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认知·触发行为·提升境界

2019-12-02麻桂芬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敬畏境界道德

麻桂芬

摘    要

统编《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凸显生命教育,并在七年级上册设置了专题内容。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把握学生生命认知的起点、盲点和困惑,才能助其建立“生命”与生活的逻辑联系;进而引领学生聚焦“生命现场”,展开探究与反思,才能不断完善学生的生命认知,出发其生命行为;并借助榜样激发学生的生命追求与向往,不断提升生命境界。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9)11-00-03

初中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增加了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篇幅,并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设置了生命教育专题内容“生命的思考”。因此,生命教育成为贯穿整个课程学习的基调和底色。然而,生命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基础上的。面对缺乏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的初中学生,教师应该如何展开教学,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学生获得生命成长呢?在此,以《探问生命》一课为例作一探讨。

一、把握“生命”与生活的逻辑联系,完善生命认知

教材是教学的“脚手架”,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应该从研究教材和学生入手,理清生命教育的逻辑和学生生命认知的起点、盲点和疑惑点,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完善生命认知。

第四单元在开篇导语中,直接向学生抛出了三个颇有深度的问题:“你思考过生命吗?”“生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吗?”不仅如此,从单元内容设置来看,“生命可以永恒吗”“珍视生命”“绽放生命之光” 三课内容编排,分别从肉体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个角度,引导学生对生命的特点和规律、生命的关系以及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等问题作深入的思考。由此,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生命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大大加深。

具体到《探问生命》一课,由“生命可以永恒吗?”“敬畏生命”两目组成。“生命可以永恒吗?”从生活经验入手,探讨生命的特点;第二目“敬畏生命”从生活事件出发,分析对待生命应有的正确态度(其逻辑关系见下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逻辑,教师需要研究学生,架构起教材和学生之间的桥梁。在生命主题教学中,每个人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经历是不一样的,生命的体验也截然不同。比如,对于“青春易逝、生命短暂”,每个成年人都有切身感受,而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就可能很难有这种体会。一些家庭困难,学业压力大的孩子,甚至会觉得每天的日子过得很漫长。又如,在“珍爱生命”这个问题上,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冲动易怒,很难调控自己的情绪,容易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事情,也容易因为遇上挫折(亲人亡故、学业受挫)而自暴自弃。学生的实际情况,即学情,是我们展开生命教育的基础。

基于此,为了让十多岁的孩子体验到“生命是短暂的”,教师设计了“我人生的A4纸”(见下图)体验活动:

依据这张图,老师提出了以下要求:

1.试着画你的生命量化表(用笔将这些格子涂黑),看看剩下的空白还有多少?

2.在格子上写下你曾经遭遇的与生命有关的意外和懊恼的事情。

借助这一活动,每个学生从A4纸格子不断减少这一直观现象中逐渐意识到“生命是有限度的”“生命是不可逆的”;进而从回忆并书写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教师的追问点拨中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由此,基于学生对于生命的认知“盲点”,将抽象的生命历程化为具体的过程,增强学生的生命感悟,为后续教学奠定认知和情感基础。

二、激活“生命现场”的探究与反思,触发生命行为

“知为行之始。”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生活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生命认知,这仅仅是生命教育的第一步。学生在获得正确生命认知的基础上,自觉发生珍惜生命或者创造生命价值的积极行为才是生命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在《探问生命》一课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自述当亲人离去时,内心无比难过,感到生命的短暂和生命逝去的无奈。但是,当伤痛过去后,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中获得行为的转变呢?“知易行难”依然是生命教育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须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创造“生命现场”,引导学生反观自身行为,从而幫助学生找到切合自身生命行为的切入点,才能激活其行动的愿望和触发行动的发生。

在学习“敬畏生命”时,结合初中生“追星”的情况,教师结合某明星英年早逝的事例,让学生感悟到“敬畏生命”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还原”了以下两个“生命场”:

场景一(叙述):某日,一老农骑着自行车行走在乡间崎岖小路上。突然被小路正中的一块石头绊了一下,重重地摔了一跤。四周没人,老农爬起身,拍拍身上泥土,扶起自行车一瘸一瘸走了几步,又突然想起什么折回来,将那块曾经绊倒他的马路中间的石头捡起,扔到了路边……

场景二(视频):某人边吃香蕉边赶路,香蕉吃完后扬手一扔,扬长而去……过来一会,一小孩一蹦一跳过来,被香蕉皮滑了一下,重重地摔了一跤后娃娃大哭,朝着滑倒孩子的香蕉皮骂了一句“真缺德”,然后抱起小孩扬长而去,留下了马路中间那一块“无辜”的香蕉皮……

显然,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甚至是正在发生的两个生活场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足为奇,但是,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建立起与生命教学的联系。

探究问题:

1.上述场景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引导回归生命现场)

2.他们做了些什么?对其他人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考生命现场)

3.他们的行为难还是易?难在哪?易在哪?(反思生命行为)

4.合本节课的内容,请你思考并完成:敬畏生命,我可以           ;我不可以                 。(触发生命行为)

教师在学生活动和分享中引导得出结论: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心存敬畏,行须有为。

最后,教师布置了一项“拓展空间”作业,作为本课生命教育行为延伸:记录自己一周的行为,反思哪些是敬畏生命的行为,哪些不是,哪些是通过本节课学习后意识到并改变的。

这一教学设计通过创设日常生活的两个细节,引发学生对生命关系的思考,让他们意识到生命是彼此关联的,你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而你的一个小善举,往往就是对生命敬畏的具体行为,这些小小的行动,也能温暖其他生命,提升自身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在每一课教学中,不仅要研究学生,不断完善其认知,更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落实哪些具体的行为。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并积累真实的、细微的,却能打动人心的生命细节,引发学生思考生命,引导学生的生活践行。

三、引领“生命榜样”的追求与向往,提升生命境界

人生而具有向往崇高,追求卓越的需求。冯友兰在《人生的境界》中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层次。社会生活中既有平平凡凡的普通人,更有轰轰烈烈的英雄。英雄人物编织和演绎的是崇高而伟大的故事,他们已经站到了很高的道德境界,为我们树立了“生命榜样”。道德与法治教育理应挖掘榜样的先进事迹,让学生在思考和感悟中,不断清晰和坚定“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道德发展和追求的方向。而从《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立意来看,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和境界本身便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

在“敬畏生命”教学中,教师引入了飞行员李剑英为了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三次放弃逃生机会,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发生于2006年11月14日的真实事件)。教学片断如下:

【环节三】敬畏生命更应该是一种境界

师:敬畏生命首先要对自己生命负责;敬畏生命更应对其它生命充满爱。但是生活有时候就是面临艰难的选择,有时我们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会发生冲突,此时才是道德的考验。我们来看一个发生于2006年的真实事件——《飞行员李剑英生死16秒钟的选择》:(视频:飞机突发事故,16秒钟选择,放弃自己跳伞逃生,将飞机开到远离7个村庄后爆炸身亡。)

师问:李剑英当时有几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有什么结果?生:(思考、回答)

师问:李剑英作出了怎样的选择?他难道不害怕吗?这种勇气来自哪里?你如何看待他的行为?

归纳:因为它具备“仁者爱人,推己及人”的情怀,才会让他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愛自己生命一样。因为他理解了这样的道理,所以当自己生命与他人生命发生冲突时,选择了尊重他人生命。敬畏生命更是一种境界。

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给予学生道德认知,可以通过情境激发其道德的情感,但是,我们无法替代学生作出道德的行为。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榜样的力量,引发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选择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思辩、感悟,学生深刻感悟到敬畏生命是我们的道德法则,对英雄肃然起敬,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和追求自然成为学生的道德向往。

生命教育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是教师崇高而伟大的使命。我们要遵循道德教育的规律,善于从细微的生活中搜集素材,将真情、善意和美好放大,使学生从中汲取养分,在获得生命基本常识的同时,丰富情感,提高境界,实现从认知到行为再到道德境界的逐级提升。

(作者单位: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浙江宁波   315020)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敬畏境界道德
学习三个敬畏,践行当代民航精神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敬畏历史 守护良知
缺失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敬畏
道德
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