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分析
2019-12-06许国建
许国建
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关系到患者的病情是否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决定用药的安全性。他汀类药物是临床中常见的调血脂药物,在人们饮食、生活习惯改变的当下,高血脂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症状,他汀类药物的使用范围也愈加广泛[1]。但是,就目前而言,他汀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著不合理的现象,不仅无法保证治疗效果,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生命,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应用的合理性,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我院选择76 份病历档案,并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依据病例档案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患者出现用药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通过数据分析确定最终结论,将相关内容呈现在如下报告中。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7 年2 月1 日—2018 年2 月1 日期间我院76 例患者病历档案作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男性患者40 例,女性患者36 例,最大年龄74 岁,最小年龄20 岁,平均年龄(53.12±2.08)岁。
1.2 方法
采用Excel 表格记录患者个人信息、病症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整理出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依据。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年龄、归类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统计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情况
如表1 所示,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20~30 岁9 例(11.84%)、31~40 岁15 例(19.74)、41~50 岁20 例(26.32%)、≥50 岁32 例(42.11%)。
表1 不良反应发生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2.2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如表2 所示,辛伐他汀类44 例(57.89%)、洛伐他汀类15例(19.74%)、阿伐他汀类10 例(13.16%)、氟伐他汀类7 例(9.21%)。
表2 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
2.3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如表3所示,消化系统35例(46.05%)、皮肤系统16例(21.05)、泌尿系统11 例(14.47%)、肌肉系统14 例(18.42%)。
3 讨论
3.1 药物分析
他汀类药物是一种还原酶抑制,是当前最有效的调整血脂药物,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有强效降低作用,对三酰甘油也能够起到一定的降低作用,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起到升高作用,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实施调血脂治疗患者均采用他汀类药物[2-5]。从作用机制上来看,该药物主要是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 HMG-CoA 还原酶,对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产生阻断作用,降低胆固醇在细胞内的合成量,对细胞膜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数量和活性起到刺激作用使其增加,进而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6]。现阶段,该类药物主要应用于胆固醇降低,对动脉粥样硬化进行治疗,是冠心病防治效果最优的药物[7]。近年来,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方面非降脂作用,其中包括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还具有缓解器官移植后的排异反应、治疗骨质疏松症、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多种作用[8]。
表3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
3.2 研究结果分析
3.2.1 年龄 20~30 岁21 例(11.67%)、31~40 岁36 例(20.00%)、41~50 岁48 例(26.67%)、≥50 岁75 例(41.66%)。由此可见,20~30 岁年龄阶段发生不良反应人数最少,比例占11.67%,而50 岁以上年龄人群发生不良反应比例可达到41.66%,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机体各项器官功能开始衰退,50 岁以上人群一般伴有很多基础性疾病,代谢功能开始下降,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情况[9]。
3.2.2 用药类型 辛伐他汀类44 例(57.89%)、洛伐他汀类15 例(19.74%)、阿伐他汀类10 例(13.16%)、氟伐他汀类7 例(9.21%)。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最多的为辛伐他汀类,比例达到57.89%,分析原因与目前国内辛伐他汀价格较低,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关。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高脂血症患病也越来越高,药物的使用率增加,不良反应率随之增加[10]。
3.2.3 累及系统 消化系统35 例(46.05%)、皮肤系统16 例(21.05)、泌尿系统11 例(14.47%)、肌肉系统14 例(18.42%)。从数据结果显示看出,消化系统是累积最多的系统,分析原因,主要在在于,他汀类药物在服用过后,极容易引发机体转氨酶升高,当出现用药不合理时,转氨酶值超出身体承受范围,肝功能出现异常,导致消化系统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反应。不仅如此,他汀类药物虽然对于降低胆固醇有显著作用,但是,有研究结果显示,如果每天使用该药物超过20 mg,将会引发患者肾功能衰竭[11]。
3.3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1)控制用药剂量。在对患者开具他汀类药物治疗时,首先要对患者的用药史、病史等加以掌握,然后用药标准判定患者是否符合用药标准;留意患者状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需要立即停药并做出处理;与患者加强沟通,倾听患者主诉。(2)加强知识学习。要求所有临床医师、药师加强药品学习,充分掌握医院使用的他汀类药物用法用量、使用标准等,以此尽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12]。(3)注意药物联用问题。明确他汀类药物特点,即该药物服下后可迅速被机体吸收,在与其它药物联合使用时,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尽量避免使用相互拮抗的药物。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中使用范围越发广泛,加强合理用药把控,才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医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