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传播视角推进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9-12-02林素琴邵汉强

教育与职业(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林素琴 邵汉强

[摘要]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从文化传播视角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转变传播理念、拓展传播主体、丰富传播内容、改变传播方式、创新传播载体等,是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文化传播;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简介]林素琴(1976- ),女,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邵汉强(1962- ),男,江苏宜兴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宜兴  2142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融陶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一体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B-b/2016/03/64,项目主持人:邵汉强、林素琴)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度党建与思政研究课题“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性研究”(项目编号:Djsz201724,项目主持人:林素琴)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22-0071-0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中央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文化建设方面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如何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社会背景下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是摆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发挥文化传播的优势,按照文化传播的规律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提升高職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文化传播的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

1.文化传播的内涵。关于文化传播的内涵,研究者的阐释众多。最通俗的定义是:文化传播是指社会与社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化互动现象。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具有传承性。人类文化总是经由历代选择、延续并不断超越、完善,如儒家思想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有许多熠熠生辉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去借鉴。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具有社会性。文化传播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社会交往活动过程中产生于社区、群体及所有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或文化散布过程”①。文化传播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习俗等,在此过程中,价值观念得以交融和转化,新的人文空间得以构建和拓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具有互动性。文化传播是文化信息和各种资源传递、扩散的过程,是借助传播者的编码、受众的解码而进行的信息沟通、交流与共享的活动。从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具有创造性。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其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和处理,而受众则是选择性记忆、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播者和受众进行的都是有明确目的和指向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活动。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观点和看法,它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学说、运动、制度和形态之中”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一个政治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文化属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属性之一。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文化。无论哪种价值观的产生都与文化密不可分。纵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笔者认为其至少有三种文化来源: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核心,西方文化中的“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补充。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根据文化结构论的定义,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即表层、中层和深层,其对应的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价值观属于深层精神文化的范畴,是文化建设的灵魂。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认为,文化就是“一个成套的行为系统,其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蕴于社会主义文化之中,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集中体现,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赖于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除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外,中国百年革命斗争史孕育的革命文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提供沃土滋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真正与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相契合,与国家、民族的奋斗历程相融合,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适应,成为推动国家和民族不断进步的价值标准和精神追求。

二、从文化传播视角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优势

开创文化传播的视角,发挥文化传播的优势,有利于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提高大学生的认同感,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1.文化传播特性可以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亲和力。与政治宣传的刚性传播不同,文化传播属于柔性传播,以平等、友善、温和的态度,通过音乐、小说、诗歌、戏剧、动画、电影等生动鲜活、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巧妙地进行价值渗透,激发受众共鸣。文化传播能依托文化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形象和情感、矛盾和冲突等,传递思想观念、价值导向、情感态度,在潜移默化中让受众理解、接受并认同文化中隐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阐释可以提高受众的认同感。传播学认为,信息是否能够为受众所接受,与信息本身的可信性密切相关,在这一点上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与生俱来的优势。自古以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成为人们建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标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就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相通相依,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因此,借助中华优秀文化资源,化质为文,文质并举,用生动形象的文化故事、文化形式等阐释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能使纲领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受众的接受度和认同感。

3.文化传播机制可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从传播的实际过程来看,传播者信息的发送并不意味着受众就能完全接受传播者的意图,事实上,受众会根据自身已有的文化、知识、经验等对信息进行不同的解读。传统的宣传关注的往往是信息发布者以及其“编码”传递的信息,而忽视了受众在传播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解码”中的重要作用,加之受到宣传方式、载体、话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宣传效果就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消解,甚至出现对抗性“解读”的现象。尽管在目的性上,文化传播与宣传并无二致,但文化传播更能体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循环互动关系。传播者的信息选择以及信息“编码”都是基于正确认知受众态度、立场、知识、经验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发出后,并不意味着传播的结束,传播者会根据受众的反应来检验传播效果,进而调整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进行再一次的信息发送,信息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循环往复,不断地碰撞、融合,最终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三、从文化传播视角提升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持久而复杂的思想工程。还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顺应文化的传播机制,借助文化的传播方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转变传播理念,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从文化传播视角进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首要的前提就是转变传播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传者本位”转向“受众本位”,把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内在诉求,摸清学生“想听什么”“要听什么”,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既要宣传好党和国家的政策与主张,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期盼和诉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地尊重和满足学生。第二,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成长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结合起来,开展与学生认知规律、认知水平以及习惯爱好相贴近的教育活动,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教育效果的反馈,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此改进教育方式,实现教育效果螺旋式上升。

2.拓展传播主体,从单一化到多元化。传播主体,是指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可以是人、群体或组织。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育人的应有之义,人人是主角,没有旁观者。主动利用校外优势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有益支撑。第一,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同时,教师和管理人员也通过自身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利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优势,实现“受众传者化”,即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中意见领袖和朋辈榜样的力量,用他们的声音去宣传主旋律,用他们的行动去传播正能量。第三,发掘社会资源,引进校外传播主体,邀请知名专家学者、社会先进人物、优秀校友以及成功人士与学生面对面,与学生分享励志成果;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优秀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子依托企业文化的传播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发挥校外合作单位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资源优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聘请检察院、法院、消防、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担任思政辅导员。

3.丰富传播内容,从政治化到生活化。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化的要求“翻译”成生活化的内容,使广大学生更乐于接受、更容易接受。第一,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彻底转变空洞说教的传统宣传模式,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校园文化、地域文化中励志、感人的“小故事”,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调适中逐步形成价值认同。第二,把“大主题”分解为“小场景”。积极开展道德讲堂、文化沙龙、故事分享会等互动活动,将时代“大主题”融入一个个“小场景”中,增强真实感、代入感,让学生在别人的生活体验、经验分享中感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第三,把“大社会”浓缩为“小舞台”。开展体验式活动,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舞台的“主角”,在参与过程中体验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4.改变传播方式,从灌输式到对话式。高职院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仅体现为一种宣传诉求,还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传统单一的灌输式宣传很难达到理想化的效果。基于受众对信息具有选择性,传播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选择、理解和认可。尤其在当前自媒体环境下,传播者和受众是双向互动的实践主体,不再是过去的单向性传递关系,而是平等的双向性互动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播策略上要有意识地进行转化,即从灌输式走向对话式。第一,关注学生的群体差异。尊重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学生的兴趣、经历与经验,针对学生群体及个体的差异性,分层分群,区别对待,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引导,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第二,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高职院校要主动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尤其是新媒体平台,运用网络传播的优势,采用互动、讨论等传播方法,答疑解惑,纾难解困,营造平等互动、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感。

5.创新传播载体,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传播载体是文化传播的桥梁和纽带,是高职院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媒介。当前,以数字化、网络化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颠覆了人类的传播方式,平面化的传播载体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一,积极占领新媒体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要主动占领网络和新媒体阵地,发挥平台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第二,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全面整合校园传播体系中的传统资源和新媒体资源,既要继续发挥校报校刊、校园广播、宣传橱窗、标语海报等传统载体的传播功能,也要充分發挥新媒体传播的强大优势,坚持传统资源和新媒体资源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形成立体化的全媒体阵地。第三,注重传播形式多样化。实践证明,形象化、趣味化的具象表达往往比抽象的理念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依托专业资源,创新语音类、图片类、动画类、视频类等传播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体化、直观化,优化学生的接受体验,提高传播效果。

[注释]

①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青岛: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344.

②徐国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辨微[J].兰州学刊,2008(1):31.

③(英)罗伯特·鲍柯克,肯尼思·汤普森.宗教与意识形态[M].龚方震,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25.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院校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