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对提高社区医护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的价值研究

2019-12-02曹棣辉易海连

中国伤残医学 2019年15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医护骨质疏松症

曹棣辉 易海连

( 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广东 广州 510410 )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由于骨密度、骨质量下降而导致骨结构受到破坏的疾病。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骨量减低、骨强度下降、骨脆性增加等会加大骨折的发生概率[1]。对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早诊断早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相关研究指出,社区医护干预是骨质疏松症社区防治的重点,但常规的培训模式已无法满足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需求,医护人员无法对可能造成的潜在危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和预防,因此临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模式,有效的弥补了传统培训模式的缺陷,提升了医护人员风险和防范意识[2-3]。基于此,本研究主要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的42例社区医护,进行分析,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在提高社区医护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内的42例社区医护并将其按照顺序进行数字编号,观察组为21名奇数医护,对照组为21名偶数医护。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医护人员均知情同意。观察组中,男6例,女15例;全科医生13例,护士8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0.5±7.5)岁;对照组中,男7例,女14例;全科医生11例,护士10例;年龄24-37岁,平均年龄(30.5±6.5)岁。2组医护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医护接受常规培训,由专家及专科医生组成培训团队,以团队学习的形式,对骨质疏松症基础知识、诊断方法、危险因素识别、预防措施、治疗措施等知识进行学习,1次/月,连续学习12个月[4]。观察组医护接受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包括:(1)培训。通过手机QQ群或微信群的形式,将医护加入至群内,在线回答医护的网络咨询问题;同时于QQ群空间中共享文件、相册等,不定期发表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预防措施、治疗方式、注意事项、饮食干预等知识;开放QQ空间留言板,医护将疑问通过留言的形式提出,专家及专科医生于24小时内对其进行回复解答;选择病例进行案例教学,对疑难杂症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提出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启发医护人员学习思维。(2)会诊。团队成员若在临床诊治中遇到疑难点,可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及时联系专家进行在线会诊,以获得帮助,且必要时协助向上转诊;对于由专家团队进行诊治的患者则应及时与向下转诊医院进行联系,共享病历资料,并告知下级社区医院负责患者回归社区后的疾病防治工作[5]。

3 观察指标:培训结束后,对比2组医护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评分,评分标准参照2011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6]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医护掌握情况越好。采用本院自制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表对2组医护培训结束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进行评价,包括理论知识(20分)、实践能力(50分)、应变能力(10分)、素质修养(10分)、器械准备(10分)。

5 结果

5.1 2组医护培训前后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对比:2组医护培训前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评分比较P>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医护培训后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医护,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医护培训前后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对比

5.2 2组医护培训结束后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对比:观察组医护培训结束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应变能力、素质修养、器械准备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医护,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2组医护培训结束后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对比

讨 论

骨质疏松症常发病于老年人群,由于我国目前老龄化的加剧,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骨质疏松症很容易引发骨折,患者骨折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残疾[7]。国内外研究证实,骨质疏松症可以预防,因此作为社区医院来说,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极为重要。随着我国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与进步,医疗护理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的探索与发展,不断的总结问题和改善问题。目前,我国在医疗护理中的创新改革逐步运用到了社区医院中,就目前的社区医疗环境来说,有效的采取培训模式干预,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并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团队学习的形式对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预防措施、诊断治疗等知识进行学习,但由于社区医院卫生资源以及教学资源的不足,可能导致团队培训学习模式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防治能力也较为低下[8-9]。近年来,临床上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模式,通过QQ群或微信群的形式进行线上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得沟通交流方式更为简单,避免了团队成员因交流不便、交通不便等原因而退出此次研究的现象发生[10]。加以QQ群或微信群模式的干预,通过QQ在线解惑、QQ群空间及相册分享等方式,极大的满足了医护人员对于疾病防治信息的需求,专家通过相册、文件等途径为医护人员发布健康教育指导相关信息,有效的弥补了社区医院健康教育资源缺乏的不足[11-12]。同时通过专家在线培训的模式,提高了培训的质量,专家通过分享经验,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知识[13-14]。在医护培训过程中,其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于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以及疾病防治能力的掌握,摒弃传统的教育体系,发展互联网合作型培训的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方式,培养医护工作水平,间接加大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预防能力。并且作为医护来说,也受到了科学精神、职业素养和价值观的教育,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符合现当代的护理需求。杨丽[15]等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互联网模式合作型培训的医护人员骨质疏松症防治能力以及综合技能考试成绩普遍优于常规培训模式患者,本研究结果与之完全符合。说明通过病例分析的培训,使医护人员在专家的启发下能够有针对性的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式进行理解,为骨质疏松症临床防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变了医护人员学无目标的局面。

综上所述,社区医护采用基于互联网的合作型培训效果确切,极大的提高了医护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能力,同时提高了医护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间接提高了医院护理质量,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医护骨质疏松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分析蒙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进展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