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厚重的历史 辉煌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以来宾县历史发展脉络研究

2019-12-03孟宪宇

黑龙江史志 2019年8期
关键词:宾州

孟宪宇

(宾县史志档案馆 黑龙江 宾县 150499)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市中部,地域面积3844.7 平方公里。2018年宾县总人口569697 人,其中城镇人口 118338 人。居住着汉、满、朝鲜、蒙古、回等17 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超 98%。辖 12 个镇 5 个乡、43 个居委会、143 个建制村、1624 个自然屯。历史上明确记载境内有6 个省级以上设置(或在此成立),3 个地市级设置,7 个县级设置。1881年1月25日(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设宾州厅,1902年10月升为宾州直隶厅,1909年12月又升为宾州府,1913年3月11日改称宾县行政公署,后沿用宾县至今。

宾县历史悠久,人文汇翠;资源丰富,物产闻名;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改革创新。清朝前,宾县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比较少,清初与清中期,宾县境内为围场禁山,人文活动少,文字记载更少。设宾州厅后,文字记载的历史较翔实。主要反映在各种历史档案、文书档案和专业档案中。特别是反映地情、县情的地方志书、地方史书、地方年鉴、地方概况中。如:清末《宾州府政书》、民国《宾县县志》、东北沧陷时期《宾县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宾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宾县志》《宾县光辉四十年》《宾县统计年鉴》《宾县人民革命斗争史》等。中国共产党在宾县建立政权后,宾县各项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宾县步入跨跃式发展的轨道,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十强县。改革开放以来宾县先后荣获:全国中小企业改革先进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国家高油大豆示范县,全国烤烟生产基地县、肉牛生产第一县、产粮大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科技进步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农民画)之乡、国家现代农林职业教育改革试点县、全省唯一首批国家级创新型县、全省地产果生产基地县、省级文明县、文化先进县等。

一、哈东重镇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哈尔滨市中部,地处张广才岭与松花江平原的交汇处,北靠松花江,南依张广才岭北麓,中部为丘陵和平原,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宾县城(宾州)距离哈东站54 公里,是哈尔滨市区的东大门。每当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宾县(宾州)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宾县的区位优势明显。同三高速公路、哈佳公路与哈佳客混快速铁路贯穿全境,沿松花江146 公里的航线设有4 个码头。宾县是通往佳木斯、鹤岗、双鸭山、绥化等7 个地级市及15 个对俄口岸的交通枢纽,是实现三江平原腹地资源向东北和全国市场流动转换的先头区域。

1881年1月25日,清政府在苇子沟设宾州厅。当时,吉林将军建议在苇子沟设厅的呈文称:“苇子沟地方……三路通衢……人烟稠密,商贾殷实,于此设置同知衙署,实为适中之所”。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吉林省抗日政府在宾州城成立,东北义勇军几次与日伪军争夺宾州城,并歼灭日伪军千余人。桶子沟(宾县与方正交界处)大战歼敌过千人,宾县一度成为吉林省抗日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队伍,在赵尚志、李兆麟、冯仲云、关化新等领导下,在宾县大地不断扩大“红地盘”,并进行木炮轰宾州、三岔河之战、虎头山大战、袭击日本军车、火烧日本营等战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11月25日陈云率中共北满分局、松江省委、松江省军区等机关进驻宾县。1946年4月14日至 25日,松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宾县召开,松江省政府正式成立,冯仲云当选为省政府主席。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市解放,中共北满分局、松江省委、松江省军区,松江省政府迁回哈尔滨。

1945年12月至 1948年3月5日,宾县 进行了土地改革。经过了清算分地、煮夹生饭、砍挖运动、平分土地等阶段。宾县的土地改革经验,被编入宣传册,在东北推广。1947年8月3日,宾县常安区工委书记卢景斌出席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的全国土地工作会议,在会上介绍了宾县常安区土地改革经验。

二、支援前线

宾县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土地改革时期。农民分得了土地,生产力得到解放,使东北沦陷时期破坏的农村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支援了前线。1946年1月宾县组织随军担架队,担架 500 付,大车 300 台,担架队员 4000 人,去德惠支援前线,3月完成任务回宾县。1947年6月15日,松江省政府通令嘉奖在攻打磐石县杨子坑战斗中,火线救伤员的宾县民夫丁连仲、齐凤山、盛玉先为“民夫英雄”。1947年9月末,宾县组织 300 台大车,1000 名民工到图门、梅河口、西峰等地为部队运送弹药、伤员,1948年2月完成任务回宾县。

1945年11月至 1948年末,宾县先后有1082 名翻身农民为保卫胜利果实,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志愿参加人民军队。

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5月至 9月,宾县有25 万余人占总人口的87%,签名反对侵略朝鲜战争。宾县有2112 名青年志愿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宾县三次组织民工担架队2284 人直接入朝参战。同时,宾县人民积极捐款购买飞机支援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战斗中牺牲的宾县籍烈士172 人,涌现出了战斗英雄范有才等。

三、发展生产

宾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本省的第一积温带。土壤肥沃,适于作物生长。常用耕地16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2%,多为黑土。有一江八大河流20 多个支流,百余条沟溪,有山峰55 座。水域面积2.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 6.9%,有林地 13.2 万公顷,占总面积的35.4%。

民间流传“宾州宾州十年九收”的歌谣。历史上就盛产大豆、高粱、谷子、小麦、玉米、黄烟等,宾县素有“大豆之乡”的美称。新中国成立后,高油脂、高蛋白大豆更是享誉国内外,玉米、烤烟、地产果等畅销全国。1991年宾县被列为全国500 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1996年宾县成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2001年被评为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全国肉牛生产科技推广先进县。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大豆之乡”,高油大豆示范县等。

从宾县建立行政机构至民国时期,宾县仅有油坊、烧锅、铁炉、皮铺、木铺、果蜡、机制面粉等行业,宾州酒远近闻名,畅销域内外。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迅速。改革开放初期,宾县国有企业生产的工业产品主要有食糖、酒、罐头、皮鞋、毛巾、电子、橡胶、精铜锌矿粉等,其中,“宾州大曲酒”“宾州酒”“中国龙泉酒”和“二龙湖牌”啤酒等多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名酒和优质酒。“中国龙泉酒”“老黄酒”,在1984年全国轻工系列酒类大赛中获银杯奖。宾县毛巾厂生产的二龙湖牌提花、喷花浴巾、提花条格毛巾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远销香港、日本、苏联、新加坡。乡镇企业生产的开关、方筛、电线、针织、风机、消防器材等产品多次荣获省级优质产品奖,畅销国内,有的远销国外。进入21世纪,精铜锌矿粉、蓝莓饮料很受欢迎,特别是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的虎鼎牌水泥、蓝宝石产品、木制产品、食品饮料、肉牛产品、机械产品等驰名省内外。

四、地灵人杰

宾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构成了宾县深厚的旅游资源。1929年出版的《宾县县志》中有宾县名胜记载,并附宾县八景与八景诗。如今宾县旅游区、旅游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以国家AAAA 级二龙山旅游区、英杰风景区为龙头,以国家AAA 级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香炉山森林公园、大青山等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区,为人们领略大自然的好去处,以冰雪为特点的旅游名牌打响全国。还有英杰风景区砬乡的地质公园、户外极限运动基地,以及大顶山、猴石山、高丽帽子山等县级风景区的自然景观。有中共北满分局旧址和以哲公园、宾州厅衙署旧址、中共宾县特支活动地、虎头上大战遗址、大千中学等多处红色景区,以及60 多处古城池、古遗迹;农业生态旅游和工业旅游方兴未艾,如,一望无际的大豆、玉米和水稻,让人产生遐想;成规模花卉基地、大棚蔬菜观赏性极强;烤烟、地产果全国全省闻名;以国家级开发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现代企业、大顶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工业游等构成了宾县的人文景观。

宾县这块山川秀美的土地可谓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清末有光绪十七年辛卯科武举人柳占河、赵振纲,以及二品花翎武功将军杨玉山;奉天候补道于冠卿,河南知府王左泉。民国时期有留学日本的年轻的教育家邓洁民,留学美国后任吉林大学校长、国大代表、立法委员董其政,曾任通辽县知事、抚顺县长、中央大学校长的娄学熙;少将朱学礼、丛森,爱国将领、烈士王以哲,吕大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海军战斗英雄张逸民、抗美援朝战斗英雄范有才,民夫英雄丁连仲、齐凤山、盛玉先等。

五、跨越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宾县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 90年代以后,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干部管理体制改革、林地民营、依法治村、小城镇建设、旅游业开发、辟建经济开发区等重大决策并实施。宾县积极探索国有集体工商企业发展之路,1993年10月至 1994年4月,宾县对 158户国有、集体企业分两批进行了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举步维艰的工业、商贸企业重新正常运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1994年宾县被评为全国中小企业改革先进县,同时宾县是全国产权制度改革四大典型之一。

2002年,中共宾县委提出“跨越式发展”战略,进行“工业强县、牧业富民、旅游带动、外力牵动”的经济发展思路。9月,省政府批准建立哈尔滨宾西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辟建,使宾县经济又一次崛起。2003年宾县被省委授予农村经济先进县。2004年6月省委批准宾县为哈尔滨发展战略五个卫星城之一。2010年6月26日,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宾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全国仅有的3 个县管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身份,成为全国90 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一个新成员。宾西开发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龙头与栋梁。

改革开放以来,宾县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工业强县迈进,经济发展迅速。宾县为传统的农业县,在经济发展中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经济多年占优势地位。1999年工业总产值实现299179 万元,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的287899万元。从此工业总产值一直高于农业总产值。目前,宾县社会事业呈现大发展、快发展的势头,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宾县第一中学远近闻名,已有3 所大学进驻宾县;公立私立医疗单位竞相发展,合作医疗覆盖率和参保率不断攀升;文化生活丰富,文化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政住房、人口与计划生育、市场管理、广播电视、史志档案等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成就显著。交通运输方面,宾(西)成(高子)铁路的建成通车,打破宾县没有铁路的历史,也是哈尔滨市首条地方铁路。大顶山航电枢纽和木兰松花江大桥的建成,使宾县通往松花江南北更加便利。2018年9月30日,哈佳客混快速铁路贯穿宾县东西全境。

经过近70年的努力探索、奋力拼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终于探索出一条适合宾县发展之路,并取得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丰硕成果。2018年,宾县县域经济保持平衡发展。地区生产总值 304.9 亿元,增长 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97.6 亿元,增长 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0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9 元,分别增长6.2%和 8.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2.2:31.8:56.0。2005年宾县在哈尔滨市、县主要经济指标位次为第六位,全省的测评排序为第十二位。从 2006年到 2017年宾县连续 12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之一。

猜你喜欢

宾州
寻找在宾州古城,记忆与现实之间
名校校训——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蚂蚁和蚂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