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

2019-11-30杨海静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3期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摘 要:为了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处置与会计核算工作,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新政府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并要求各单位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与旧制度存在较大的差别,新制度在会计核算要素、科目、基础、记账模式等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受到更加严格的要求。文章围绕新政府会计制度,研究公立医院优化财务管理工作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一、 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积极影响

(一)会计核算要素层面

新制度影响下,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要素中增加了预算收支和结余;同时,新制度还区分了财务会计核算与预算会计核算,要求在“双核算”体系下全面反映公立医院的财务信息。对于公立医院来说,通过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同步核算,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医院的资金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

(二)会计核算方式层面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会计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其要求各事业单位要使用平行记账方式,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衔接有适度分离的会计核算模式。预算会计核算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公立医院的预算收支情况,还能对预算执行环节进行动态的跟踪监督。而且财务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直接呈现公立医院财务信息真实内容,避免了以往财政补助科目或科研补助资金在固定资产折旧不冲减当期费用造成当期收入与费用不匹配的问题,也能够有效提升医院的成本管理质量。公立医院归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其日常运营除了基本的财政补助以外,以自收自支为主。而医院本身经济体系较为庞大,对市场依赖程度较高,医院的正常经营管理涉及医学、药学、医疗器械设备、医用耗材、行政物资管理等多个领域,因此财务管理工作也相对复杂。

(三)会计核算基础层面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影响下,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基础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实际上,新制度已经明确区分了“双基础”核算模式的应用方法,即预算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务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这二者相辅相成。在实际运用中,比如固定资产折旧工作,由于该工作不牵扯现金收入和支出,因此在财务会计核算工作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当期的成本或费用进行归集;当医院收到项目科研经费时,由于科研项目会计周期较长,这时由预算会计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展开会计核算,精准核算收支金融及经费结余情况。

(四)核算科目层面

依据公立医院的业务管理需求及会计核算特征,医院需要按照新制度要求,在资产会计核算科目中增设“应收账款”等下属科目;在负债类会计核算科目中增设“应交增值税”等下属科目;在收入类会计核算科目中,在“事业收入”科会计核算目下增设“医疗收入”等科目;在费用类会计核算科目中,增设“资产处置费用”科目,主要用于归集医院固定资产报废处置时核销的净资产及处置环节产生的各项费用;简化净资产类会计核算科目,取消“待冲基金”等科目,增设“无偿调拨净资产”等下属科目;在预算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等会计核算科目当中增设“债务预算收入”“债务还本支出”等科目,结余会计核算科目中增设“资金结存”等科目。按照制度要求细化会计核算科目,可以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例如:由于不同等级公立医院在财政补助或资金补助方面金额标准不相同,无法实现各公立医院的成本收入横向比。而新制度实施下,公立医院取消了待冲基金科目,资产折旧可以直接计入成本类科目当中,有效实现了收入与成本平衡配比。

(五)财务报表层面

受双核算体系的影响,公立医院的财务报表可以分为财务报告和决算报表这两大类。由于核算基础与核算范围存在差异,因此,财务报表与决算报表在本质上存在不同。例如:财务报表的当期盈余数额与决算报表的当期结余数额之间存在的差异,可以在差异调节表上反映出来。

二、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优化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预算管理意识

平行记账模式的应用使得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作用更加明显,公立医院充分利用预算管理中的优势展开工作,合理预测规划医院的未来发展,以公立医院的战略目标为导向确定预算目标和计划,提前制订风险应对方案,以便于控制医院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公立医院在实现新旧制度衔接的过程中,需要从转变财务人员管理意识入手。在这一过程中,公立医院需要提高预算实施能力和预算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出现预算之外的支出以及超出预算的支出,将预算管理工具和内部控制管理理念融入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为了贯彻落实新制度,公立医院还需要细化预算项目,在“二上二下”的预算编制程序下,将医院党委及院领导共同商议确定的预算目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各科室,围绕各科室的工作任务将年度目标对应到预计开支与预计收入项目当中,形成各科室的预算方案;同时,预算方案还要细化为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固定资产配置预算以及人员预算等,保证各科室每一笔收支都能够对应到预算项目及归口部门当中,实现对预算管理的全面控制,也能够发挥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正逐步推進“健康中国战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财政资金投入,协助公立医院回归服务本性、实现管理转型。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改变出纳通的财务管理观念,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尤其在新制度影响下,公立医院需要紧握核心问题,引入“双会计”管理制度,明确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管理职能和覆盖范围,并在业务处理过程中采用“双基础核算”的方法,制订财务管理会计分录,合理编制财务报表。例如: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由财务部门制订各项经费使用标准,采取增量预算法测算会计时期内医院的门诊数量、费用以及人数等,以定额预算法测算物资材料费用,以零基预算测算公共费用支出,发挥财务会计对预算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也应当结合新制度要求,将各个医疗科室作为基本单位,并且以病床使用时间、医疗服务项目、诊断次数等作为核算主体,合理划分成本核算单元,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也能够提升双会计管理体系的顺畅运行。

(三)加大配套设置建设投资

对于公立医院来说,新制度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也要注意人才配备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一方面,为了保证新制度可以有效执行,并发挥其优势,公立医院则需要就必须要注重财务管理主体的培养,同时加强财务精细化管理。针对财务会计人员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组织相关人员认真研读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内容及实施标准,充分掌握核算方法及预算准则,实现会计人员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以此来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规范操作,进而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公立医院还应当加大信息系统升级力度,强化与外部软件公司的联系,做好系统完善与功能拓展。例如:财务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及凭证单据能够从HIS、HRP、PACS等系统中自动采集,通过数据编码进行链接,联系相应对的会计科目可以实现财务自动制单;在系统中设置公式自动读取和核对财务数据,完成报表钩稽关系的一一对应;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自动整合公立医院的各项财务管理信息、成本信息、资产信息以及投资信息等,并设置有效的信息交互功能,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信息系统逐步完善,能够为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辅助支持。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不断深入,我国公立医院应当顺应政策导向,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革。在了解新制度对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优化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医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也能够为公立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奠定核心基础。

作者简介:杨海静,河北省曲阳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新政府会计制度公立医院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乡镇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挑战及对策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创新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体系分析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