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2019-12-02蒲云风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均衡发展措施

摘要:武都区义务教育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是顺应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体现。武都区通过多措并举创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确保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全方面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发展差距。下文具体介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措施

一、 前言

近年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武都区在这一方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结合区域内义务教育具体情况,提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措施,并取得了义务教育的良好效果,以期为其他地区义务教育工作均衡发展提供借鉴。由此可见,本文探究“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这一论题,能为教育热点问题处理提供思路指导,同时,还能真正提高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二、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

(一) 有效成果

武都区布局学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人口条件、交通条件,近三年来学校总数由538所调整到300余所,其中,119所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全区投入1.2亿元;新建校舍8万平方米。从中能够看出,武都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态势良好。武都区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同时,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推行多样化惠民政策,如“关爱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等,将人本教育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确保适龄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二) 现实问题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十分曲折,发展期间存在普遍问题,如果普遍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那么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会逐渐减缓,这对教育教学事业改革有不利影响。具体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城乡办学条件差距悬殊。农村地区经济水平较低,并且基础设施长时间得不到更新,导致城乡教育两极化现象日益突显。其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城镇教育经费明显多于农村,如果农村教育经费不足,那么义务教育工作开展将举步维艰,进而城乡教育失衡现象得不到有效缓解,还会产生教师外流、办学差距拉大等问题。最后,城乡师资队伍结构急需优化。农村地区教师资源短缺,并且现有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这无疑对呈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会起到阻碍作用。

三、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合理化建议

目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刻不容缓,为缩短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时间,取得良好的发展效果,遵循以下几方面建议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不仅符合现阶段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而且还能不断深化教育教学事业改革。

(一) 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前提条件,即合理布局区域学校,高效配置农村教育资源,尽可能提高教学设施利用率,确保所在区域教学设施充分发挥使用效益。武都区政府人员将农村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为其提供优惠政策,将农村义务教育工作落实于过程。由于武都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学生分散就学、农民工子女低效管理等现象,对此,武都区推行寄宿制办学模式,有效解决农村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此外,农村办学条件标准化,并不断更新教学设施,尽可能缩小城乡教育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

(二) 增加农村教育经费

城乡教育经费失衡投入,是导致城乡教育失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适当增加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以此实现教育场地扩建、教育设施更新等要求,与此同时,适当调整农村教师薪资结构,从而起到优秀教师留用的作用。农村教育经费充足供应,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自此,城乡教育失衡发展差距能够有效弥补。

(三) 优化城乡师资队伍

义务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即优化师资队伍。武都区配置教师资源的过程中,推行多种培训形式,如区教师支教、片区内联片教研、农村教师选调、区域内梯次培训等形式。解决农村师资短缺问题时,通过公开招考、岗位培训等方式吸引优秀教师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做贡献。城乡师资队伍优化的过程中,为全体教师搭建学习平台,并为城乡教师提供公平的培训机会和深造机会,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换言之,这能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四) 加强政策扶持

我国政府部门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義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此,政府加强政策扶持,通过向农村地区倾斜优惠政策的方式,全面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无论是教育经费、教师配置,还是学校建设、教育技术,各级政府均充分发挥辅助作用,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促进农村学校持续、稳健发展。除此之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调动优秀教师在农村地区任教的积极性,以此提高农村教学质量。

(五) 建立合作共同体

新时期课程改革工作逐步落实,武都区顺应新课改要求的过程中,探索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即根据兴趣爱好、学科性质、专业等级、区域范围建立相应的教师合作共同体,以便为教师提供经验分享平台。这对专业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理论知识补充有重要意义。此外,教师合作共同体建立,能够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真正体现城乡教育公平性,并大幅度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现如今,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到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研究者的高度关注,为取得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良好效果,通过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增加农村教育经费、优化城乡师资队伍、加强政策扶持、建立合作共同体等措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这对我国教育教学工作有序推进、教学事业改革深化有重要意义。因此,义务教育教师应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从而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确保城乡均衡发展教育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以河北省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

[2]石军.浅谈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农村化学教研组工作的开展[J].科学咨询,2014(19):174-175.

[3]徐冬梅,钱鹏.顶岗支教视角下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35(1):32-33.

[4]王朝明,马文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J].财经科学,2014(8):97-108.

作者简介:

蒲云风,甘肃省陇南市,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洛塘中学。

猜你喜欢

均衡发展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转炉炼钢脱磷原理及措施
分析放疗科辐射防护措施及安全管理模式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探析
初探关于促进城乡幼儿教育均衡发展
金融均衡发展对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