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肌酸激酶升高的相关因素及其转归
2019-12-04孙海荣张天挺贾莉莉
孙海荣 张天挺 贾莉莉
慢性乙型肝炎(CHB)在我国患病率较高,目前治疗该病的药物包括替比夫定、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1]。替比夫定抗病毒效果显著,耐药率低,对HBV复制具有抑制作用。然而,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在替比夫定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出现肌酸激酶(CK)升高现象,不利于改善预后[2]。因此,临床亟需明确CHB患者CK增高的危险因素,为疾病治疗提供依据。本次研究选取102例采用抗病毒治疗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CHB并CK升高的相关因素与转归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CHB患者102例,其中男57例,女45例,年龄32~75岁,平均(58.63±16.82)岁;病程2~8年,平均(5.42±2.17)年;体质指数18~26 kg/m2,平均(23.16±2.15)kg/m2;吸烟史:有,28例、无,74例;饮酒史:有,32例、无,70例;肝性脑病:有,13例、无,89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有,30例、无,72例;联合抗病毒治疗:有,41例、无,61例;剧烈运动:有,16例、无,86例;乙型肝炎家族史:有,12例、无,90例;腹部手术史:有,18例、无,84例;自发性腹膜炎:有,13例、无,89例;腹水:有,18例、无,84例。研究方案经本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二、纳入与排除标准
(一)纳入标准 (1)参考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进行诊断[3],临床诊断明确;(2)年龄≥18岁;(3)抗病毒治疗≥6个月;(4)临床资料完整;(5)知情同意。
(二)排除标准 (1)肝衰竭;(2)原发性肝癌;(3)合并艾滋病病毒(HIV)、甲型肝炎病毒(HAV)等病毒感染;(4)心、肺、肾等严重损害;(5)既往有神经肌肉、甲状腺病史;(6)酒精性肝病;(7)药物性肝病。
三、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联合抗病毒治疗、吸烟史、饮酒史、剧烈运动、乙型肝炎家族史、腹部手术史、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腹水、抗病毒药物类型。记录患者抗病毒治疗期间CK增高发生率,分析CK增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变量进行量化赋值,分析CHB并CK增高的危险因素。随访12个月,分析患者随访期间转归情况。CK增高评价[4]:根据其增高程度分成0~4个等级,CK<1ULN为0级,CK在1ULN~3ULN间为1级,CK在3ULN~7ULN间为2级,CK在7ULN~10ULN间为3级,CK≥10ULN为4级,以3~4级视为CK增高。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患者的临床资料,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HB并CK增高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102例CHB患者CK增高发生率
在102例CHB患者中,有43例CK增高,占42.16%,59例未增高,占57.84%。在43例CK增高患者中,3级19例(44.19%),4级24例(55.81%)。
二、CK增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CK增高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剧烈运动、替比夫定治疗占比分别为41.86%、25.58%、30.23%,高于CK未增高组的20.34%、8.47%、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CHB患者CK增高的危险因素分析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各变量进行量化赋值,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剧烈运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是CHB患者CK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1 CK增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例数,%)
续表1
表2 CHB患者CK增高的危险因素分析
四、CHB并CK增高患者转归情况分析
经过12个月的随访,发现在43例CK增高患者中,有4例发生肌病,经股四头肌肉活组织检查提示存在肌纤维变,并伴有局部炎症,考虑可能与抗病毒治疗相关。经诊断后停止给药,并采用辅酶Q10进行干预,在停止抗病毒治疗1周后,肌痛症状彻底缓解,停药30 d后,双下肢无力症状彻底缓解,CK达正常范围。其余39例患者更换抗病毒治疗药物后,CK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未见肌力改变。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在102例CHB患者中,CK增高发生率为42.16%,提示CK增高在CHB患者抗病毒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CK在脑组织、心肌组织、骨骼肌中均存在,一旦CK增高,则表明出现肌肉损伤,临床通常将其作为评估肌肉疾病的重要指标,如横纹肌溶解、肌炎等均可通过CK增高反映出来。目前,医学研究中关于CHB患者CK增高的机制尚未彻底明确,但认为可能与线粒体毒性存在关联[5]。有学者针对肌病患者进行神经组织检查,提示其存在线粒体DNA丢失,这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肌病发生有关[6]。
通过分析CK增高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提示CK增高组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剧烈运动占比高于CK未增高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无明显特异性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疲倦、乏力、体力下降、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研究表明,肝硬化可导致心肌β肾上腺受体功能削弱,心肌钙内流减少,上述病变会引起患者心脏结构、功能改变,心肌顺应性降低,甚至引起传导功能障碍,诱发肝性心肌病[7]。此外,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因受肝炎病毒、高胆红素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影响,导致心肌损害加重,血清CK水平增高[8]。这为本研究结论提供了理论支持,也进一步提示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是CHB患者CK增高的危险因素。
通常而言,CK在血清中的浓度并不高,然而在剧烈运动之后,CK可于体液内重新分布,引起改变。运动导致淋巴液回流入血加快,促使CK从组织液进入血液中,致血清CK增高,除此之外,剧烈运动可导致细胞肿胀,增加膜孔间隙,致使细胞中的CK溢出细胞外,引起CK增高[9]。另有研究发现在运动达1 h后,血清CK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在运动时间达16~24 h后,血清CK达峰值,机体能力消耗越多,肌细胞受损程度越重,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增加了CK分泌量,CK分泌后可通过脑组织、心肌、骨骼肌等组织释放,导致其在血清内水平增高[10]。因此,剧烈运动也与CHB患者CK增高相关。本研究发现,43例CK增高患者在随访期间内转归情况良好,针对肌病患者在停药的同时进行对症处理,而其余患者更换抗病毒药物后CK均恢复至正常范围,总体转归较理想。此外本研究发现,采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方案治疗的患者CK增高发生率较高,这可能是由于线粒体胸苷激酶磷酸化在体内长时间蓄积,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受损,促使CK增高。因此,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针对性抗病毒方案,若已出现CK增高,需及时更换药物。
综上,本次研究证实,CHB患者CK增高与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剧烈运动存在密切关联,为了改善患者的转归情况,临床必须及时对CK增高进行诊断,并更换治疗药物,或给予对症处理。本研究因受病例纳入时间、研究经费等影响,导致病例数较少,日后研究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