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纠错课”的探究与实践

2019-11-29马增福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马增福

摘   要:纠正学生题目中的错误是教师课上、课下一项繁重而又重复性的工作。阶段学习后开展一堂“纠错课”显得十分必要。收集部分错例,通过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经历发现错误并改正的过程。在纠错的过程中理解错因,归类总结避免出错的有效解题方法,从而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点,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纠错课;理解错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28-0057-04

一、“纠错课”的提出

小学生做作业或考试时,对一些题自认为会做,但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很多教师把出错原因简单归结为学生马虎、粗心、不认真。因此,教师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作业批改上,而学生就错题改错题,不能明理,不能触类旁通。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正确认识错误,即使知道错了,也不会去深究错误的原因,甚至根本不去理会,另一方面,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改正错误并防止再次出现类似错误。因此,纠正学生做题错误就成为教师课上、课下一项繁重而重复性的工作,形成了“教师批改——学生改错——再出错——再改错”的恶性循环。

二、“纠错课”的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纠正学生数学做题错误,降低错误率;培养学生获得“四基”,增强“四能”;反思教师教学不足之处,提升教师数学课堂教学能力。

(二)任务

纠正学生因“概念不清”造成的混淆、模糊及错误;因“算理不明”造成的数感差、繁杂计算、错误计算等问题;因“不会思考”造成的解决问题无从下手、随意下手、胡乱猜测等问题;因“不能表达”造成的思维逻辑不清、数学语言匮乏、用“数据”说话能力差等问题。通过“纠错课”的错因分析,使学生能够达到概念清、算理明、会思考、能表达。

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与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单元纠错课“四步五环节”教学结构。其中“五环节”可根据教学内容作相应调整,也可以交替进行。

三、“纠错课”基本结构

(一)纠错导入

在课堂导入环节,采用学生回忆单元学习内容,教师点明上“纠错课”原由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充分了解上纠错课的必要性。

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纠错课的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第八单元中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我们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学习了口算进位加法时怎样想,学习了看图解决问题,学习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师:对,第八单元我们学习了用“凑十法”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还学习了“图文结合”的解决问题。但学完本单元后,发现有些同学的作业出现了一些错题,这节课老师就把平时大家出错多的题整理出来,我们一块儿来研究分析做错题的原因,找出避免出错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纠错课教学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课前三分钟,我们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不可怕,只要你能认识到错误并及时改正,就能取得进步。今天咱们来上一节单元纠错课,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纠错一定是让我们把一些错题找出出错的地方,并想出解决方法。

师:同学们,第二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生1:学习了笔算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生2:还学习了解决问题。

师: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老师把平时大家出错多的题整理出来,一块儿来研究分析错因,找出避免出错的方法。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纠错课的教学导入:

课前3分钟讲故事:“狡猾的小狐狸”。

师:小狐狸白得的36块儿糖是哪儿来的?

生:小狐狸算的不对,89÷5=17……4    890÷50=17……40 余的是40块儿,小狐狸只给了沸羊羊4块儿,所以它白得了36块儿。

师:小狐狸再狡猾,也只能骗骗小羊们,骗不了我们聪明的同学们。可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还有很多同学不是太清楚。老师收集了一些常见的错例。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找找错因,纠正错误,好不好?

(二)纠错探究

“纠错探究”是整节课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要使学生经历“发现(或出示)错题、分析错因、交流错因、改正错题、总结方法”的过程。

1.发现(或出示)错题。教师根据“纠错课”主题内容,设计几组练习题,如易错、易混的概念,体现计算方法、说理及易负迁移的试题,不易质疑反思的问题,不易看懂或易出错的图形等。既可以通过活动产生问题,发现错例,又可以直接呈现日常教学和作业中的错例。只要是多数学生易出错的典型错例即可。

(1)设计易错练习题。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纠错课。

例1,下面把长方形分了成甲、乙两部分,比较甲、乙两部分图形的周长,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例2,下列各图是由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那么周长最大的图形是(   )。

例3,在方格紙上画出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你能画出几个?

【点评】考察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情况及画图形的周长时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错题的错因分析,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概念,掌握有序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再如,六年级上册“分数乘、除法”计算题纠错课。

师:同学们,想想计算题共分哪几大类?

生:口算(直接写得数)、能简算的要简算、解方程。

师:我们先从直接写得数开始。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看第一题(课件出示):

计算正确的打√,错的打×。

(1)5×■=2 (  )     (2)■×8=■ (  )

(3)15×■=6 (  )     (4)■÷2=■ (  )

(5)■÷■=1 (  )     (6)■+2=1   (  )

(7)■÷■=■(  )   (8)■÷■=1(  )

(9)■×6=■(  )  (10)1÷4×■=1÷1=1(  )

【点评】考察学生的口算能力。设计易错题组,其中第(1)(2)(4)(5)(6)(7)(10)在练习中常出现错误。(3)(8)(9)是熟练掌握运算法则的练习。

(2)直接出示错例。如:

① 判断中的错误

② 测量中的错误

③计算中的错误

④解决问题中的错误

光华制衣厂制作一套服装需要2.5米的布料,现有布料302米,可以做成多少套服装?

师:请同学们先自己试做一下。(学生试做,教师巡视发现错例)

2.分析错因。教师组织对错题分析的活动形式,可以是独立思考分析、小组合作分析、教师引导分析等。

例如独立思考分析例题:

师: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就变大,为什么是错误的?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时,什么放大了?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比如小组合作分析例题:

师:根据自己的解答,小组合作分析下面几位同学的做法正确吗?请说明原因。

学生1:302 ÷2.5=120.8(套).

学生2:302 ÷2.5≈121(套).

学生3:302 ÷2.5=120(套)……20(米).

再比如教师引导分析例题:

师:为什么例2中,图形A与图形B的周长相等,图形C的周长最大?

生:图形A和图形B的周长都比长方形多了两个格长,图形C多了4个格长。

师:你是怎样知道多4个格长的?数的吗?

生:数格长太麻烦,容易出错。可以用“平移”的方法得到。

师:对这类题,我们要认真观察图形的特点,最好用学过的平移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再得出结论。

3.交流错因。师生共同交流错题产生的原因。教师注意在学生交流不充分的情况下,作为参与者要起指导、分析的作用。如:

生1:我来纠错。生活中没有多半套衣服,所以120.8套不对,0.8套衣服不存在。

生2:我来纠错。0.8套就没有做成一套,不能用“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取结果,121套是错误的。制作东西应该完整,结果应该用“去尾法”。

生3:余数20米不对,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师追问:余数是20米吗?那应该余多少米?(生:应该余2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不变,但是余数会跟着扩大10,所以20÷10=2 .

生2:根据除数×商+余数=被除数来判断。

师:同学们的错因找的都挺准确,那么引起这些错因的根源是什么?(引导120.8套为什么不行?)

生:没有联系生活实际。

师:对,学习数学就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所以我们解决问题要联系生活实际。

4.改正错题。学生独立完成错题改正。可以在原题上改正,也可以重新再做一遍。

5.总结方法。归纳提炼知识点或一类题的解决方法、步骤或注意事项等。

如课后教师总结:这个同学周长公式理解不到位,不会灵活应用公式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和画图。画长方形前,要先算出长方形周长的一半是多少,然后有序思考长方形的长和宽都可以取哪些数值,再画出所有符合条件的长方形。

(三)巩固提升

教師设计同类题、对比题、变式题或提升题进行巩固。使学生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四)全课小结

学生回忆本课学习收获,教师强化知识学习要点。

我们数学教研组经过一学期“纠错课” 的研究与实践,取得的成绩是明显的,学生呈现了“一降一升一增强”趋势,作业错误率下降,班级优秀率上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显著增强。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