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临床观察

2019-12-06张立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3期
关键词:脾经心脾失眠症

张立新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现代人们生存的压力逐渐增大,再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患有失眠症的患者越来越多,长期夜不能寐将会导致患者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情志不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从本质上来讲,失眠症属于一种障碍性疾病,也是目前为大多数人造成困扰的常见病[2]。在治疗中,西医主用镇静安神药物,通过对患者的中枢神经进行抑制,让患者的产生疲倦、困倦之意,进入睡眠,虽然治疗效果显著,但是,副作用也非常显著[3]。随着近些年来,关于中医中药方剂以及失眠症研究逐渐深入,有不少研究者发现,在治疗失眠症时应用中药可得到显著效果。基于此,我科采用选择89 例失眠症患者开展研究,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2016 年10 月23 日—2018 年2月19 日治疗的89 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分为例数分别为45、44 的西药组与中药组。研究开展前,确定讨论可行性依据,即两组各项基本资料对应对比均呈现P>0.05。中药组男女比例为26:18,年龄分布29~78 岁,平均(56.36±1.69)岁。西药组男女比例为26:19,年龄分布30~77 岁,平均年龄(56.01±1.89)岁。

1.2 方法

(1)西药组实施单纯西药治疗,即选择湖南洞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劳拉西泮片(国药准字H 20031065,规格1 mg/片)治疗,口服,每日3 次,每日2 片。(2)中药组实施归脾汤加减治疗,基本方剂组成:黄芪、夜交藤、丹参各30 g;柏子仁20 g;党参、炒白术、百合、五味子各15 g;琥珀粉、龙眼肉各10 g;当归6 g;炙甘草5 g ;木香3 g 。此外,脘痞纳呆加10 g 砂仁;烦躁不安加15 g 竹叶、15 g 合欢皮;心悸、气喘加30 g 牡蛎、30 g 龙骨[4-6]。每日1 剂,以水煎服,留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服用。(3)两组患者均治疗30 d。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每日睡眠时间超过6 h,半小时内入睡,夜寐不醒且睡眠深沉,清晨精神精神焕发,即痊愈;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3 h 以上,无法整晚深沉睡眠,但醒后可再次入睡,即好转;未达到以上表述,即无效[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 软件统计本次研究数据,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检验方式分别选择χ2检验和t检验,分别用(n,%)()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结果组间对比

如表1,中药组有效率为95.45%,高于西药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睡眠质量评分、中医症候评分组间对比

如表2,中药组各项评分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对比

如表3,中药组2.27%在数值上显著低于西药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中医学中,失眠症被命名为“不寐”,主要的发病机制是由于患者体内阴阳失衡。现代社会中,生活、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长期处于紧张的生活状态中,情志不畅、思劳过度都是引发失眠症的根本因素[8]。在人体系统中,脾脏与心脏都是运营血液的重要的器官,过渡的思劳伤及脾脏,导致脾不健运,心脏供血不足,气血两亏,从而发病[9]。在患上失眠症后,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心肾烦乱、心悸多梦、健忘、头晕等。因此,在治疗机制上应当以补心健脾、养血安神为主[10]。归脾汤属于补益剂,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11]。黄芪性温、味甘、具有补气固表之功效;夜交藤归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通络;丹参;柏子仁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党参味甘、平、无毒,归脾、肺经,主要用于补中益气;炒白术燥湿利水、止汗;百合入心经,性微寒,能清心除烦,宁心安神;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琥珀粉归心经、脾经,镇静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归心、脾经,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当归味甘、辛、微苦,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脾经,用于补脾益气、调和诸药;木香气热、味辛苦、无毒,入心、脾经,用于行气、健脾。对归脾汤基本方剂加以分析,能够看出,本方主用药物均归于心、脾经,且大多具有健脾、安神、宁心之功效,正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的病理,诸药联合使用,可让增强机体脾脏血运能力,以及恢复心脏藏血功能。另外,中药的远期疗效在临床长期的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因此,归脾汤加减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显著效果。

中药组在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后,结果显示,中药组95.45%(42/44)高于西药组71.11%(32/45);中药组睡眠质量评分(4.29±0.75)分、中医证候评分(3.51±0.89)分均低于西药组(10.91±1.36)分、(13.18±2.56)分;中药组2.27%(1/44)在数值上显著低于西药组17.78%(8/45),以上数据均得到P<0.05 的价值证实。由此推论,归脾汤加减应用于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有显著效果,在结论上与胡丽竹,罗溢昌[12]研究相似。

综上所述,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应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表1 临床治疗结果组间对比(例,%)

表2 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组间对比[分,()]

表2 睡眠质量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组间对比[分,()]

表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对比[例(%)]

猜你喜欢

脾经心脾失眠症
张唐法主任医师针药结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经验
新九针治疗失眠症验案1则
过桃花村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
调好脾经身体棒
最方便的健身
浅谈蒙医诊治失眠症
蒙医药治疗失眠症30例临床观察
宁神定志汤治疗失眠症临床观察
应用清宣止咳除痹汤治疗间质性肺疾病(脾经伏火,肺络痹阻症)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