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研究

2019-12-02李培军

读天下 2019年28期
关键词:管育并重德育

摘要:中职教育注重对学生技能方面的培养,长期以来忽视了学生的德育。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德育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重要,这对班主任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管育并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教书育人与班级管理结合在一起,为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基于此,本文对“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管育并重;德育;中职班主任管理

一、 “管育并重”的概念

“管育并重”是德育教育模式下的新型教育途径。“管育并重”强调“管”与“育”的结合。其中,“管”更加强调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专业性与针对性以及管理依据制度化。而“育”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德育教育漠视的重点,在教学与管理实践中都应该以“育”为核心,以理育人、以情育人、以德育人。

二、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 中职学生管理难度大

一方面,当前中职学校中,生源复杂,学生的知识层次差别较大。且多数中职学生是因为未通过中考才选择职业教育,因此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相对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对中职教育存在一定的偏见,认为只有读高中考大学才是学生最好的选择,所以导致中职学生被人低看,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职生的不自信,让他们觉得自己能力比较低,容易形成自卑心理。而中职生的年纪比较小,缺乏一定的辨识能力和控制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不法分子的误导,可能出现违法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此外,中职学校中,学生秩序维持难度较大,学生个人行为严重影响了班级的集体管理,作为班主任,其管理与教育的责任重大。

(二) 班主任管理方式落后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一直坚持教师本位的教育理念,教师把学生当成道德教育的本体,德育工作往往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学生,严重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德育工作无法取得实效。在管理或者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往往重视成绩好的学生,忽视成绩不好的学生,有时候甚至对这部分学生恶语相向,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如果出现一些不好的行为,班主任往往直接进行批评教育,而没有深入了解学生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没有对学生进行引导,导致学生最终走向极端。比如某班级男宿舍的两位学生突然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经过调查发现,男生A在宿舍无意间骂了男生B几句,男学B突然情绪失控就动手打了A。于是班主任将男生B叫过去,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说男生B一直是一个比较懂事的学生,怎么出现这种情况,实在让老师太失望了等。但是班主任没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反常现象,原来学生B的父母正打算离婚,所以他心情不太好,那天情绪失控动手打了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工作繁重,往往不太关注学生心理方面的变化,所以导致德育工作不理想。

(三) 班主任重管轻育

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校为了有效管理学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将学生是否遵守规章制度与学生的德育分数挂钩,如果学生违反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会被扣分,当被扣分数达到一定限度之后,学生将会受到一定的惩罚。这种管理模式导致班主任为了维护班级秩序,插手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班级管理的功利性。班主任过于依赖规章制度,对德育工作采取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班主任按照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如果學生不遵守制度,那么将面临一定的处罚。这样一来,虽然短时间内大部分学生服从学校的规章制度,但是依然有少部分学生为表达对这种粗暴管理方式的不满,处处与班主任作对。

三、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 正确有度地开展“管”的工作

“管”是中职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必须坚持将“管”作为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做好中职学生行为规范和约束,同时要正确认识“管”的效用,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有度地利用“管”的效用,发挥“管”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具体地说,中职班主任可以两个方面做好“管”的效能发挥。一方面,对学生进行适度的“管”,中职班主任在实际德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于关心学生和保护学生安全的考虑,往往希望更多、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学生的个人信息希望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但中职学生会认为班主任的这一行为干涉了自己的隐私,导致在实际德育工作中出现了不配合、不合作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中职班主任要把握好“度”,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充分尊重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要灵活“管”的方式方法,不能单纯地利用规章制度或者是考核规范等对学生进行强制约束,在德育工作过程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通过谈话、观察、讨论等多种方式灵活开展德育工作,避免单一、强制的要求引发学生的反抗心理,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 巧妙灵活地开展“育”的工作

与“管”相比,“育”具有一定的说教成分,但是说教这种德育方式本身并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有时过于刻板、枯燥的说教根本起不到德育的效果,因此,中职班主任要对“育”的工作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巧妙、灵活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首先,中职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平等的情感交流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相关信息,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其次,中职学生的情绪波动是比较大的,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犯错。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一味地进行说教,最好的方法是引导学生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分析,开展理性教育,引导学生分析自身的行为偏差以及自己出现错误行为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改进。最后,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开展德育渗透,班主任还要做好班级氛围营造和班级管理工作,将班集体作为一个“小社会”,对这个“小社会”进行管理,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从而有效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管与育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两大法宝,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工作也应在教育模式上有所改进,采取“管育并重”的德育教育模式,不仅能实现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也能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晶.中职班主任对“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5):409-410.

作者简介:

李培军,重庆市,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猜你喜欢

管育并重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研究
德育出希望之花
浅谈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管理中的应用
论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管育并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中职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构建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