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2019-12-03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致残率围术颅脑

孙 楠

( 辽宁省大连市中心医院 , 辽宁 大连 116033 )

重型颅脑损伤具有极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临床及早抢救治疗和加强患者术后生活能力的恢复均能起到重要的干预作用,影响患者的伤残结局[1]。临床治疗方案包括用药和护理干预,其中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影响较大,而临床护理模式多,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康复影响各不相同,所以,为患者选择合适护理模式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中取64例患者分成2组实施不同护理模式,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知情同意分组研究,符合伦理学分组标准,随机将6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8-64岁,平均(38.5±6.2)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6例,重击伤2例,高空坠落伤2例,摔伤5例,高血压脑病5例;观察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18-63岁,平均(37.2±6.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4例,重击伤3例,高空坠落伤2例,摔伤7例,高血压脑病4例;2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研究。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对患者围术期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优质护理措施,以患者为护理中心,围术期所有护理行为体现人本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具体如:(1)手术前优质护理措施。护理人员配合医嘱帮助患者完成术前各项检查措施,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了解患者的病史与经济条件,为患者选择合适药物,对患者术前心理状态、生理状态进行评估,按患者临床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消肿治疗、抗感染治疗。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和患者家属主动积极的沟通,以此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使患者可以提高依从性,顺利配合完成手术治疗。(2)手术中优质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基础上,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和手术需要选择麻醉方式,术前通过语言交流消除患者对麻醉和手术抵触情绪,可以顺利配合麻醉师完成术前麻醉工作。术中,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维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控制。(3)手术后优质护理措施。病房责任护士要加强患者病房的管理,保持病房的整洁、干净和舒适,调节适宜的温湿度,结合患者术后状态,实施个性化护理指导,例如:指导患者科学饮食与康复训练,对情绪不佳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以语言和动作抚慰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从而使患者心理上、生理上均能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自身的抵抗能力。观察患者术后状态,若有异常要及时上报医师处理[2]。

3 观察指标:根据我院自拟调查问卷对2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3],问卷满分为100分,以得分高表示护理满意度高,分为非常满意90分以上、满意70-89分、不满意69分以下,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统计记录2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与致残率。生存质量评分以100分为满分,以得分高表示生存质量改善理想,致残情况统计分为死亡、重度残疾、中度残疾、恢复良好。

5 结果

5.1 2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13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6.88%;对照组非常满意13例,满意12例,不满意7例,护理满意度78.13%;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x2=5.1429,P=0.0233,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5.2 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2组护理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n,%,分)

5.3 2组致残率比较:观察组致残率21.88%,低于对照组43.75%,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致残率比较(n,%)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外界的暴力作用所致,由于其致残率与致死率极高,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多选择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水平会直接影响术后效果,所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案基础上,对患者围术期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手术效果,从而降低患者的致残率[4]。

临床护理工作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对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进一步完善,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措施,才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本次研究中,针对围术期护理工作,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8.13%;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致残率低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致残率等进行对比,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更为突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由于本次研究所取样本较少,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进行研究,以此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度。

综上所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围术期配合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

猜你喜欢

致残率围术颅脑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影响
急诊脑卒中识别评分量表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