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2019-11-29邓晓燕

大众投资指南 2019年9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医疗医院

邓晓燕

(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一、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

固定资产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制造重视效益的管理氛围,有利于带动其他方面的管理内容;另一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的缺陷,推动内部控制工作在医院内贯彻落实。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可以提高医院整体的管理效率,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和竞争提供物质保障[1]。

(二)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医院价值的体现,也是医院提升经济效益的基础。随着国家对医疗体制的改革,医疗服务行业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公立医院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大对医疗设备的投入,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这一举措也给医院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而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可以对医院购进高价值设备带来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还能使固定资产更好地应用于医疗工作中,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医疗成本,也提高了医疗收益。

(三)有利于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医院的固定资产特指一些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而购进的专业设备等,服务于医疗工作的基础设施。如果医院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就难以发挥固定资产的辅助作用。高精尖设备的投入与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公立医院在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也要提高其社会效益,增强公立医院的竞争实力。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的购置存在盲目性

一些医院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缺乏对采购环节的前期预算,采购行为也缺乏可行性和效益性的分析。甚至一些事业单位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等,采购活动主观性比较强,内部设备整体的使用率比较低,闲置资产较多,固定资产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不但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也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2]。

(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落后

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且管理模式粗放,精细化水平不足,医院的医疗设备没有及时登记在册,设备保养修缮工作不到位,使用或领用审批程序不健全等,严重影响了医院对内部固定资产的评估工作。同时,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较低,人工管理固定资产的工作又比较繁重,使管理方式滞后于医院当前的发展状况。

(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医院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多头管理现象严重,没有对固定资产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使医院的设备、家具、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无账目明细或账目不全,无法进行核对检查[3]。仓库管理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各部门间相互推卸责任,资源浪费现象频发。医院也没有对固定资产盘查清点工作设置相应的管理专员和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

(四)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合理

当前,很多公立医院采取历史成本法的方式对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忽略了折旧计提的问题。但医院的固定资产随着医院业务多元化,其规模越来越大。资产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等方面内容,既不利于相关部门对固定资产的后期评估工作,也可能影响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医疗设备大多是一些高新技术设备,随着科技的进步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医院对固定资产没有及时进行折旧减值,影响财务核算工作,导致账面固定资产的数据与实际额度存在差异。

三、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

固定资产的管理应从基层做起,建立三级管理模式。第三级是资产占用部门,也就是资产使用部门,一般都是基层科室。在控制管理范围的基础上,医院要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目,要求固定资产的领用和保管都需要相应的人员签字处理。当管理岗位有人员调动问题时,要及时将账目明细移交给相关人员,做好固定资产的再次盘点与核对;中间一级主要是职能管理部门,将设备科、基建科等部门归纳到这一层级中,主要对命令各决策进行上传下达,并承担固定资产监督管理的责任。针对第二级,医院应建立数量金额明细账目,主要对采购环节及设备采购的数量、质量以及价格等数据信息进行监管,也包括固定资产的领用、盘查和报废毁损等信息,与资产领用科室建立一式两份的资产管理账目明细;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涉及到医院的领导层,其中可能包括医院院长、后勤院长、财务负责人等,主要负责起草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定期对资产管理落实情况进行稽查,设置总资产账目明细,给医院后期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数据。

(二)改进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

一方面,公立医院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将管理工作的职能和责任落实到部门与岗位上,在这一基础上尤其要加强对财政拨款使用效益的管理,做到为人民服务,对国家负责;另一方面,医院要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固定资产的信息录入管理系统中,利用信息技术对固定资产的请购、保养、调度、处置等工作进行系统化安排。当然,一些条件比较落后的基层卫生所可能不具备信息系统管理能力,但也需要派遣专员对固定资产的信息档案进行保管和存放,及时更新资料数据,保证账实一致。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

首先,医院要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设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包括固定资产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制度、固定资产使用考核评价制度等;其次,为了使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制度能够贯彻落实,医院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审计监督的作用,定期对本单位的固定资产、账务收支等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尤其要注意固定资产的折旧提取问题,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账内账外数据是否符合、固定资产流失以及固定资产非法侵占等问题进行全面重申和解决;再次,医院要实行公开招标采购,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理。尤其是一些大型且昂贵的设备仪器必须通过网络公开招标完成,采购部门要做好前期的请购、市场询价等工作,在充分了解市场技术情况的基础上严格把控采购设备的质量问题,既要保证采购过程的公开透明,又要保证采购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盲目采购带来的财务风险;最后,医院要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及使用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将科室人员的业绩考核与固定资产的管理结合在一起,增强内部人员固定资产的增值意识,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浪费行为,或由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损坏问题,将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使用者身上,从根源上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

(四)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单机核算

大型医疗设备具有价值高、投入资金量大,且设备投资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是医院提高经济收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医院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要重点关注大型医疗设备的管理,指定专人定期对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频率、使用人次、检查收入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资金回收时间以及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为后续的采购计划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也避免了业务收入的流失。同时,大型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也需要医院加以重视,要求内部维修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符合标准。尤其是一些维修程序比较复杂的设备医院也要与外部的医疗设备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定期对设备维修员进行培训,保证大型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能够实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使用价值的目的。

四、结束语

公立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可以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因此,公立医院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改进资产管理方式。重点关注大型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也提升公立医院的竞争实力。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医疗医院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萌萌兔医院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