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民歌文化的保护与传播
——以高校中华文化体验课教学实验为例
2019-12-03黄琦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黄琦 广西外国语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一、引言
侗族民歌可分为“单声部形式”和“合唱形式”,其多声形态、合唱技艺及文化内涵都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使用“合唱形式”的侗族大歌是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它于2009年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侗族民歌中最著名的一种。这一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化目前的保护和传播情况如何,大学生群体是否了解、关注它,高校课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去促进这一文化保护和传播的进行,本文将尝试通过一个教学实验寻找答案。用于本次教学实验研究的中华文化体验课是为大学在校生开设的专业实践课程,每周一次课;目标授课班级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二年级某班学生,共41 人。研究共使用两次课(四个学时)时间,拟结合现代技术及互联网手段,通过课前准备、课上学习与讨论以及课下拓展相结合的一条主题探究链引导学生,以期能使他们对侗族民歌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形成对其发展的关注,并能对其保护和传播有所思考及建言。
二、教学实验
(一)课前准备
正式上课前,教师首先调查了授课班级学生对侗族民歌的了解程度,其中有82.7%的学生表示对其不太了解或不了解。(见表1)
随后,在未进行预习和讲解的情况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原生态侗族民歌代表曲目《夏蝉之歌》的音频并在手机软件上收集他们对其喜爱程度的评分。最后,教师正式布置预习作业,要求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各组自行梳理侗族民歌的特点并按其特点的突出程度进行排序。
(二)课上研讨过程
1.对侗族民歌特点的思考
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将查找本组梳理出的侗族民歌特点及排序进行班级内的汇总,并再次通过手机软件投票和讨论,遴选出其中最突出的五个特点,所得结果如表2 所示。
教师在接下来借助观看相关主题的视频,引导学生对他们选出的五大侗族民歌特色进行深入学习,随后布置任务,各组通过独立思考或联网搜索教程,尝试“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的侗族大歌的演唱形式,更充分感受其唱法和内容特色与难度。
2.对侗族民歌魅力的考察
经过预习、讨论及实践体验的铺垫后,教师再次播放《夏蝉之歌》并收集他们的新一轮评价,再将结果与课前收听的评价向学生进行对比呈现,统计如表3所示。
从两次调查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无介绍铺陈的情况下,喜爱侗族民歌的学生人数不足10%;而在了解了其艺术特色等内容后再做赏析,他们对于这一曲目的评价普遍上升,好评度接近90%。面对前后发生的变化,学生在随后的交流中表示,初听时他们认为这首民歌整体音调偏低、以悠长浑厚的表现形式为主,不太能够吸引年轻人;而学习相关知识后,了解了它特有的合唱技艺,欣赏的角度也有了变化,能理解其中的美了,有从“外行看热闹”变为“内行看门道”的感受。
针对多数人一般对侗歌的了解程度及评价不高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即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与传播侗族民歌。
第一步,教师请学生以听众的角度思考被一首歌曲吸引的原因,以此考虑歌曲如何能够吸引听众。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对教师提供的参考原因进行增删,并列举出与所选原因对应的知名度较高相关歌曲,随后在班级内进行汇总,对选出的几点原因按主次程度进行投票并讨论代表曲目的合理性。最后学生再思考侗族民歌是否符合以上几点吸引听众的特征并对相符程度做评分,所得数据统计如表4 所示。
4.效果震撼《黄河大合唱》76.5%
通过上述考察可见,原生态侗族民歌(以侗族大歌为主要代表)的优势是唱法新奇以及效果震撼,乐曲旋律的影响力一般,而在歌曲内容上稍处于劣势,这和歌曲使用侗语演唱有较大的关系,由于语言的障碍,如无翻译或讲解,听者无法直接理解除拟声词外任何内容。
以上是第一次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后,教师布置学生继续调查现今侗族民歌的传播情况,各组分工准备对各类传播载体及内容质量与特点等概况的介绍并搜集范例视频。
3.对侗族民歌传播现状的考察
第二次课上,学生汇报的调查结果是,目前传播侗歌的主要媒介为互联网,形式主要有纪录片、音乐短片(MV)和综艺节目三种。它们的传播概况如下。
(1)侗族民歌纪录片的传播情况
表1 班级学生对侗族民歌的了解程度
表2 侗族民歌重要特点及排序
表3 受访大学生对侗族民歌的喜好程度
表4 歌曲受欢迎原因与侗族民歌对应情况
侗族民歌纪录片数量较多,按篇幅可粗略分为10 分钟以下及20 分钟以上的两类视频,制作方主要有三类,即国内电视台、国内独立工作室团队以及国外电视台。在针对点击量的统计中,短篇幅的视频点击量比长篇幅高;长篇幅作品中,国外电视台的点击量比国内电视台及国内独立工作室团队的点击量高。点击量高的视频特点包括内容更简洁、全面及拍摄画面更富艺术美感等。
(2)侗族民歌在综艺节目中的传播情况
网络上能搜集到的近年综艺节目中,将侗族民歌作为主题制作了专场节目的综艺有2 档,分别是2014年的《让世界听见2014》第1 期和2015年的《为你而歌》第3 期。前者是音乐人对侗族民歌的改编及演绎,后者着重呈现了各地华语歌手学习侗族民歌的过程。两档节目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较高,均超过100 万,但相较于其他热门综艺数千万以上的播放量,它们的受众及影响力仍较为有限,且制作时间距今已较长。
(3)侗族歌曲视频的传播情况
侗族民歌在互联网上的呈现形式多为两种,一是电视节目演唱环节的视频片段节选,包含前文提及的纪录片及综艺节目中的歌曲片段;一是游客等业余拍摄者录制的一手歌曲表演视频。两种视频的点击量均较低,前者不超过5000 次,后者则多低于500 次。歌曲中不乏优秀作品,但它们缺乏好的传播规划而成为了“遗珠”。另外,受部分视频作者的认知和能力局限,出现了如将其他民族歌曲误作为侗族民歌发布、作品画面或音效模糊粗糙等影响传播的情况。
4.对侗族民歌未来保护传播的思考
结合两次课的各项统计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未来推进侗族民歌保护与传播的对策,讨论后得出的观点如下。
第一,根据课程中的实验和调查可知,观众对侗族民歌独特风格有了解后,更懂得如何欣赏其中的美,给所听曲目的评价也更高。另外有短视频点击率高于长视频的现象。因此,需要更多的能对侗歌风格做言简意赅宣传的视频,它既可截取自现有优秀作品的片段,也可重新制作,可通过适当的加速播放等方法,使其在不影响作品风貌的情况下实现时间压缩,同时,发布在当前短视频知名度和点击量高而相关作品较少的平台(如微博、抖音)上,也有利于传播的扩大。
第二,课堂上的讨论结果之一指出,歌曲旋律是音乐吸引观众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应选取旋律动听的侗族民歌加大推广力度。这些歌曲中若能兼顾唱法新奇有趣、歌曲内容有特色、效果震撼等方面特色,则应推为最优先的宣传对象。可从现有纪录片、综艺等高质量作品中截取相关片段直接使用,也可重新录制高质量音乐视频上传。
第三,综艺节目中的幽默特质、名人效应也是吸引观众且有利于内容传播的两个重要因素。现有的相关综艺《为你而歌》中就呈现的6 位华语歌手学习侗族民歌的过程就很好体现了“寓教于乐”的特色,但作品的发布时间已较长,除了可以对其中的幽默桥段进行节选传播外,还可参照其他周期性录制的节目,组织持续的侗歌学习体验活动,联合较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或录制个人VLOG 的名人共同制作,使推广形成长效持续机制。
第四,课上学生评选出的侗族民歌中的五大原生态特色,在现有的三种主要传播形式中,纪录片形式能做到最全面的体现。但如果要制作新作品,应克服当前一些纪录片为了表现特色而产生刻意表演的情况,力保真实自然;如果无法保证这一原则时,可尝试以微电影或舞台剧而非纪实片的形式呈现内容,如同壮族的《刘三姐》等作品一样,通过故事演绎吸引大众。
三、课后小结
通过两次课的学习实践可以发现,在一套循序渐进的探究链的指导下,将课内外活动、任务相结合,借助手机软件、互联网站、主题视频等媒介,可以使少量的课时发挥较大的影响。帮助班级学生对侗族民歌文化做较为深入的理解,能根据自身反应和班级内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对保护目标文化、促进其传播有利的建议;并且,课堂上的思维方法引导能激发他们对于该文化发展事业持续的关注和继续研究的兴趣。以上结果可以说明,该轮教学实验尝试较为成功,希望在未来通过更多的实验,验证和完善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