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

2019-11-30郭瑞娟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6期
关键词:改进对策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摘 要: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工作做好,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与就业率进行提升,扩大高职院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积极就业,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 引言

作为面向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服务性工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长期、连续的系统工程,对于帮助高职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引导其尽快适应社会,准确把握就业市场需求以及明确自身职业定位,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诸如重视程度不够、队伍建设不足、教学目标模糊、教育指导脱节以及创新创业指导尚不成熟等问题,从指导理念、指导课程、产教融合和学生素养等多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有助于促使高职院校对今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细致化和系统化。

二、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问题

(一)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

若想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就业指导,则指导教师应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切实了解和掌握学生就业的真实需要。但是当前一些指导教师只停留在课堂上、课本中,导致很多毕业生无法及时把握机遇,无法依据自身的优势与特点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由此产生了犹豫不决、人云亦云等情况。

(二)目标不清晰

如今,许多高职院校没有专门对就业指导理论进行研究,缺乏一定的探究性与创新性,而且中国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时间比较晚,很多就业指导教师仅是在掌握了一定的就业知识、认知到该项工作的关键性之后,向学生传授本身的经验、技能和知识,没有仔细地、深入地、全面地研究就业指导工作,未认识到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学生与学校的真正价值;未划分不一样的专业人才类型,仅侧重就业指导的服务性与实用性,例如只传授就业技巧等,不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让学生端正就业态度等,这些内容的缺失导致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扭曲,忽略了个人理想和社会利益,这使得就业指导工作应有的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就业指导水平较低

当前,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工作越来越重视,已经成为很多高职院校的主要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加强了学生的就业理念,然而,对比国外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职院校是由辅导员承担就业指导工作,而很多辅导员也是刚从高校毕业的学生,缺乏人生阅历、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而就业指导是一项有很强专业性、系统性的工作,未经过专业培训与学习的辅导员很难胜任,无法使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除此之外,一些辅导员并非竞争上岗,无法亲身体会当下毕业生的求职竞争压力,其只是通过书本或者新闻获取信息,所以无法给学生提供合理的职业规划指导,无法为学生讲解生动的经验。

三、 改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一)树立就业指导工作全程化理念,完善高职教育就业指导体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招生工作的影响具有瞬时性,而就业工作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招生工作关乎学校的生存,就业工作则关乎学校的生命力,两者都非常重要,不能厚此薄彼。特别是随着高职教育市场化的推进,自主招生脚步的加快,社会、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毕业生及其家庭对自身就业质量的评价、对母校满意度的评价等将会对招生工作起到难以估计的影响。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摒弃错误观念,用行动体现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加大就业指导政策、资金的投入与倾斜,鼓励教职工融入就业指导工作,打造就业指导教研团队;设置专职就业指导人员,并逐步提高专职指导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尝试建设就业咨询室,让学生可以接收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建立就业信息网络,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通过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收集并向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信息指导和信息服务等。

(二)明确就业指导工作阶段性目标,强化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坚持市场需求、学生需求两个导向,分以下三个阶段实施。首先,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将职业生涯规划引入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在大学学习期间,学生还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修正、完善。其次,要坚持双导向原则。既要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根据市场需要建立更加灵活的专业培养方案,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教学内容。又要坚持学生需求导向,通过对学生就业需求进行调查,对学生实施分类就业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就业指导课程。最后,就业指导是长期的教育引导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覆盖大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目前,高职学制基本为3年,应结合高职学生生理、心理、专业知识发展的特点,将就业指导课程学时分配到每学年,按照“认知-定位-实践”三个阶段目标开展。第一学年为认知阶段,教学内容包括自我认知和专业认知。第二学年为定位阶段,以心理健康教育、职业道德、就业政策为内容,第三学年为实践阶段,分析就业形势,发布就业信息,实施综合能力测评,开展面试模拟、求职简历评比活动,在实战中提升学生求职技巧、调试就业心理。

(三)完善就业创业教育并重体系,促进学生技能素养协调发展

就业指导不只是指导学生如何找工作,更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有拥有较高就业能力的学生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上掌握职业选择和事业发展的主动权。所以在就业指导中,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掌握许多求职的技术和技巧,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发挥其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运用各种方法永远追求更多的知识。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当今时代的迫切要求,一些本科高校创业指导工作开展较早,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与其相比,大部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仍然是个新课题。要真正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作用,学校要从组织机构设置、教学模式研究、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着手,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知识架构,创业技能和创业心理品质。

四、 结语

就业指导部门应从根本上重视就业工作,构建校系教师一体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完善就业信息平台,并以人的主观引领推广平台,维护平台,将就业工作常态化,才能够让学生获得充足的就业信息,完备的就业技巧,从而助力充分就业及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陈宇光,等.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國职业技术教育,2019(3):62-64.

[2]吕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1):35-38.

[3]杨春平,宋跃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5-7.

作者简介:郭瑞娟,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改进对策就业指导存在问题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改进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