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民间文学“金课”建设路径探析
2019-12-05尹晓琳
尹晓琳
摘要: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民间文学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色课程。结合时代语境,民间文学课程建设如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下,立足文学特质,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全面优化课程质量,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探索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金课”建设路径是今后课程改革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地方高校 民间文学 金课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9—0038—03
2018年举行的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教育的微观问题,解决的却是战略大问题。课程是‘立德树人成效这一人才培养根本标准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也是当前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意义的短板、瓶颈和关键所在。”[1]为此,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要打造具有“两性一度”,即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打破以往知识获取的单一目标,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扩展具有前沿性和时代性的课程内容,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民间文学课程以神话、故事、民歌等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高度关注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色课程。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理念的提出,民间文学的价值也被逐渐深入挖掘,固有的民间文学教学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需求,为此,如何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下,立足文学特质,充分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功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课程教学改革、质量标准研制、管理制度保障、教学能力提升等多条线共同推进,全面优化课程质量,全面梳理课程教学内容,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金课”,成为当前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更新教学内容: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课程设计的土壤,是“金课”建设的保障和基石。民间文学作为民众世世代代集体创作、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化,其中蕴含了民众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表达与认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精神家园,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为此国家制定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继续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着力构建有中国底蕴、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2];另一方面要将这一理念贯穿国民教育各个环节和领域之中,加强相关学科和教材体系的构建,深化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意识。
在这一背景下,地方高校民间文学课程的主要任务便是使学生认识了解民间文学的特征性质,了解民间文学是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产物,并认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的热情,最终目的是要求学生知行统一,主张以学生为主体,重实践、探究,强调学生在民间中学,使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体验并把所学知识内化,使得保护优秀传统文化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切身参与,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素养,服务于社会。为此,高校民间文学课程在内容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融合这一原则导向,以“基本理论-民间文学类型-民间文学整理与收集”为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与调整,紧密连接民间文学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各主干课程之间的联系,体现民间文学的包容性与时代性,进而更好地把握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相结合的课程特性。
民间文学课程现有教学内容主要包含三个大的方面:基础理论、民间文学类型和研究方法。其中第二部分所占课时比重最大,是文化层面的直接呈现。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中,在同母题、同体裁的作品选择方面可以更加侧重凸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成分,同时增加富有时代特色的新篇章。除了经典案例之外,可以根据相应的类型由学生结合自身的地域文化、知识储备与收集来补充内容。
民间文学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地涌现出反映现实风貌的集体讲述,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学生适当引入学科的研究热点以及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的时代适应性,使之感受到自身时刻受到民间文学的滋养。同时,在知识传授与接收的过程中,注重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比如在民间传说章节讲述中,引入东北地区抗联将士们的“红色传说”,使学生感受到民间文学源于民众又传播于民众,正是在民众中的传讲,使得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代代传承。
通过对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民间文学内涵的理解,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民间文学各种类型之间的差异以及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探索的意识,减少对传统文化的时代陌生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热情。从而在提升学生对民间文学鉴赏、分析与审美感受能力的同时,发挥课程自身独具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好地树立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二、丰富教学手段:填充式教学向互动式教学轉变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在科技发展的今天,教学手段除了传统的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之外,多媒体影像资源已经成为普遍运用于课堂的教学模式。民间文学是“活形态”的文学形式,为了突出这一特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课堂内外之间形成“互动”式氛围,针对每一章节不同内容灵活地采用适应的方式,促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成为课堂的主人,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分析、实践创新能力的目标。
1.课堂教学中的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体现在针对导入式问题进行互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争论,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打破惯性思维,勇于挑战固有观点。以问题为导向,“教学中采用师生群体和学习者群体交流模式。教师尽量少讲精讲,力求多提问题,与学生一同讨论互动或者激发学生间讨论互动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学会善于去分析和解决问题。”[3]同时,可以借助多媒体影像,利用直观的影像资料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热情。在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过程中,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用家乡方言来讲述当地的神话、传说、故事、民歌、小戏等,突出了民间文学活形态、口头性特征的同时,使学生对家乡的情感和过往的见闻融入课堂的民间文学作品当中,使得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能够调动主观积极性,参与融入其中。
2.地方资源民间语境中互动
民间文学基于其自身的活态性、时代性、民间性等特点,更加适应于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田野调查、采风、切身体会民间在场语境相融合,做到“学中用、用中学”。民间文学自身的特质使得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性,而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主观方面重视理论的教学理念以及客观方面学时限制等多重因素,使得实践教学难以真正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以及民间文学的价值呈现。在当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深入民间、收集整理民间文学资料不仅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非遗文化搜集与保护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田野调查开展实践教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感受收集整理民间文学资料的不易与成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民间文学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是如何发挥作用,挖掘蕴含在民间文学作品当中的民族文化与精神,切实明白中华文化之根的代代绵延与传承的重要性。
为此,在不影响正常的课堂秩序前提下,一是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统一组织采风队对某一民间文学进行实地采录,进入民间,亲自感受民间文学现场讲述、搜集、整理的过程。诸如通过走访抗联将士及其后代,亲自在场听他们讲述抗联传说,身临其境,同时又可以切身感受抗联精神。其二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按照家乡所在地、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为标准自发组织采风小组,遵循“全面搜集、重点整理、忠实记录”的原则[4],对代表性的传承人以及民间文学作品进行原滋原味的整理与记录,进而提升学生对民间文学采集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此外,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自发组织参观学校或家乡所在地的民俗博物馆,从宏观层面形成对地区民间文学的总体认识,以此获取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深入了解民间文学的传承环境,认识民间文学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与民间文化的传承人面对面交流、互动,亲身体验在场的民间语境,体会民间文学的魅力,认识到民间是一种日常的生活状态,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恰恰就蕴含在其中。
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民间文学教学应该从身边的民间文化资源着手,引领学生进行田野调查。实践的区域相对集中,学生通过对所处地区的民间文学作品及相关民俗文化现象的采录,避免了泛而空的问题。同时,可以与地方民间文化机构联系沟通,一方面对地方民间文学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解调查,进一步认识自己所生活学习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提高对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及时掌握地方民间文化的人才需求,以便调整更加适用于实际所需的培养方案 。
三、优化考核方式,明确教与学的达成
目前,高校的民间文学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所开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在符合教学大纲与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之前的文学知识积累,适当提高难度,拓宽知识面,提升学生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和实现路径,进而在民间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更合理地结合当地与家乡的民间文化思考传承与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达到理论学习与为现实需要服务的有机结合,提高课程的“含金量”。
当前高校必修课的考核方式多集中于试卷考试,以民间文学课程为例,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与论述题等,着重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如果仅仅以单一的考核方式为民间文学课程下一定论似乎有失偏颇,同时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结合“金课”建设的要求以及民间文学课程自身的性质,应进一步优化考核方式,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之外,配合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更要强化过程考核。在课程建设中,《民间文学》的过程性成绩和终结性成绩权重可以适当调整,其中,过程性成绩占50%,包括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田野调查)。课堂讨论占10%,学生自动分为小组,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各组提出讨论后的观点,小组之间再次进行争论,激励大家积极参与思考;课后作业以学术论文为主占20%,论文可以是关于民间文学经典类型、作品的分析或者对相关研究性著作的评论,也可以是关于民间文学某个类型或地区研究的文献综述等,试图考察学生的文献阅读、整理归纳和学术研究能力;田野调查占20%,这一层面既可以是对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歌谣所进行的搜集整理,也可以通过田野调查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
四、结语
总之,要将民间文学打造成一门符合“两性一度”的“金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着重探讨如何将民间文学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交融的特征彰显出来,突出学生自主参与性,学生通过参与教学内容、参与课堂、参与实践的过程认识民间文学的价值,认识孕育其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实现课程建设的学术性、学科性以及学习性。同时,结合《民间文学》课程的自身独特性,以共享共建的发展理念为支撑,在实际应用层面,力图打破专业内各方向主干课程之间的界限,打破学校与地方之间的界限,依托地方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地方的文化资源,更好地开展田野调查,使学生有意识地记录、搜集、整理、传承身边的文化遗产,真正实现具有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金课”建设。
参考文献: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國大学教学,2018(12).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http://www.wenming.cn/xj_pd/yw/201701/t20170125_4032642.shtml.
[3]管振彬.建构主义理论启示下的翻译学习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2012(7).
[4]尚炜.《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文学教育(上),2011(11).
责任编辑: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