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学业成就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19-11-30周正钟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

周正钟

摘    要: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考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的整体情况一般;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對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学界了解“情感投入”在外语学习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习投入理论,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

关键词: 英语学习情感投入    英语学业成就    自我效能感    中介作用

一、引言

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情感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尤其是情感投入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情感投入和学业成就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很少,仅仅考察情感投入与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是不够的,还要了解哪些变量可能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学业成绩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另外,自我效能感作为重要的情感资源之一,逐渐开始受到外语研究领域的关注(秦晓晴、文秋芳,2002)。已有研究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认知投入的重要测量指标之一(Martin, 2009)。有研究发现,学习投入和自我效能感紧密关联,共同对学业成就产生附加作用(Brian et al., 2014)。表明高自我效能感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学业成就,反之亦然。据此我们推断,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必须依赖自我效能感,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因此,本研究试图探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及自我效能感在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影响中的中介效应。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基于上述论述,本研究对我国外语学习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拟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的情况如何?(2)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3)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之间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二)研究对象

研究样本为广东某一学院非英语专业2017级学生,本文作为先导研究,选取其中四个班的12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无记名方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22份。被试学生专业主要有市场营销、会计学、广告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中男生40人,女生82人。被试主要来自广东省的不同生源地。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受试都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的问卷有:

1.英语学习情感投入量表。本研究采用由郭继东(2018)研究制定的英语学习情感问卷调查量表作为测量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的研究工具。该量表由2个二阶因子组成,其中“英语学习内在情感投入”包含“学习英语价值”“学习英语信心”和“学习英语兴趣”三个因子;“英语学习外在情感投入”包含“对学校满意度”“对教师认同感”和“对学校归属感”三个因子。共24道题目,采用Likert五分量表进行计分。

2.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Perceived Self Efficacy Scale)。该量表由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 & Jerusalem (1995)编制, 共有10个条目, 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回答分为“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五个选项,分别计1、2、3、4、5分。

3.英语学业成就问卷:以学生参加全国统一四级考试(CET-4)成绩为指标,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的学业成就越高。

(四)施测程序

测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同时发放所有量表,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指导语并按照指导语要求统一作答。完成全部量表约需时10分钟,当场收回测试量表。

(五)数据处理

采用SPSS22. 0对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统计结果

为了了解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的情况,研究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由表1可知,调查对象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各因子计分介于3.47到4.43之间,其中英语学习价值平均水平最高。自我效能感的学习能力效能感和学习行为效能感分别为2.90和3.44;学业成就具化为四级考试成绩,平均分为419.83。

(二)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相关分析统计结果

为了测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研究者运用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对三者及相关维度进行分析,所得结果见表2、3、4。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及总分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说明随着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水平的升高,学生总体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表3数据说明,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水平越高,英语学业成就越好。然而,从学生学习英语情感投入的两个维度看,内在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有显著关系,但是外在情感投入则没有。

表4数据表明,自我效能感及所有具体维度与英语学业成就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均较高。这说明,当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越好的时候,他们取得的学业成就越好。

(三)自我效能感对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和英语学业成就的中介效应

以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英语学业成就为自变量,分别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绩效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预测力(β=.357,p﹤.001;β=.616,p﹤.01)。以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为自变量,英语学业绩效为因变量,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业绩效具有显著预测力(β=.239,p﹤.05),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绩效没有显著预测力(β=.210,p﹥.05)。结果说明,在加入自我效能感变量后,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绩效的直接效应不具有显著性。自我效能感完全中介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绩效,完全中介效应量达到41.24%。检验结果见表5。

根据各个回归方程中的标准回归系数β值绘出路径分析图,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英语情感投入和英语学业成就的完全中介效应(见下图)。

四、讨论

(一)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的情况

对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水平一般。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被认为是一个多维构想。从情感投入的内在维度看,“学习英语价值”均分最高,其次是“英语学习兴趣”,最低的是“英语学习信心”。或許是因为学生经历中考、高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诸多考试自然非常了解学习英语的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投入大产出少”,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外语人才,挫伤了学习者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逐渐丧失进一步学习英语的信心,学习兴趣难以提高。

从情感投入的外在维度看,三个因子之间比较均衡。无论是“对学校满意度”还是“对学校认同感”都属于学校环境因素。情感投入水平高的学生能够认识并体验到学校提供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较容易对学校产生满意的情感,并逐渐形成较好的对学校的归属感。另外,还有研究人员认为教师因素是学生学习投入学校影响因素的核心部分。那些能够感知教师支持、理解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及感受到教师的态度和期望的学生对学校有更高的满意度和归属感。

对自我效能感的统计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计分分别为2.90和3.44(总分值为5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总体上不是很低,但值得关注。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个体的认知过程、动机过程及选择过程等调节人的活动。比如,自我效能感程度较高者,往往具有积极的情绪和体验,自我效能感程度较低者,容易产生失败的情绪感受。另外,还发现学习能力效能感明显低于学习行为效能感。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习英语缺乏信心。

我们以是否通过CET-4考试(425)为节点把调查对象分为两组,其中通过组57人和未通过组65人。采用对数据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表明通过组和未通过组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就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5)。进一步分析,两组学生学习英语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就关系密切。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方面,通过组与未通过组在对学校满意度、对教师认同感对学校归属感这三个外在情感投入指标上不存在差异,在对学习英语价值、英语学习信心和英语学习兴趣这三个内在情感投入指标上则有显著性差异。由此看来,内在情感投入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相关分析统计表明,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内在情感投入、外在情感投入及各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相关分析数据表明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呈显著中度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自我效能感作为对其他的自我信念或动机因素的一种调节机制,能够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努力程度、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等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越高的学习者在情感投入方面越多,自我效能感越低的学习者在情感投入方面就越少。这个结果佐证了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紧密关联的观点(Brian et al., 2014)。

数据统计结果还表明,英语学习情感投入总体上与英语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即学生学习英语情感投入越大,英语学业成就越好。本研究结果支持了情感是影响语言学习的重要变量的观点(Krashen 1980)。从情感投入内在和外在两个维度看,内在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外在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情感投入的两个维度对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一方面,内在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外在情感投入通过内在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产生间接影响。

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自我效能感是预测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变量。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自我效能感水平越高,学生越容易取得较高的学业成绩。另外,与学习行为效能感相比,学习能力效能感与学生的学业成就具有更加紧密的关系。

(三)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近年来相关研究者指出仅仅探讨变量之间的相关是远远不够的,并且强调研究这种相关的更深层次的作用过程,即关注对中介机制的考察(Baron & Kenny, 1986)。前面研预测作用,引入自我效能感的中介变量后,进一步对学习英语情感投入起作用的过程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说明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作用于英语学业成就完全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业成就。与以往许多研究结果一致。前人的研究表明,情感投入本质上就是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在情感上对学习活动的投入(Kindermann, 1993)。当高度投入的时候,学习者表现得主动并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当不投入的时候,学习者表现得被动并具有消极的情感体验。

五、结语

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与英语学业成就的整体情况一般;(2)英语学习情感投入、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业成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3)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对英语学业成就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及自我效能感在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英语学业成绩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有助于学界了解“情感投入”在外语学习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学习投入理论,对外语教学有启示作用。考虑到自我效能感和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密切关联且自我效能感对英语学习情感投入和英语学业成就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外语教师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水平,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情感投入,进而调节和改善自我效能感。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师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改善英语学习策略(如制定实际的短期目标)和尽量采取一些具有支架式促学功能的教学方法(如讀后续写、产出导向法等),让学生认知并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效能。

参考文献:

[1]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2]Martin, A. J..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across the Academic Life Span: A Developmental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High School, and University/College Students[J]. Measurement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2009,69(5): 794-824.

[3]Brian M. G., J. J. Wood, E. Tsukayama, K. Har, A. W. Chiu & D. A. Langer.  A longitudinal Multilevel Model Analysis of the Within-person and Between-person Effect of Effortful Engagement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on Academic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2014(52):295-308.

[4]郭继东.英语学习情感投入的构成及其对学习成绩的作用机制[J].现代外语,2018,41(1):55-65.

[5]Krashen, S. D..  “The Input Hypothesis”: Current Issues in Bilingual Education[A]. In J. E. Alatis(ed.). 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C]. Washingt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80:168-180.

[6]Baron, R. M. & D. A. Kenny.  The Moderator-mediator Variable Distinction in Social Psychological Research: Conceptual, Strategic and Statistical Consider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1(6):1173-1182.

[7]Kindermann, T. A.. Natural Peer Groups as Contexts for Individual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Childrens Motivation in School[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93(29):970-977.

基金项目:2019学年广东培正学院外国语言研究所科研项目“大学生英语学习情感投入与学业成就关系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yjs201901)。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人际信任的中介效应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浅论中职学生英语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