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
2019-12-05王建梅刘玉艳赵会芝蔡鸿昌伍敏华于宝
王建梅 刘玉艳 赵会芝 蔡鸿昌 伍敏华 于宝
摘 要: “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实用、先进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5级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四年的跟踪调查,经过细致分析,找出专业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 “理实一体化” 教学与人才培养
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教育背景下,各院校纷纷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梳理与之相配套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风景园林专业作为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这样性质的专业更加适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即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突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边讲边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1.“理实一体化”教学概述
对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概念,现在并无明确的界定。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总结得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教学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且二者并无固定的前后顺序与主次,而是互相促进的有机体[2]。在应用型大学转型的大背景下,“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培养”为前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化身为多种角色的综合体,充分融合多种教学方式,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掌握的专业核心能力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作为一门多专业综合的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大部分课程都是理论与实践兼顾,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应该且必须加以运用。
2.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本情况
2.1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现状。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开设相对较晚的专业,也是一门可授工学或农学或艺术学学位的交叉学科专业。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风景园林专业是2015年设置的新专业,2019年6月首届即将毕业。在这四年中,其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和修订过程中,以老牌院校的风景园林专业培养方案为参考,并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在教学方法中,部分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适当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根据专业课程特点,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灵活变通,并在此基础上注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2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现存问题。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门课程实践性相对较强的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促进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但就目前而言,通过2015年—2019年四年一周期的实践及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问卷调查,发现风景園林专业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培养方案缺乏实践论证,部分课程安排时间及理论与实践课时比例设置不合理;②授课计划中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存在脱节现象;③授课方式传统单一,缺乏吸引性;④部分课程所需硬件条件准备不足,难以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这些问题都是在实际教学过程,尤其风景园林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教学活动中产生的,也是急需解决的[3]。
3.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式
“理实一体化”是目前国内外院校积极推广的教学模式之一,是将课程中的理论、实践教学及生产服务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达到增强学生专业和动手能力的目的。就风景专业课程性质和就业现状而言,各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期望毕业生经过短暂的上岗培训后,可以胜任相关的工作岗位,但部分学生难以胜任。在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中,应注重对学生专业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3.1构建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园林、风景园林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的,以真实项目为引导,将项目内容作为实验主题进行,并根据实际教学环境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以实践教育、提高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学方式是多样化的,实验、实习与理论学习交叉进行,并适当聘请企业专家学者给予学生实验课程方面的相关指导,从而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通过实践发现,可以根据我院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科特色,将学生的实践课时部分划分到各个课程实习当中,如色彩基础为48学时,其中包含理论12学时和实践36学时。对于学生而言,基础美术的实践课时稍显不足,后续的实践课程即美术实习是在前期美术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巩固,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通过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方案可以看到,除公共课程之外的大部分专业基础、核心与选修课程都是按照此种模式进行的,将理论内容结合到实践课时之中,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课程的核心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2“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与改革。
基于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园林、风景园林的课程设置与改革是动态进行的。每学年的六月,两个专业教研室的相关教师都会进行针对性的考察调研,并结合上一届学生的课程学习及就业情况,合理调整培养方案,目的是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由公修课、公选课、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及拓展课程及与课程配套的教学实践环节组成。修正后的人才培养方案更加符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学生的水平,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3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加强校企合作,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一个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特点的本科院校,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开展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产教结合,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完善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等。在此方针的指导下,园林、风景园林专业采用“3+1”的培养模式(三年在校学习,一年企业实践或顶岗实习),培养途径采用“以园林工程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模式和校企共建形式,企业工程师承担部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环节,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对接企业可以为毕业生搭建就业资源平台,拓展就业资源。
3.4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校本配套教材的编写和完善。
根据本校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素质及师资情况,依据项目化及模块化的要求,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坚持“能力驱动”原则,编写适合本校风景园林专业的“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使教材内容精简概括,适用性强,突出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
3.5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打造“理实一体化”教学团队。
在应用型大学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素质对学院发展至关重要,大形势要求大学专业教师向“双师”型目标努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多种途径:一是到相关专业院校进修学习、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完善知识体系,更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二是校企联合,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深入课堂,以外聘教师的形式丰富教师队伍的组成,提高教师的整体实践能力[4]。目前,风景园林专业每位教师至少有一次企业锻炼的经历,“双师”型教师占比40%以上。
4.风景园林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初见成效
在应用型大学的大背景下,河北科技师范学院风景园林专业在专业实验室建设、开展校企合作等方面都进行了努力,不断向成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靠近。通过对毕业生反馈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调查,学生及企业对学院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已达到90%。2019年第一届风景园林专业的就业率达到82%,与其他专业持平甚至超过了部分专业。风景园林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过程中起引领作用,是顺利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保障。“理实一体化”思想的融入,可以加大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加快人才培养的转型速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同时,可以推动相关专业不断完善,提高学生就业的满意度,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是值得学习与推广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德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市场论坛,2012(05):113-114.
[2]徐健.職业学校理实一体化教学设计探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2(01):36-39.
[3]黄丽珠.“理实一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J].教育教学论坛,2011(31):62-63.
[4]王杰恩,王友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年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ZL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