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报账制情况分析
2019-11-29陈艳
陈艳
(高密市财政局,山东 高密 261500)
引言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是国家利用公共财政资金为支持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而投入的公共财政资金。是改善农业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资金来源。县级报账制是指上级财政下达的各类农业专项资金、涉农补贴资金的使用单位,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和施工进度,向业务主管部门提出报账申请,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单位提供的报账材料进行审核确认后,报县级财政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将资金拨付至项目单位或供应商的资金管理办法。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的管理及运作关系着国家扶持三农工作的顺利进行,报账管理是支农资金科学有序管理的核心。为加强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支农项目资金严格执行报账提款管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实行报账制的意义
从近几年实施的情况看,实行报账制管理对于加强资金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资金合理使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建立了规范的项目管理机制
将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项目单位、县级业务主管部门、县级财政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共同做好农业财政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二)实现了对专项资金的实时监控
对预算内基本建设项目,需要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的,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政府采购、招投标,按项目建设进度拨付资金。业务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对项目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组织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三)减少资金拨付流转过程
改变了原先财政将资金拨付到业务主管部门,再由业务主管部门将资金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的拨付方式,减少了资金在业务主管部门滞留的环节,缩短了资金流转过程,从而避免资金被挪作他用的现象,保证资金及时拨付到项目单位或供货商,保障了资金安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二、实行报账制中存在的问题
财政专项资金报账制的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需在工作中认真加以研究,并逐步进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项目涉及面广,对审核人员要求高
财政农业专项资金拨付均实行报账制,涉及水利、农业、林业、畜牧等农口部门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财务知识,还要对工程造价、农业种植环节、畜牧养殖场的建设方面的一些了解,因此就受到专业知识限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二)项目账户管理不规范
报账制要求专人、专账管理,由于上级部门对基层财政部门和各单位账户设置有严格规定,并对账户设置有严格规定,且基层人员缺乏,因此很难实行每个专项资金项目单独设置专人、专账处理。
(三)审核程序复杂,增加了基层部门工作量
县级报账制要求超过十万元的项目实行政府采购,但实际上由于政府采购需要网上发布信息、招标开标等环节,且需要支付给招标机构代理费用,增加了工作环节和工作量,给基层部门带来工作压力。县级报账制审核程序复杂,比如基建类项目资金,对需要按进度拨付的建设项目资金,项目单位需要提出申请、业务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审核表上要填明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承包商名称、合同编号及时间、工程名称、完成工程量、本次申请金额等基本内容,还需项目施工单位、主管部门、财政部门、监理单位加注审核意见。初次拨付要附批复意见、施工方案、合同、招投标资料。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每次按进度拨付资金,都需要将上述流程走一遍,增加了工作强度。整个拨付审核过程复杂,需要准备的材料数量大,工作烦琐,拖慢了拨付工作进度。
(四)缺少完善的统一的管理办法
实行财政农业资金报账制涉及面广,管理部门多,使用分散。没有统一明确的规范性规章制度。报账制管理办法多由各部门以本部门文件的形式单独制定,各部门间对报账程序和报账要求各不相同,甚至互相矛盾。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不利于部门协作和社会监督。
三、针对报账制的建议
(一)完善业务培训机制,提高报账水平
针对财务人员对农业、工程业务不精通的现状,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财务专业知识、报账制内容、工程农业等多方面专业技能培训。还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业务专家到现场实地培训,或组织到外地参观学习、取长补短,以促进报账制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二)完善账户管理,促进报账制规范有序
加强账户管理,合理使用、开设账户。对已有的账户进行清理,已完成项目的账户及时撤销;对需要开设账户的新项目,严格按照开设专用账户的要求办理;对项目已经完工并通过验收,但还有部分资金暂时没有支付完成的账户,督促相关部门办理支付手续;对于项目资金已到位,项目未开工,造成资金滞留在专用账户内迟迟未拨付的情况,及时查找项目延期开工的原因,协调相关单位加快项目进度。
(三)完善报账制度,减轻项目单位工作负担
可采用先预付部分货款后进行报账的方式,减少报账提款的次数。对建设项目严格按程序审查,对审查合格的项目先拨付不超过50%资金,然后再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进度进行拨付,可减轻项目单位工作负担。在具体实行报账的过程中尽量根据基层部门的实际情况,简化环节,使报账制度切合基层工作实际。
(四)完善监管制度,发挥报账制作用
一是各相关单位互相监督。加强各部门单位之间沟通协调,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在抓好项目建设,组织项目实施、督促工程进度、监督施工质量的同时要参与到资金管理中来;县级财政部门主要职责是管理项目资金,负责审核相关项目资料和票据,根据项目资金管理办法、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项目资金,但管理资金的同时也要深入项目实施工现场,掌握工程项目建设进度,参与监管项目实施及竣工验收的过程中去。三者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做到项目管理与资金管理有机结合。二是项目执行过程全程监督。从项目立项申请、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准备工作至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办理资产移交手续、交付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实行合同管理制度,项目单位要与施工单位签订项目建设合同书,明确双方的义务和违约责任,根据合同履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查验收项目。实行招投标采购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估、准入制度,采取招标采购方式,由专门验收人员对购买的物资等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业务主管部门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组织对项目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财政部门要参与到项目立项、预算执行、竣工验收中去。着重加强资金使用监管,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对资金的支出进行合规性审核,防止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现象发生,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三是实行公示公开机制 ,接受社会监督。对项目资金分配、使用结果一律公开、公示。及时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及村级公示栏,将项目资金的情况进行全面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要进行资金绩效评价,财政、审计、监察及有关业务部门、第三方评估机构的要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以促进项目规范化管理。
四、结论
加强农业专项资金管理,不断改革创新管理机制是财政资金管理永恒不变的主题。实施报账制以来,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近几年报账制的实践运用,本文提出了完善、规范的管理建议,希望使报账制管理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农业专项资金管理更加到位,资金运行更加安全,最大限度的发挥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