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与智慧课堂的构建因素

2019-11-30茹意

文教资料 2019年26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互联网

茹意

摘    要: 智慧课堂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教育和技术深度融合的体现。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体系,让课堂教学重点聚焦于智慧生成层面,是研究的必然方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是新时期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本文分析互联网与教育融合下的智慧课堂构建因素,以此为基础实现新时期的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智慧课堂    构建因素研究

引言

智慧教育是现代教育快速发展的高端形态,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此时的教育重点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智慧和素养的培育工作。在这一阶段,学校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构建智慧型课堂成为当前教学重点。对教师而言,通过技术手段辅助展开教学,明确智慧课堂的构建因素,显然成为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互联网+教育”与智慧课堂

1.1“互联网+教育”

目前对于“互联网+教育”还缺乏明确的定义,不过可以认为是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领域内容融合,实现在线化、智能化教育,将其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看待,体现教育工作的本质内容。“互联网+教育”并非知识移动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层面的单纯应用,而是通过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教育”和“教育+互联网”有着本质上的差异,前者的重点在于教育,后者的重点偏向于技术层面。加号并不只是简单的物理层面的相加,而是通过两种条件和因素的融合形成新的体系结构。因此,教育整体和部分可以实现创新,强化技术对教育创新的促进作用,通过网络技术资源给学生提供创新发展的平台,生态型更加显著。因为良好的技术保障能够全方位关注每一名学生,并为他们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学习内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会发生转变,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获取知识,教师也一样。

1.2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的内容分析可以基于信息技术视角进行研究,通过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打造具有智慧的教学环境,打造智能化、高效化的课堂体系。具体来看,通过技术支持让理论基础成为指导性内容,丰富智慧教育理念之后,拓展课堂范围,尤其是媒体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应用。相比于以往的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教学显然是动态化的,能够让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更加生动、形象。无论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还是学生和学生之间,都可以借助平台展开深入交流,在任何场景、任何时间进行互动。从既往研究内容来看,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与差异性为学生提供需要的学习内容,满足个性化要求的同时保障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在具体教学实践当中,学习方式的改变显然是最典型的。书本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间接经验,学生需要将这些内容知识内化,让学习过程变得更加完整、有意义,让新的学习内容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当中,实现自身能力的提高。

2.智慧课堂的构成因素

2.1教学主体是核心部分

教学主体主要指教师,因为教师是构建智慧课堂的主要角色,课堂的形成需要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重点增加信息化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比例。对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决定了课堂的构成因素。互联网时代,以往教学模式显然无法与社会发展速度相匹配,积极探索智慧课堂理念下的教学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换言之,在互联网环境下应用现代教育观念正确认识教学问题,才能更好地立足教育现状,更新教学观念,用自身的智慧引导学生的智慧。从知识结构的结果来看,智慧课堂构建的物质基础是对原有知识框架的调整,包括学校层面、社会层面的培训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更全面地获取专业知识内容。信息时代,专业知识内容占比较大,一些行业技术规范正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学智慧形成的有效保障。因此,教师的授课决不能单纯针对书本知识,而是将知识点从一个片面延伸到全面,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

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教学模式的转变显然成为改革的重点,课堂组织模式需要激发学生主动融入教学过程当中,而不是过于看重课堂。近年来微课、翻转课堂等教育体系的出现,让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展开合理评价。总体来看,智慧课堂与智慧人才的实现过程需要给予一定的空间,并加强引导。

2.2教学客体的正确定位

这里所说的教学客体指学生,即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教育,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和联动,也是智慧课堂构建的基础性条件。因为无论未来“互联网+教育”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教育的基本对象和客体角色并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只是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的不同知识层次而已。学生在智慧课堂的构建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展开思考,了解自己需要哪个方面的知识,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内容。对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明确教学客体的定位,并不是单纯地传授工具性知识。课堂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活动场所,也是他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以现阶段学生而言,出于对社会人才岗位的需求分析,除了学习能力外,还应该从心理层面对其展开教育,将自信心培养纳入实际教学工作当中,还包括通用能力的培养。通用能力是在一次次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能力,是在课堂中学习态度的体现。例如在课前学习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记录相应的信息,有效解答教师预设的问题,初步判斷学习能力。此外,课中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协调沟通的作用。在课后巩固环节,应该引导学生展开自我反思,对知识展开内省。

2.3教学物质环境的保障

智慧课堂对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出了新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朝着“无纸化办公”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教学网络覆盖成为关键环节。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下,智慧学习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理学习环境,二是虚拟学习环境。前者指的是传统课堂教学,并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但并不代表课堂不具备智慧,只是表现方式有所差异。数字化课堂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投影、电子课件等融入课堂环境之中。物质环境的改变让数字化教学资源成为社会主流,并通过未来平台构建起到技术保障的效果。这些智能技术的分布存在一定的分散性,要想真正成为整体还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参考当前的一些企业,相关企业已经开始投入研发移动学习平台,了解员工和用户的不同需求,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的同时投入应用。我们可以借鉴这一发展模式,基于移动端的智慧学习平台规划要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

3.“互联网+教育”下智慧课堂的发展与反思

3.1研究结果与创新点

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的教学模式效率太低的问题,同时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内容学习,并让学生快速适应这种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满足新时期的学生需求。相比以往的课堂听讲学习,智慧课堂的构建显然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以学习者为中心,在师生交流和沟通当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和提升。值得一提的是智慧课堂教学利用的是信息化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工具支持,方便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案开展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式上,既包括自动推送、人工推送等方式,又可以自主订阅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多样化学习需要,并丰富知识来源与深度,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有现实意义。

从创新点来看,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的创新,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改造和重塑,借鉴优秀的经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促进互联网和教育深度融合,以数据化的教育特征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

3.2研究反思

现有智慧课堂模式构建方案并不代表它能够完全代替传统课堂教育,其在不同学科实践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得到数据结果的佐证和支持。因而,在某些情况下调查结果与实际结论应用范围可能会比较有限,必要时还可以通过不同学科领域、不同班级的教学现状展开对比研究,充分提升研究结果的準确性、客观性。当然,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互联网+教育”模式下的智慧课堂构建会真正从学生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特征和能力需求合理安排学习任务,避免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引导其不断发展。在今后工作中加强对学习效果的监管和统计,重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转变学习态度。

结语

智慧课堂是未来教育信息化理念下的研究重点,将现代教学理论落实到实际课堂教学之中,让更多技术手段促进学生智能化发展。现代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体系的影响和冲击,明确未来教育的新思路,加深对智慧课堂的理解,让互联网技术与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加全面、具体,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金华.互联网环境下影响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几个因素[J].高等理科教育,2008(03).

[2]陆俊杰.无差异的差异化:“互联网+”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01).

[3]胡乐乐.论“互联网+”给我国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15(12).

[4]吴南中.“互联网+教育”内涵解析与推进机制研究[J].成人教育,2016(01).

[5]卞金金,徐福荫.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02).

项目:2018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教指委公共基础课程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GGJCKT33)。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互联网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