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EGF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9-12-06钟彬武范微微徐鑫淼张立新

关键词:浸润性阳性细胞疙瘩

王 芳,钟彬武,范微微,徐鑫淼,张立新

(大庆油田总医院整形外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瘢痕疙瘩是一种纤维性疾病,因其浸润性生长,易复发,与肿瘤的生长相似,故又称瘢痕瘤。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而新生血管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及浸润性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本实验通过研究VEGF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的表达以及在瘢痕疙瘩、正常皮肤及瘢痕中的表达,以探讨VEGF与瘢痕疙瘩发生发展及浸润性生长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的标本选取在大庆油田总医院门诊及住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标本取材部位为颈部、耳部、腹部、胸部及四肢,所有患者均知情并同意。

标本分组:第一组分为:瘢痕疙瘩组标本21例,扁平瘢痕组标本24例,正常皮肤组标本17例;第二组分为瘢痕疙瘩组中央部与瘢痕疙瘩边缘部。

1.2 实验试剂及实验方法

主要的实验试剂为VEGF抗体及浓缩型DAB试剂盒、免疫组化检测试剂盒均购于北京博奥森生物有限公司。切取得标本组织首先进行固定,然后进行石蜡包埋,经5 µm连续切片后,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染色。

1.3 试验结果判断标准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EGF在组织中的阳性表达部位及相对表达量。根据光学显微镜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判断阳性率。根据阳性细胞着色强度及阳性细胞比例两项打分相乘为总分值并计算阳性细胞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EGF在瘢痕疙瘩、瘢痕及正常皮肤中的阳性表达率

VEGF在三组中的阳性表达率,VEGF在瘢痕疙瘩的全层均有表达,阳性表达率在瘢痕疙瘩组为80.96%,其阳性染色颗粒的数目、染色强度还是阳性颗粒的密集程度明显强于其他两组。VEGF在瘢痕疙瘩组的阳性表达率同瘢痕和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VEGF在KG、SG、NG三组中的表达(n,%)

2.2 VEGF在瘢痕疙瘩中央部组,瘢痕疙瘩边缘部组的阳性表达率

VEGF在两组中的阳性表达率,VEGF在瘢痕疙瘩边缘部阳性表达率为90.48%,数目多且密集,染色程度和阳性细胞数均明显高于瘢痕疙瘩中央部。见表2。

表2 VEGF在瘢痕疙瘩中央部及边缘部的表达(n,%)

3 讨 论

瘢痕疙瘩的生长特点呈浸润性生长,逐渐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蔓延,并将其转变为瘢痕疙瘩组织[1]。瘢痕疙瘩不同部位,其生长特性不同。瘢痕疙瘩边缘组织中血管含量较中央部多,因此我们推测瘢痕疙瘩呈浸润性生长可能与瘢痕疙瘩边缘部的血管密度高有关。因为新生血管能够为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提供丰富的物质[2],故新生血管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VEGF是促进新生血管的主要因子,本试验中VEGF在瘢痕疙瘩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96%,VEGF在瘢痕疙瘩组高表达,证实VEGF参与瘢痕瘢痕的发生及发展。VEGF在瘢痕疙瘩边缘部阳性表达率为90.48%,阳性细胞的染色程度和阳性细胞数均高于瘢痕疙瘩中央部。说明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VEGF扮演着重要角色,与其他因子通过协同作用,促进瘢痕疙瘩的生长。本试验证明了VEGF的含量高低可能影响瘢痕疙瘩的发生及发展,瘢痕疙瘩不同部位VEGF的表达差异与其呈浸润性生长的具有相关性。

猜你喜欢

浸润性阳性细胞疙瘩
依达拉奉右莰醇对大鼠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
特殊浸润性表面构建及其抑制酸奶黏附的研究
大鼠永久性脑缺血后脑内Nestin 的表达变化
浸润性乳腺癌的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学对照分析
木疙瘩山上的岩
过氧化氢诱导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细胞模型的建立
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效果观察
小红薯成为金疙瘩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秋天的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