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国企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关系与对接

2019-11-29邹文宇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邹文宇

(佛山市环鼎贸易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200)

一、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基本含义

(一)财务治理的含义

财务治理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政府、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在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财务利益分配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划分权限,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治理属于企业治理工作的一个环节,主要借助财务治理手段从宏观层面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与管理,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机制,确保企业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平衡,从而实现企业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共赢,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财务治理的主要特征是:首先,能对企业的内部利益主体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一种相互制衡的关系,确保企业的平稳发展;其次,能对企业内部财政进行统筹配置和安排,优化企业资源利用效率;最后,财务治理属于企业治理的重要环节,是一种企业治理的制度体现[1]。

(二)财务管理的含义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资本的融通(筹资)和经营中现金流量(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管理,主要有基本理论、财务规划、预算、成本费用四个方面的内容。财务管理属于企业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从企业内部的具体管理工作出发。在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安排,实现企业内部各项财务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按照相关的财务制度结合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企业的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属于企业管理中的经济管理,保证企业生产、运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单从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含义来看,财务治理侧重于从宏观角度出发,对企业的财政进行整体把控,能够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而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就是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具体化,实现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也是保证企业财务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这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首先,一致性的财务目标。不论是财务治理还是财务管理,它们的财务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财务的平稳增长,财务治理是从宏观角度权衡企业各利益主体之间权、责、利的关系,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财务治理机制,逐渐实现企业财务的均衡增长。而财务管理主要从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出发,涉及企业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企业财务的长期增长;其次,实现了财务的双重属性。财务治理属于财务的社会属性,而财务管理属于财务的经济属性,使财务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两者是一个整体的组成部分,不可分割、相辅相成;最后,体现了财务的互补性能。财务治理是从宏观角度考虑企业的资源配置和管理,增强企业发展战略的优势。财务管理则从内部管理工作出发,深入企业内部,微观考虑企业的资金筹备状况,对企业的具体生产运营工作进行细致管理,增强企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首先,两者的目标存在差异。财务治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从宏观角度保证企业各利益主体的权益,选择最合理的财政组合。既要满足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还要实现企业的社会效益,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而财务管理单从企业内部经济效益最大化出发,对企业内部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控制和管理,预测各种可能存在的风险,做好风险规避工作,确保企业的平稳发展;其次,两者的主体存在差异。财务治理的相关主体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董事会、股东等管理阶层,需要对企业的财权进行科学配置,实现企业财权的均衡发展。而财务管理主要是企业内部参与财务管理的所有人,更侧重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最后,两者的对象存在差异。财务治理是以企业的财权作为主要对象,实现企业内部制衡发展,明确企业各部门职责,确保企业的长久发展。而财务管理主要是以企业的财务活动为对象,对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并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以报表的形式呈现,确保财务数据的具体化、直观化[2]。

三、实现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对接的策略

(一)合理分配财务权限,确定财务目标

企业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制度,建立与企业发展匹配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的统一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要明确财务发展的目标,能根据财务目标合理分配企业财务的权限,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明文规定各部门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各部门之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企业内部管理与外部治理良好的配合,借助精细化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财务治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逐渐实现企业财务战略的发展目标。

(二)注重财务监督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开展监督管理工作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的水平,保证财务工作的科学进行。建立财务监督管理机制,能够确保财务治理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进行,增强两者之间的有效对接,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的实现。企业要重视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职能和作用,科学化的引导企业内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监督的氛围,合理控制财务工作中一切不合规不合法的行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的效率。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企业内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支持。

(三)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开展风险评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主动挖掘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隐藏风险,增强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开展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工作,能对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进行合理的预测评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措施,减少企业发展中潜伏风险的发生[3]。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以及财务治理工作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控制各种潜伏风险的措施,对每种风险进行及时预测,真正做好防患于未然,确保企业发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增强企业财务信息的实时共享已经成为企业财务工作的创新和发展的要求,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管理阶层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也能及时有效地将各项信息反馈到相关管理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能够从企业自身出发规范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借助财务治理机制能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相互制衡的内部环境,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环境氛围,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从而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做好企业的财务治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同等重要,需要找到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深入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真正发挥出财务治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借助财务治理工作,从企业的宏观层面考量,合理制衡企业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配置企业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发挥出财务治理宏观调控和管理的作用;借助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从企业内部的具体工作出发,从微观角度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企业的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进行合理把控和管理,确保企业生产运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好财务治理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的对接,能够将两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财务发展目标,推动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财务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关于企业财务分析的探讨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水利财务
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