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教学抽象教学的时机把握
2019-12-02吴乾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抽象的,学习数学就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数学中有很多概念、运算法则、规律等都需要有抽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对于学生的抽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要想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抽象教学的时机把握是非常关键的。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抽象教学的时机把握。
关键词:小学数学;抽象教学;时机把握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需要有抽象思维,抽象性也是数学中比较特别的特点。抽象是指从思维中抽取事物的某个或某些属性而忽略其他属性的逻辑方法。抽象思维在数学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小学数学中的概念、运算法则、规律都离不开抽象。由此可知,小学数学中的抽象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把握好抽象的时机,从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在抽象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小学数学的抽象教学中,要按照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在抽象教学,教师要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抽象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教学,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教师在抽象教学中,可以选择情境教学、提问环节、组织课堂活动等方法,并把握好抽象教学的时机。例如:玩具厂计划每天生产200件玩具,已经生产了6天,共生产1260件。问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思路进行解题:要求平均每天超过计划多少件,必须知道: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和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计划每天生产多少件已知,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题中没有告诉,还得求出来。要求实际每天生产多少件玩具,必须知道:实际生产多少天和实际生产多少件,这两个条件题目中已经提到了。这样学生就能够按照这些思路进行思考,并解出题目的答案。通过引导学生的解答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把握了抽象教学的时机。
二、 要立足于对数学内容抽象特点的正确理解
数学知识是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因此,教师清楚地知道这一特点,要对抽象性有足够的了解,并且还要了解数学抽象的层次性的特點。例如,在教师讲到《多边形的面积》时,可以给学生设置问题:“你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实物面是多边形呢?”“它的面积是多少?”通过这样的问题忽略掉物体的大小、颜色等其他特点,直接得出多边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一定要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从而在进行抽象教学。另外,要根据小学生的不同年级阶段,把握好抽象教学的层次性。由此可知,教师一定要足够了解抽象特点,这样才能使抽象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 合理灵活地驾驭教材内容
小学数学的教材对于教师的抽象教学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以教材上的内容为核心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知识。教师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符合所有学生的教学活动,使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教学活动,提升抽象思维能力。另外,教师一定要保证教学活动的合理性、灵活性。例如,在讲到《小数乘法》时,计算小数乘以整数,教材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这时教师可以以教材上的内容为中心,运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进行抽象教学,使学生更加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运算规律和法则,同时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也非常有帮助。
四、 教师要具备教学实践理解力和灵活性
教师要把握好抽象教学的时机,必须要具备教学实践能力。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合适的时机提问,那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分析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差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讲到《折线统计图》时,教师讲完相关的概念时,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个课堂练习题。比如,某县农民1997年~2000年每人年平均收入的情况如下:1997年每人年平均收入1680元;1998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025元;1999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150元;2000年每人年平均收入2220元;根据上面的数据,在方格纸上制成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该知识点,在做这道练习题时就会觉得很难,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在去研究。教师在抽象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并且在设置教学活动时要保证灵活性,这样才能使抽象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五、 强化教师教学实践理解能力和灵活性
根据大多数教师的实践经验得出,要强化教师教学实践理解能力和灵活性,就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反思,这样教师才能发现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中有对于教材内容的把控不好、教学方法不合适等问题。因此,在教师进行抽象教学时一定要保证教学活动的设计的灵活性,并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从而使抽象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圆的周长》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拿一个圆形物体,只考虑边缘,忽略掉物体的特征,边缘拉直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这样学生对于圆的周长就很容易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很好地把握抽象时机。因此,教师在每节课的开始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对教材内容要了解透彻,这样才能设置出灵活的教学活动,并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思考,把握住合适的时机。另外,教师还要对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及时的反思,发现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强化教学实践理解力和灵活性。
六、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抽象教学中要想把握好合适的时机,教师一定要具备优秀的教学能力,并对于教学内容要理解透彻,并设计出灵活的教学活动,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抽象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通过提问以及课堂活动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教学。最后,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对于教学实践理解能力和灵活性,从而使抽象教学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锡涛.充分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时机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2]王兴建.充分把握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的时机[J].华夏教师,2013(9).
作者简介:
吴乾,重庆市,重庆市酉阳县官清乡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