网上随意下载转发文章等,从来不会考虑这些有可能也是一种违法行为,此时让学生知道在网络上不是什么事都可以做的,给学生一个约束,提高法律意识。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一节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里面提到: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辱骂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树立良好榜样,不违反行为准则。

虽然这一内容书本上没有,但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用具体的实例来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了解在上网过程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做了会有哪些不好的后果,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

又如在初二上学期《认识动画》一课的导入环节中,我用全国禁毒教育平台里的禁毒动画作为素材播放给学生观看。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通过动画里大狗警长对鸭子狱长的描述,了解到毒品的种类及危害,感受到禁毒行动的必要性,同时也能感受到动画制作的强大功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二、例举犯罪类型,提高法制意识效果

学生通过完成教师有意识布置的作业,了解法制的重要性,正确认识违法犯罪行为的危害。例如,在初一学习《数据统计与分析》一课时,用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类型和犯罪率统计的表格作为素材要求学生将其制作成图表并进行简单分析。作业完成后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图表中的青少年犯罪率会逐年向上浮动。等同学们讨论出结果后及时提醒,青少年犯罪的几种常见类型,同时宣传相关法律知识,杜绝学生做出类似违法行为。

在初一WPS软件学习过程中,有一节图文混排的内容,是这一章节的最后一节课。同学们对WPS技术基本知识都掌握了,正好班上有位同学因为熬夜上网打游戏导致上课睡觉的问题被请了家长,于是我便让同学们以拒绝网瘾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上交,并且在班级内进行评比。同学们在制作小报的过程中,掌握了图文混排的技术要点,同时通过上网搜集资料,更加深刻地了解到网瘾的成因和危害。网上那些网瘾少年们触目惊心的照片和做出的过激的行为造成的不良后果刺激了学生们的感官,让同学们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而反思自己是否需要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提高法制意识的效果。

三、指出无意违法,督促学生遵纪守法

笔者还通过及时指出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无意识表现出的违法行为,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例如,在初一《图片处理》一课上,我让学生自己上网搜集素材用美图秀秀进行简单的处理。有一位男同学将自己同桌的照片下载下来,在头像旁边写上了辱骂性的文字,并且大声地喊坐在旁边的同学来观看,一时引起了班级同学的骚动。我发现后及时的制止了他的行为,并且指出了这位同学的作品已经造成了对他人的诽谤,并且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权。这位同学也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并向同桌道了歉,删掉了图片。这种行为其实在初中生里很常见,他们觉得这样恶搞一下很有趣,却忽略了这件事本身可能已经触犯了法律。此时,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上意外的事件,时刻提醒学生要遵纪守法。

四、实施网络监控,营造良好上网环境

教师通过有意识对学生电脑做出网络监控,屏蔽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对学生的危害,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由于技术等原因,网络上有很多不良信息和网页仍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很多暴力的、色情的信息还是充斥着网站,所以,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教师应有效监管学生的机器,以确保网络安全。比如,教师应给机房里的电脑安装360安全卫士,及时拦截病毒、木马以及一些其它不安全的信息;另外,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還需要及时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杜绝学生访问不良信息,减少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一项长期任务。作为教师,我们要以信息技术教学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长期开展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和谐社会。当然,开展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为此,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既要以育人为已任,更要善于发现并创造性地利用这些育人方法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教学之中,达到教学与育人的双重功效。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初级中学,江苏 南京211111)

猜你喜欢

法制教育实践与思考初中信息技术
“自主展评”课堂不容忽视的四个之“最”
遏制校园暴力须重视法制教育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汾阳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