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与用教学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2019-12-02陶保福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思考教学模式

摘要:学用结合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延伸,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掌握,通过实践,实现在应用层面的完成。随着小学数学教育的不断改革,如何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值得数学教师思考。目前教师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与用研究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提出“操作—探索—发现—应用”的教学模式,经过实践验证,效果较好,能够在更多的课程中进行应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案例;思考

一、 学与用教学模式的意义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阿尔文托夫斯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在未来的社会,需要人们掌握的技能更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小学阶段学习的学生而言,则需要学习对未来有用的知识、学习应变能力、学习能够使用的本领。这种教育目标与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所不同,不仅重视知识的传递,更重视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对于教师,需要适应教育与社会的变化,不断应用与研究新的教育理念,对原有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突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学会应用的能力,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符合现代教育观念需求。

二、 小学数学中的学与用结合案例

(一) 学习思考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一节为“圆柱”的学习。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与示范,学生能够初步了解圆柱的特征,能够与其他相近的物体进行对比区分。为了加深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材料,自己制作一个圆柱体。此时学生将会对如何制作圆柱进行思考,比如模仿家庭中的某一个圆柱体进行制作,或是寻求家长指导完成圆柱体制作。经过思考后,学生对如何制作进行了初步判断,此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个工艺筒,要求对其进行纸质包装手工制作。

在进行包装时首先让学生思考制作一个什么样的包装,是长方体还是圆柱体,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准备多大的纸张。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后得出初步,结论,无论是做何种包装,都需要对工艺筒的外观进行测,對高度、直径进行测量,避免准备失误。此时学生会对如何对筒底的直径进行测量,同时考虑工艺筒的高度与纸之间的关系。

(二) 手工制作

学生小组对包装形状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长方体,一种是圆柱体。长方体包装的小组通过测量,得出工艺筒的直径是长方体的长与宽,高是长方体的高;而设计为圆柱体的小组学生发现工艺筒的直径是包装盒的直径,高则是包装盒的高度。在对工艺筒的直径、高进行测量并与纸进行关系对比后,开始制作包装盒。

在做成长方体的学生小组中,很快完成包装的制作,在裁纸中,发现包装盒有两个同样的正方形面,有四个同样的长方形面。而做圆柱体包装的学生在完成底的圆形裁纸后,对于侧面的制作产生了不同的方法,有的是用纸去围,而有的是在先量出工艺筒的周长,再去裁纸。虽然比长方体的制作时间长一些,但也很快就做好了。

(三) 点评

学生在完成所有的制过程后,教师对最佳的设计方法进行点评。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圆柱体更节省材料,测量过程中虽然难一些,但制作过程也较快,而长方体的学生则表达出了长方体有利于工艺筒的储存与运输。

通过手工制作的方法,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了应用,不但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对新的知识进行了了解,另外对环保意识增强有所增强,学生的交流更有效通畅。教师的点评对于学生的学与用能力的培养较为重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应用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同时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规范进行。未来学用结合的模式会在数学多个课程中进行应用,需要教师提前准备与设计。

三、 小学数学中的学与用思考

(一) 学中用

小学对知识的学习多存在着抽象的问题,教师在讲解中需要匹配多种工具,甚至使用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应用。利用课堂上的实践,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及时应用到实践中,对学到的知识理解更加透彻,有利于加强记忆。

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让学生在知识体系中构建自己的框架,而应用则会让知识构建体系更为立体,不仅增加了知识间的关联,同时也让知识在实践中展现形式更加丰富。

(二) 用中学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局限于课堂中,在课外与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的存在。现代学生的知识储备较高,在实践中,同样可以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在生活中发现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可以寻求教师或家长的指导,此时有效指导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与小学数学中的知识进行关联,有利于观察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 结语

小学数学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学与用结合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并应用,合理利用工具与常见的材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将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合理选择材料,培养环保意识,提高沟通能力。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学与用的结合丰富化最终都将丰富学生的知识建构体系,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红玉.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6.

[2]石汉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5(Z3):35-36.

[3]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

[4]贺峥嵘.学科型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

陶保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和平中心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思考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