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税法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思考

2019-11-29张丽亚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13期
关键词:税种税法实务

张丽亚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一、《税法实务》课程的特征

(一)内容多、时效性强

《税法实务》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较多,包括了我国各个税种的相关政策规定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加之,近几年国家为消除重复征税问题,降低企业税收负担,自2012年起,从营改增试点到201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营改增,将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全部改为缴纳增值税,实现了分税制改革以来最重要的一项税制改革。接着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税收负担,2018年至2019年期间,我国先后将增值税税率连降两次,由原来的17%和11%调整为了13%和9%。此外,2018年10月1日起,新个人所得税法过渡期政策也开始实施。这些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不仅给教师授课带来了挑战,要求任课教师需及时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了解最前沿的动态;同时,内容繁多的税收条款加上由于新出台的政策缺乏实际案例,也会加大学生的理解难度。

(二)与其他学科的关联度高

《税法实务》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该学科与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经济法等学科联系紧密,学科之间存在着许多交叉的内容。例如:财务会计中,一般纳税人不管是购进物资还是销售物资都会涉及到增值税额的计算,企业在核算税金及附加项目时也会涉及到消费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的相关知识;此外,税法作为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法律也存在着一定关联,如:经济法中的许多法律、法规是制定税法的重要依据,经济法中的一些概念、规则、原则也税法中大量应用。因此,在业财融合的大背景下,《税法实务》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也会越来越紧密。

二、《税法实务》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方式仍然多采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学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这种授课方式的优点是课程完成率较高,有一定互动性,但学生学习的时间不够灵活,不能随时随地的学习,也不能实时全面地收集学习数据反馈。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脱节。

(二)实践教学不足

由于该门课程涉及的税种较多,内容繁杂,税收政策又不断变化,使得教学过程中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所占比重较大,在课时总量受限的情况下,就给实践课程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除此之外,因为税务岗位本身的特殊性,也使学生难以接触到企业的真实业务,从而造成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企业的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等问题。

(三)教学理念落后

作为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的高校,税法实务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应是使学生具备纳税申报,税务登记以及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等能力。然而,目前的税法实务教学重点仍然是放在了实体法理论的讲解以及应纳税额的计算上,并且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多,课时量又少,因此,对于税种的讲解也往往集中在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人所得税等几个大税种身上,而对于其他的小税种的相关知识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下。因此,目前的教学理念并不适应当今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四)教学改革应用不足

由于《税法实务》这门课程实践性强,与其他学科关联性高,但目前高校的不少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很多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学校成为教师的,因此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同时,迫于高校中对于职称的评定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科研的水平,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从事理论方面的研究,从而忽视了教学改革的应用,使得教学改革的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税法实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思路

(一)教学团队建设

《税法实务》课程的特征要求授课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达到这一要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

首先,学校层面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各种培训,学术报告,研讨会等方式让老师了解税法政策变化的前沿;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学校应有计划的安排任课教师到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税务岗位的顶岗实习、挂职锻炼。此外,学校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税务人员做校外指导教师,通过定期给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其次,任课教师也应依据《税法实务》课程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大纲将教材吃透,并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各种网络资源,教学管理APP,微信公众号等,将各种教学手段与前沿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从而将繁杂枯燥的税法知识,能够既有条理又生动有趣地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加强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税法政策的不断变化要求任课教师也应不断学习,继续教育。只有具备不断学习能力的教师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更能有效地开展精品课程的建设。因此,培养一支专业理论基础好,业务实践水平高,科研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精品课程建设最基本的要求。

(二)教学资源建设

1、视频资源建设

《税法实务》课程以流转税、所得税制度为中心内容,以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内容为框架,课程总学时有64学时,共有10个项目专栏,每节课需保证平均3左右知识点的讲解,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点,可以采用案例、图片,动画等形式结合课件展示给学生,对于琐碎的知识点,可以通过表格归纳整理,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资源。此外,项目成员中的主讲教师应全部是讲授这门课程的专任教师,以保证课程录制的质量。

2、习题库建设

《税法实务》习题库应按照教学设计的顺序分章节编辑,与课本同步,以知识点为主线将各种题型有机结合,既有测试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题,又有考察税务知识应用能力的综合业务题,使题库能够起到边学边练的效果。此外,由于税法政策变动较快,因此,应不断更新试题库,保证试题库建设的与时俱进。

(三)教学模式建设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税务实务》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个企业会计人员必备的税法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在熟悉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和政策法规的基础上,能根据资料熟练地判断企业涉及的税种并能进行各税种税款的相关法律规定、计算和纳税筹划,会编制各税种的纳税申报表,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会计和税务方面的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应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实现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的灵活结合,以互动教学方式为主,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案例导入实现需求引导供给(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根据需要实施知识供给),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

科研成果反哺教学是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师资水平,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应积极申报并开展课题研究,促使自身的知识架构和人才培养理念的不断更新与优化,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操作能力,从而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工作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结论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本文通过对课程特点进行分析,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不足、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改革应用不足等问题,提出《税法实务》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可以教学团队建设,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模式建设以及科研反哺教学机制建设等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猜你喜欢

税种税法实务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治理视角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构建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税收激励与企业科技创新——基于税种、优惠方式差异的研究
税制结构发展、分类与描述
ODI实务
FDI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