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范化视阈下广东高校党建创新研究

2019-11-28潘海云汤珊珊张晓兰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7期
关键词:高校党建规范化

潘海云 汤珊珊 张晓兰

摘 要:规范化是新时期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要求,是存进高校党建工作标准化、信息化和品牌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文章从规范化的视阈下,剖析高校党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广东高校党建规范化工程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规范化;高校党建;创新决策

高校党建规范化对于促进学生党员质量和提升高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化和一体化时代的到来,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和多元文化价值观的侵蚀,对于高校党建工作提出更严格、更规范的要求。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如何推进高校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已经成为了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高校党建规范化的调研现状

文章拟从高校党建制度规范化建设、党建工作机制、党员培养发展规范化和党建平台条件规范化建设进行探讨如何进行高校党建规范化建设相关研究。为知悉广东高校党建规范化的现状,获取客观的资料数据,文章依托于《广东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设研究—基于“红专坊”党建模式下26所高校10000份问卷的调研分析》项目进行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和走访研究,并运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问卷共分为三个部分,首先,是参与问卷调查者的情况;其次,是新时期广东高校党建规范化建设中的问题;最后,提出新时期广东高校党建规范化建设创新性路径。如表1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11.11%调查者认为高校党建制度规范化建设一般,缺乏创新性。虽然有《高校学生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试行)、《党支部工作手册》等文件,详细说明了关于“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等,在操作上有一定的灵活自由空间,能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效果。但是缺乏细化的标准和规范,各高校间在落实各项党建制度中,也会出现参差不齐、落地走形等现象。

13.68%调查者认为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一般。各高校间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员教育培训机制虽然有统一的规定,也有明确的文件进行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党建工作机制和党员教育机制也不尽相同。进行党员教育机制、党支部工作机制。部分高校党建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存在一定的漏洞,不同的工作机制间衔接不够顺畅,存在相互脱节的现象。

11.97%调查者认为高校党建培养管理规范化建设一般。虽然对于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明文的规定,有严格的发展程序和步骤。对于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和教育培养、发展对象的确定考察、预备党员的教育转正、正式党员的教育管理等都有明文规定。但相关方面仍然缺乏细化的规定和标准,如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和评议的相关内容仍有待进一步细化等。

22.22%调查者认为高校党建平台条件建设规范化水平一般。高校党建平台条件的作用不言而喻,其关系到党建活动能否顺利开展。虽然也有明文规定高校党建要配有平台条件的建设,以利于高校开展党建活动,为高校党建提供平台条件保障。但高校间对于党建平臺条件的具体建设指标仍然存在不同,高校平台条件的建设指标仍有待进一步细化。

二、高校党建规范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剖析

经分析得知,高校党建规范化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党建制度规范化建设需要强化。二是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需要强化。三是高校党建培养管理规范化需要强化。四是高校党建平台条件规范化建设需要强化。高校党建规范化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有:

(一)高校党建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高校党建工作队伍一般由学生干部和年轻的辅导员组成,这个结构的干部队伍,存在着缺乏工作经验、思政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辅导员虽然是政治素质好,信念坚定,业务纯熟,但由于还承担着其他大量学生事务工作,难以做到全身心投入到党建工作中去。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的流动性较大,尤其是民办高校,辅导员的流动性更大,有的时候,高校党建工作刚上手不久,可能又要面临着更换人员的问题。高校党建工作缺乏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监督考核体系。虽然有指导性的文件,但在实际过程中,切实有效的工作方法仍有待探索。

(二)高校党支部成员结构不合理

部分高校以年级划分来组建学生党支部,导致出现高年级学生党员扎堆现象,低年级学生党员偏少或者是低年级学生党员扎堆而高年级学生党员数量偏少等问题。高年级学生党员偏多,尤其是毕业生党员忙于实习等事务,开展集体活动的难度加大,且难以进行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低年级学生党员为主的党支部,由于经验匮乏等原因,在开展相关党建活动的时候也显得较为稚嫩。这都影响了对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的教育与管理。

(三)对党员的考察培养仍有待加强

虽然高校党委对于学生支部建设、学生党员管理已有切实可行的流程方案,对于党员的考察培养也有切实可行的方案,但对于考察培养的内涵和深度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如何提高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思考。

(四)党团衔接的紧密度仍有待加强

共青团作为党的强有力的后备军,推荐优秀团员成为入党发展积极分子是其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部分高校存在着党团衔接工作不够顺畅等问题,团组织在推荐优秀团员的时候,机械化地按照流程进行推优,对于推荐团员的综合性考察仍有待提升。

三、高校党建规范化工程建设的新路径

高校应把党的领导贯穿至教书育人全过程,推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做实做细高校党建工作,把党的领导虚化、弱化和边缘化等问题扼杀在摇篮中。积极构建完善的党建责任体系,细化落实党建责任,严格考核监督机制,解决高校党建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针对高校学生党建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拟探索出高校党建规范化工程建设的新路径,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党建中去。

一是推进高校党建制度规范化建设工程。制定详细规范化的制度,做好顶层设计,从源头上理顺开展工作,让各项党建工作有制度可依,让详细而规范化的制度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的航向。在实际的党建工作中,具体可行的规范化制度文件,是确保高校党建工作顺畅有序开展前提条件之一。围绕既定的目标,严格按照党建规章制度。多措并举,逐步推进,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二是推进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工程。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有利于高校党建工作有条不紊、顺畅有序地开展,高质高量地完成各项工作。高校党建工作机制规范化建设应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与分工,优化工作机制,细化责任清单,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人,各司其职,做好各自的党建任务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高校党委和党支部的相关工作机制,在高校党委的领导和部署下,党支部应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和主题当日活动等工作。

三是推进高校党建培养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主要是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进行规范化的培养和管理。首先要严把入口关,要吸纳品学兼优,又红又专的学生作为积极分子培养,而不是不加甄别,随意纳入。其次要严把教育关,要通过开展相关教育和培训,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的教育管理,不断提升他们的党性修养,提高政治站位。要严把质量关。要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们进行公平客观的评议考核,帮助他们不断改进提升。

四是推进高校党建平台条件规范化建设工程。平台条件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物质保障。党建平台条件等规范化建设,对于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为高校党建配置一定的活动平台条件,打造党建活动的场所阵地。要匹配一定的党建活动经费,为高校开展党建活动提供必备的物资条件保障,促进高校党建活动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和品牌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陈孟增.新常态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J].党史文苑,2015(16).

[2] 彭惠青,谢文龙.运用看齐意识引领高校党建工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3).

[3] 管小敏,陈浩,庄莉.高校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03).

[4] 赵海燕.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6).

基金项目:文章系2018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改革开放40周年党建工作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8JKDJ044。

作者簡介:潘海云(1985- ),男,广东广州人,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汤珊珊(1986- ),女,山东威海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张晓兰(1985- ),女,湖北黄冈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党建规范化
谈人事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全媒体视阈下我国高校党建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政务微博的规范化运行探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