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探析
2019-12-06支荟
【摘要】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金融模式,构建了线上金融平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然而在不断发展中,也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逐渐受到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出现,才引发了金融风险,严重影响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安全健康发展,威胁着用户的隐私信息。因此就要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来保障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方法;解决思路
引言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分为第三方支付、众筹、大数据金融、P2P借贷、信息化金融机构等,有效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具有资质与实力的非银行机构,通过与银行的合作,展开线上交易。第三方支付有淘宝、京东、唯品会等,属于买卖双方的线上交易。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中介,通过资金的保管来收取利息。现阶段,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已经逐渐呈产业化、规模化发展,都是建立在线上支付的前提上,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二)众筹
众筹属于一种线上大规模融资模式,是由筹资人来设计筹资项目,待平台审核之后,就会将筹资人的信息公布在平台上,然后向社会大众筹集资金。当资金达到目标金额后,就会将资金转到筹资人的账户中。平台作为一个中介,收取一定的比例费用。众筹与许多筹资平台一样,都是一种新型的商业投资模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创业融资的难度,还能够激发网民的投资意识,属于一种开放式的融资模式。这种发展模式的出现,有效推动了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为许多创新创业的人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大数据金融
大数据金融就是指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对众多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归纳、存储、分析、运用、共享,能够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这种发展模式属于现代化与传统的结合,能够通过庞大数据库的建立,将客户的信息采集、整理与管理,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
(四)信息化金融机构
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各大机构与企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潮流,积极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来转变传统的运营方式,实现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操作,创建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信息化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分别为金融机构、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信息化。这种发展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模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用户可以借助手机、计算机等媒介,随时随地展开业务办理、信息查询等,更加便捷与高效,节省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
(一)信用风险较高
在去年,信用风险在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集中爆发。其中作为代表性的“P2P借贷”平台,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平台清盘、平台倒闭等现象,导致大量的网贷资金从互联网这一平台彻底消失,导致很多人的利益受损。通过相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了信用风险的问题,对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带来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正是由于信用风险较高,才出现了交易额下降的现象,最终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与平台倒闭。这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会受到来自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政策、经济等等,才会导致信用风险。
从政策角度展开分析,我们会发现我国现阶段对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导致监管工作流于形式与表面,无法进行深化。再加上政府层面缺乏积极大力引导,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法律政策,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市场混乱,在发展中遇到了重重阻碍。此外,随着互联网金融新的发展模式出现,许多旧模式开始被摒弃,无法发挥其作用与功能,导致监管工作相对滞后。
从经济角度展开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剧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都紧密联系。传统的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两者在共同作用下,会不断加剧经济的波动率,致使我国金融市场出现不稳定现象。此外,互联网金融机构属于一种虚拟交易,如果出现经济方面的波动,就会导致交易崩溃,资金运转困难,带来各种风险。
(二)存在潜在的操作风险
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隐私泄露与非法链接,严重威胁着用户的权益。再加上很多机构与平台都存在着潜在操作,这种操作明显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导致风险增加。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侵入平台,盗取用户的隐私与信息,带来各种各样的风险。
出现这些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家在相关法律政策上有待完善,没有真正的保护用户的权益。才导致很多金融机构与平台在各种体系与规定上不够健全,没有充分尊重用户的隐私,保护用户的信息。再加上很多平台存在着操作漏洞,在运作时也会泄漏用户的信息,导致各种风險发生。
(三)声誉风险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也发生了各种欺骗诈骗现象,致使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声誉严重受损。这些问题也需要受到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高度重视,通过提高自身品牌与声誉,来保护用户的隐私与权益。
而引发声誉风险的主要原因是机构专业能力较低,信息披露制度有待完善。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很多机构与平台的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学习新知识的意识薄弱,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能力低下,导致风险应对能力较弱。此外,在整个运作中,没有实现全社会的公开与透明,导致各种管理工作有待健全。
三、有效解决策略
(一)健全法律规范
互联网金融由于存在着很多风险性,因此需要受到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因此国家就要通过法律政策的制定与颁发,来为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约束。国家需要根据我国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结合市场发展前景,制定科学合理的法律政策,做好市场准入工作。作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需要根据国家的法律政策,结
合自身的实际需求,积極借鉴与学习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与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这样才能做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营造一个绿色健康的发展环境。
(二)健全信用评估与担保体系
互联网金融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产物之一,属于一种新型的金融发展模式。因此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健全。因此为了促使我国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获得高速发展,就要通过信用评估与担保体系的健全,来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净化整个金融市场,获得长远持续发展。
(三)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与完善,带来了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缺点。站在国家层面,需要通过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政策,考察各个机构的风险应对与承担能力,做好市场评估工作,才能有效规避风险。站在机构的层面,需要强化自身的风险意识,高度重视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与解决措施,积极引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做好管控工作,才能有效避免各种风险,保护客户的隐私。
(四)完善市场准入机制
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了很多融资平台,如“众筹”、“P2P借贷”等,虽然推动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融资平台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待加强管理。因此就需要通过市场准入机制的完善,来提高市场的准入门槛,规范这些融资机构的行为规范。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选择具有优势的融资机构,来不断推动与净化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市场。
(五)推行第三方托管模式
随着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高速发展,其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多。一旦遇到金融风险,将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因此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率。推行第三方托管模式,是指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这样就可以借助第三方机构,将企业的自有资金与投资者资金分开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就能够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公平、公正与公开,避免各种违约、资金挪用等现象,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
(六)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属于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准备金的事先计提,当互联网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风险时,就可以通过与银行的合作,来取出应对资金。这种方式属于应对金融市场风险的方法之一,现阶段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并且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成效。此外,还能够降低风险来临时的违约风险,有效规避各种潜在风险,保障互联网金融企业平稳运行。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现阶段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很多金融风险,因此就急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在今后的风险防范中,可以通过健全法律规范、健全信用评估与担保体系、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推行第三方托管模式、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策略,来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孟莹.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7.DOI:10.7666/d.Y3156837.
[2]梁义国.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探析——A企业供应链金融案例分析[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DOI:10.7666/d.Y3126159.
[3]张佩如.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分析——以41份裁判文书为样本[J].人民检察,2017,(1):69-71.
[4]车志红.关于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的难点及解决思路探析[D].福建:厦门大学,2019.
作者简介:
支荟(1994-),女,汉族,江苏无锡人,本科,杭州金投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