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发展现状及保护传承困境

2019-12-02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畲族服饰工艺

高 云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服饰制作的手工技艺类别是很特殊的一项,它所包含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技能可谓精巧又高超。畲族服饰从盘发、头冠、上身衣着、下裙、绣花鞋到银质饰品的制作所覆盖的手工技艺范围相当之广,制作方法也种类繁多,每件服饰品蕴含的民族文化璀璨夺目,极具研究价值。经过一段时间的田野调查,了解到目前福建省各区域间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的变迁经历与发展现状,令人堪忧。“畲族服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从基层民众到各级政府与组织间还有许多不到位与缺失之处,影响了其正常发展,也不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畲族传统服饰文化概观

在中国百花齐放的五十六个民族中,畲族是存在于中国南方山区中的十分有特色的民族,它横跨浙江、福建、江西、贵州、广东以及几个沿海及内陆省市。福建省的畲族人口较多,占据了全省总人口的1.54%[1],占据了全国畲族总人口的53%左右。明清时期畲族人迁徙至闽东浙南之地,在历史的曲折发展中,畲族与闽越蛮夷各部族间交融互动的关系影响其原本发展道路。宁德的金涵村、向阳里村与南山村福安的康厝村和牛山湾村、福鼎的硖门村、霞浦的半月里畲乡以及罗源的竹里村和水口洋村等福建闽东山区地带还保留着较集中形式的畲族群居地,在福建省东部山区形成了“大范围分散,小范围聚拢”的生存格局。大部分村落也都还保留有各自的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款式造型,但地区之间存在着些许的差异。

畲族服饰是畲族自身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民风习俗、历史风貌的具象载体之一。畲族服饰制作的手工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服饰手工艺项目、省级第二批项目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比较于福建省内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与传承措施方面的“单打独斗”,它能够浸泡在自身的畲族文化圈中,与畲族民俗歌舞表演、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畲族节日庆典、畲乡旅游文化、畲银饰品锻造工艺等多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并进行活态的、整体性的、生态性的、生产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其优势并加以利用,推动服饰制作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发展。畲族女装的制作内容比男装多,装饰性强,蕴含的文化内涵更广。闽东畲族传统服饰的制作以手工的编织刺绣工艺为主,结合畲银的锻造工艺,发展成为服制种类丰富多样,色彩鲜艳瑰丽,纹样内容精美复杂,服装形制样式简洁大方的服饰形态趋势。畲民自制的黑底麻布与刺绣彩线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尤其以具有强烈图腾崇拜因素的畲族女性穿着的“凤凰装”最为出名且成为畲族服饰的典型代表。畲族妇女婚配出嫁时都会由族群里手工艺卓绝的“做衫师傅”耗费一至两月的工时制作一套完整的从头至脚的“凤凰装”嫁衣,足以看出传统服饰在畲族历史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些都体现了畲族悠久的民族历史孕育和激荡出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独有的文化体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学的人文情感。

二、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的发展变迁现状

传统畲族服饰因东部县市的地域差别,分化出各自特殊地域气质的服装式样,可大致分为霞浦东路式和西路式、罗源式样、福安式样等。霞浦式的多发展为膝盖以上的裙装,而罗源式多发展为膝盖以下的。其原因在于霞浦靠海劳动时着短装更为方便,而罗源靠山,刀耕火种的劳动妇女需要长裙和绑腿来避免密布的荆棘扎伤、刮伤腿部,也可以防止蚊虫叮咬,甚至还能起到绷紧腿部肌肉,使步伐轻便的效果,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善于改善、优化生活方式的聪明智慧。根据畲族人民日常生活习性的不同,又分为日常劳作简装与节日盛装,将罗源式的日常简装与节日盛装作对比,日常简装中工艺性的装饰几乎没有,上衣呈交叉斜襟,前胸、肩部、袖口都没有刺绣花纹。而为了婚嫁、丧葬、祭祖等重大节日穿着的盛装有了大面积的刺绣纹样图案,衣领处、肩膀处、袖口处、前胸处出现大量刺绣与花边。现代畲族女性在上装内还会加入一件白衣领衬衫(如图1所示),其目的是保持衣领处的整洁,将污渍阻隔,从而保护衣领处的精美刺绣,但恰恰是因为加入了三角形的白色衣领而破坏了斜襟上装领口处原汁原味的视觉观赏效果,甚是可惜。传统上装的斜襟处会用红黄蓝白紫绿色等多彩丝线缝制层层叠叠排列的嵌边,嵌边与嵌边之间是纹样各异的刺绣花池。嵌边数量为单数,三层、五层、七层等,经济实力越是雄厚,层数就可以缝制越多。现如今女子现代上装斜襟处发展为只用红白两色缝制(如图2所示),红色代表“红花”,象征女儿;白色代表“白花”,象征男儿,畲族女子以此来祈求生育繁衍的顺遂平安、多子多福。传统上装肩部原本是蝙蝠袖款式,为了适应现代人的穿着理念以及舒适性的考量,制衣师傅们都将蝙蝠袖改制为斜肩剪裁,更加符合人体工学,为的是女性穿着更加合体。畲族女性的围兜,也可以称作围裙,原本的围裙样式简约单一,没有那么多细致的刺绣纹样,横绑在腰间仅仅是为了避免劳作时上衣或裙装沾染洗不干净的污渍。发展至今,现代畲族女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渐渐也开始重视起围兜的美观性,大大小小工艺繁杂的绣品工艺也出现在了围兜上(如图3所示),靓丽夺目,使其刺绣工艺的丰富性与精细程度不输于上装。由以上几处服饰特点可见,畲族传统服饰样式的发展变迁可以归结为由俭入奢并向着多元化、现代化的趋势发展。

图1 现代畲族女子上装白衣领 图2 现代畲族女子上装斜襟红白嵌边 图3 围兜

(二)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停留于现状的原因

1.历史的变迁,与福建省其他民族文化的交融渗透

清代乾隆《皇清职贡图》中描绘福建罗源、古田两地“畲族男女服装款式皆大襟右衽,同于当地汉民。”[2]清代褚成允在《遂昌县志》中记载:“近亦渐摩向化,小康之家,其妇女服色亦与本地相同。”[3]从历史演变上可以看出,畲族与汉族高度融合,甚至畲族文化渐渐被汉族同化。凤凰装中的“凤冠”一词最早称作“凤鸟髻”,出自罗源女性的发式,正是采借了汉俗中新娘成婚穿戴的凤冠霞帔,才有了“凤冠”一词来表示畲族女性的头饰,这是一个相当明显的移植性文化的表现。福建畲族在闽西山区中也有许多历史生活迹象,当地畲族人保留着许多客家人的生活方式,也借鉴了客家人的服饰传统样式进行衍化变迁。沿海一带的畲民背靠厦漳泉等闽南城镇,他们甚至与闽南人通婚,将“大分散,小聚居”的生活模式改变为聚姓氏族群而生,使得他们的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文化保留甚少。

2.民俗宗教活动锐减

民俗宗教活动中祭祖、节庆、婚嫁、丧仪中都有特定的畲族服饰,不同的活动穿戴不同的服饰与配件,延续民俗宗教活动就意味着推动服饰制作工艺的继续发展。然而现在的畲族村落里中青年大多被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同化,在大城市居住发展事业,不再重视许多畲族的盛大节日、人生礼仪、民俗仪式、宗教祭祀,鲜少参与。久而久之这样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渐渐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另外,畲族的民俗宗教活动与畲族人地理居住位置有着直接的关系,闽南区域的畲民虽然依然信仰盘瓠传说和崇拜着母性三公主,但也会参加闽南地区的神祗祭祀民俗活动。民间活动改了风向和习气,需要制作的畲族服饰数量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3.手工技艺的繁复性也是传统工艺持续传承的壁垒之一

服饰制作工艺是一种手工技艺,它是抽象化的,制作出的衣帽鞋袜是具象载体,制作过程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成品的精美程度,畲族服饰的确精美非凡,也就意味着手工技艺的难度高超,复杂性大,艺人难以在纯手工制作这条传统之路保持一贯的初心和恒心,放弃手工制作转而以机器制工取而代之是常有的事,甚至直接省去繁琐步骤,追求工时的缩短和利益的增长。以花鞋来说,原本的制作技艺是,地瓜粉煮成的粘稠浆汁涂刷在鞋底处布条与布条之间,并且进行晾晒。晒干一层,涂刷一层,贴上一层布条,循环往复才能形成鞋底。传统的制作鞋底工艺是为了穿着花鞋的畲族妇女在劳动时和坐月子时能起到良好的隔离地面潮湿水气的效果。然而现在的制作技艺已经完全摈弃了这一步骤,仅剩下单纯的彩色布条缝制在底部(如图4所示),徒有外表而内涵尽失,手工匠人放弃这样繁复性较高的制作工艺正说明了传统工艺在人性化传承方面发生了令人扼腕叹息的倒退。

图4 花鞋底部布条缝制

4.现代工艺反扑传统制作工艺

“汀之菁民,刀耕火耨,艺兰为生。”[4]“彼汀漳流徙,插菁为活。”[5]描写的是畲民善于种植蓝靛,明代王世懋在《闽部疏》中曾撰写“福建‘蓝甲天下’”。蓝靛又名为青靛,闽东人称其“菁”,种植广泛,利润丰厚。畲人以此为染剂染织苎麻布料,染料的制作和染织工艺耗时耗力且服装容易在风吹日晒的劳作中脱色,效率极低。民国以后,新型的化工原料在市场上流通广泛,化工染料渐渐代替了植物染料,况且价格便宜,原材料易得,不褪色掉色,效果显著,完全地将蓝靛种植所制染剂挤兑出了畲族传统服饰的制衣流程。这样的替代品虽然提高了制衣效率,但无形中也迫使和加速了种植蓝靛植物原料的消极、染料技艺的失传以及宝贵的畲族文化内涵的丢失。

5.民族美学原则与社会价值观的转变

畲族传统服饰的制衣体系中有“男绣女不绣”的古老传统,所以做衫师傅都为男性,女性在服饰的制作体系中担任着自织苎麻成布的工作。织染苎麻布从拧线、圈线、纺线、游线到织布、染布、游布等多个工艺步骤,流程复杂,几乎每个成年女性都掌握了这一项传统手工艺。但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发展进步,生活条件有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再耗费时间自制苎布,苎布的用途范畴渐渐缩小为婚嫁时的衣物以及彩带和凤凰冠上的缠线而已。随着商品经济的到来,传统的织染工具已经无法适应快节奏的商品购买力与民族美学工艺的输出力,所以传统工艺的工具都已经没落,更何况是手工产出的服饰衣物。在少数民族的多元化发展进程中和乡村城镇化的推进下,畲族发生深层的社会转型,即包括社会的基本价值、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心理、道德价值信仰等隐性结构的改变[6]。现代畲族服饰已经丧失了原本畲族传统特有的淳朴的民族美学,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机绣代替手工刺绣的服饰商品,大多是经过简化并且流于形式的图案样式,虽然机绣的制作千篇一律没有生机,但制作效率大大提高,增长了服饰产品的输出。美好的传统手工艺被商品经济社会的价值观颠覆和改变,不再安稳地从一针一线穿梭来去中产生,而变成了工业机器轰鸣之声,快速增长的市场逐渐取代了传统工艺生产。

三、保护与传承的困境研究

(一)后继乏人,信心不足

畲族传统服饰制作手工艺保护与传承的最大困境还是来自于“人”,要想活态保护传承无形的手工技艺,无形流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要寄托于“人”的主动性。苎麻布的织染、彩带的编织、图案纹样的刺绣、畲银扁扣的锻造等等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缺乏专人的传承,出现了“衣随人葬,艺随人亡”的消极局面。目前国家授予了一些国家级、省级传承人的称号,2018年5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由罗源县文化馆推送的“罗源县畲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兰曲钗”是其中之一。传承人人数稀少,被国家肯定的技艺人是少之又少,加之久居乡镇的传承人普遍文化水平低下,学历不高。他们表示对高校专业教育领域不敢主动涉及进行渗透,他们掌握的实践技艺站得住脚跟,但理论性的阐述和语言表达能力相当匮乏。对于教材的编写,教案的撰写,更是信心不足,并且传统手艺人与现代先进教学设备工具有着很大的冲突,这些是阻碍着他们进入高校传承手艺的原因之一。传承人梯队建设的不合理性也是导致保护与传承畲族服饰文化非遗项目不易推进的原因。

(二)材料缺失,自我流变

在福建罗源县松山镇竹里村的田野调查中,当地著名的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兰曲钗及儿子兰银才表示,他们的畲族服饰工作室的开设已经对畲族传统服饰进行了很大部分的改制,将面料用的苎麻线粗衣麻布和刺绣用的五色丝线改成了直接购买,从手工刺绣变成了机绣和数码印花。造成手工艺传统沦丧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原材料缺乏,青靛不再种植,腰带不再手工织染;苎麻不再种植,妇女不再织制苎麻线;畲人不再桑蚕,不再捻制蚕丝线。再加之机器工业时代的革新和市场经济规律的倾巢而来,“内忧外患”逼迫着畲族传统服饰不得不进行自我流变,自我改制,以减少原材料的提取和自制,通过改变产出方式,提高制衣效率等方式来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机制,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性就被大大打了折扣。

(三)民间力量弱小,自发保护意识淡薄

县镇级、村级的民俗馆、博物馆的展示条件有限,没有对服饰进行很好的演示宣传和解说。并且管理方式落后,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及团队,维护经费不够等,都是阻碍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弊端。目前一批民间有识之士和政府协作,以个人行为和公共力量建设了一批畲族文化馆,例如:霞浦县溪南白鹭坑村医生雷其松,2006年起自费建设畲族展览馆,大量收集畲族非遗物品[7];溪南半月里村新建了畲族收藏馆;宁德金涵镇蕉城区新建了畲族文化宫,配备了畲族姑娘担当讲解员;罗源县水口洋村畲族文化传承基地主要发展畲族文创产品。政府近年来极力向外界展示畲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目的是激起畲族民间的自我保护力量,适当地唤醒民族文化自我保护与传承发展意识。

(四)研究机构扩展力度不强,学校教育渗透稀少

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借助于政府研究机构、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团队开展,但收效未必理想,只有个别研究团队及个人已有成熟的研究。例如福州市闽江学院的陈栩副教授,带领她的科研团队在福建省各畲族村落里进行详细的田野调查,依托于福建省各类社科基金的支持,针对彩带工艺、刺绣工艺、服饰文化的演变、服饰图案、传统帽饰都做了详实的研究,成果卓著;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方泽明博士也在博士论文和各类社科基金科研成果中展示了其对畲族服饰工艺的重点研究。但福建省内像陈栩副教授、方泽明副教授这样的研究机构和科研团队还是太少,显得势单力薄,他们的团队对高校专业课程以及对高校专业教育课程的渗透仍旧太过稀薄。

(五)不善用科技力量

目前数字化“非遗”的盛行能够大大帮助畲族服饰非遗项目的传承,使无形流变转化为有形具象。原本静态保护的内容包罗万象,实体储存量太过庞大,转变为数字化存储模式,运用互联网的传播技术,省时省力,随时随地调阅浏览,扩大了受众的传播面。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的出现,更是带动了受众的交互式体验,让原本非遗项目的死水微澜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科技力量在保护与传承非遗项目时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大大得增强。但是从目前的运用状况来看,省内的科技支持力度不够,民族民俗类的博物场馆中VR、AR的使用几乎为零,直接导致了非遗项目无法向世人传播的狭隘局面。

结 语

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在福建省少数民族发展历史中犹如一块美玉,美好却脆弱,需要精心呵护,需要有合适的文化生态环境为它提供养分。但保护与传承的力度还犹未可及,现实困境还需突破改进。畲族服饰制作工艺文化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畲族的民族融合与变迁,代表着畲族人民朴实勤劳和他们世代积累的生活智慧,代表着畲族人特有的审美情感和对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些宝贵的文化内涵财富和来自福建省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不应该埋没在深山老林中,应当勇于突破保护与传承的现实困境,解决困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努力传承与创造,为后辈提供丰硕的研究成果、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

猜你喜欢

畲族服饰工艺
非遗活态传承下畲族银饰创新设计及营销策略探索——以畲族银饰品牌“珍华堂”为例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动物“闯”入服饰界
永安“三月三”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畲族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