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和解决对策
2019-11-29赵景开
赵景开
(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东莞 523000)
前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主要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服务公益性的特征,其经费来源主要为财政资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升服务效能,需要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此来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当前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其进行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难点
(一)缺少内部控制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意识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内部制度建设、内控流程规范和相关培训等方面。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只有极少数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了独立的内部控制部门,少数具有完善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超过一半的单位没有进行专业定期的内部控制相关培训,这些都说明行政事业单位中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认为内部控制在单位实际运行中可有可无,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有这样两点:首先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关于内部控制的认识较浅,《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自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颁布实施时间并补偿,各个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各地政府和媒体也没有扩大关于此规定的宣传力度,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知道有内部控制,但是具体何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的流程和作用都不清楚,这也就导致内部控制意识并不强。另外,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关于单位部门的经济使用情况,国家已经做出规定,内部控制制度在此看来就是多此一举,在心里认为此制度没有太大作用,即使有了相关内部控制规定,大部分人也只是走个流程,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发挥不出实质作用[1]。
(二)对内控建设责任认识存在误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属于全员参与的活动,主要体现在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两个方面,这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实际规定。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内控建设认知较浅,在不理解内部控制作用的情况下,对其责任认识存在误区,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与财务部门相对接,单位负责人主要负责内控制度的实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内部控制的培训一般都是由财务部门参加,其他员工对此热情不高。再加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不具备较强行政能力,导致内部控制规范推行工作难以进行,内部控制建设受到阻碍。
(三)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人才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所涉及范围较广,流程比较复杂,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着根本不同,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负责,才能发挥出预期效果。而内部控制的作用及特征决定了其主要由财务人员承担职责,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普遍对内部控制认知较低,不理解内控与财务管理的实质性区别,导致单位内控工作发挥不出应有作用,内控建设及推广成效不佳。在另外一个方面,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下发及实施时间较短,单位管理层对其重视程度不高,对专业内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热情也不高,内控管理只能流于形式。
(四)内部控制建设缺乏主动性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为控制经济行为,也就是对单位中的权利使用进行监督和约束,提升业务开展成效和服务质量。但是由内部控制主要作用可以看出,行政事业单位自身利益与权利受其约束,所以自身不愿意推行内部控制建设,造成内部控制建设缺乏积极的主要原因就来自于行政事业单位本身。基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广,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受益人,社会公众应该积极推动内控建设,并可以根据自身权利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以此来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但是行政事业单位与资金之间的不存在权属关系,且资金支出一般由政府职能规划,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擅做主张”,这就导致内部控制建设的推动难以进行[2]。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对策
(一)深化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
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公共服务的特点来说,内控建设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要条件,所以说内控建设需要也必须实行。针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开展质量较低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较低是正常现象,但也是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从行政事业单位内控所对应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来看,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深化工作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知程度。首先是单位层面,需采用宣传为主的方式,以财务部门发起关于内部控制的宣传,宣传重点包括内控作用和单位负责人在内控建设中的角色,通过宣传工作提升单位负责人对内控控制的重视程度,以便后续工作的开展。而对于业务层面来说,主要以培训为主,培训工作的讲授对象为内控建设推广部门,由财务人员组织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进行解读,主要目的是让相关部门人员了解内部控制的作用、目标和建设重点。宣传和培训工作的开展,从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实现对内控建设认知程度的深化,单位负责人在大方向上把控内控建设方向,业务部门有效开展内控,同时解决内控认识不深和责任不清的问题。
(二)引进和培养内控建设专业人才
内控建设人才缺乏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只有解决此问题,才能有效推进内控建设。从实际情况来看,人才引进是行政事业单位初期内控建设的主要思路,在借助外部力量实行内控建设的同时,还能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人才培养计划,储备后续内控建设人才,实现内控质量的不断提升。就人才引进来看,专家主要在这两方面发挥作用。首先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职能划分,问题,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较少,而风险评估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较大,风险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后续内控建设工作,所以在这一环节,专家首先需要审视单位内部职能划分情况,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来保证控制环境的科学性。另外一方面,是对内部控制建设中业务风险的评估,内部控制其实早已存在行政事业单位中,但是之前的内控目标不统一,常常发生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扯皮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从制度制定角度来对可能产生的部门风险进行预防[3]。
(三)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的特征,决定社会公众拥有对其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的权利,针对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主动性不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建立外部监督机制,以外部行政权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其实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中就已经提出关于评价和监督的策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需对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检查意见,督促单位进行整改,但是由于外部监督机制的建立不及时问题,这项工作目前成效不大,所以需要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以此来加强内控建设的主动性。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建设工作的尽快落实,监管机制的操作性必须满足实际情况,在监管机制建立过程中,监督主体、监督内容、监督流程、监督结果和监督评价等内容需要明确,由于监督机制的建立属于一把手工程,需要在监督机制正常运行后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对于内控建设效果达不到预期的事业单位,需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以此来持续推进内控建设。
三、结束语
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问题,需要从深化内控认知、加强人才引进和建立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对内部控制建设的认知程度,提高内控建设积极性,以此来保证内部控制能够发挥出实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