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2019-11-28金鑫
摘 要:十九大报告明确了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对外宗旨。这一思想可以从具有创新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理论深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度、以及优于西方思想理念的世界维度去解读。
关键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重大场合不断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在十九大报告中被凝练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把握其必要性和先进性,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去解读。
一、创新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的理论深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继承发展了马克思的共同体理论。尽管马克思没有给出过明确的定义,但是他经常使用“共同体”这一概念,指的就是“集体”或群体。马克思用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去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提出的“自然形成的共同体”“虚幻抽象共同体”以及“真正的共同体”,分别对应人之发展的三种形态:人的依赖关系、人对物的依赖关系以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前者是资本主义之前的各种社会形式,中者实际上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国家和社会形式,后者指的是已经消除了异化对立关系的“自由人联合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当前条件下国家与个人的发展,以及推动人类整体发展的担当责任。习近平指出: “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强调人的发展”,“我们要将承诺变为行动,共同营造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马克思从个人发展角度推演人类社会发展进程,认为“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人被彻底“物化”,受到货币资本等“抽象共同体”的统治。共产主义才是人类社会进化的最终形态,那时共同体不仅代表每个人的利益诉求,也代表一切人的诉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把握人类利益和个体价值的通约性,在适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客观发展水平的前提下推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基于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客观事实。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强调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世界物质生产方式与精神生产成为一个整体,人类社会由分散的、地域的、民族的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随着世界一体化,人的相互依赖将不断加强。全球化验证了马克思的这种论断,推动了世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可能与必然。在这种全球高度依赖的趋势下,未来世界的核心是人类命运,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整个世界存在,必须命运与共,风险共担。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习近平强调:“实际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阶段,人类发展带来的社会分工会引发个体的特殊利益和共同体的共同利益之间的冲突矛盾。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的“类本质”的整体存在始终高于作为个体的存在和作为群体的存在,这种对立才会得以消除。因此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人类的整体利益越来越高于个体国家的利益。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不是让个体利益对群体利益让渡或服从,而是要调和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的矛盾,从而适应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世界发展潮流。
二、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经度
“命运共同体”一词传承了千百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人类只有一個地球,各国命运与共,每一个国家的和平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发展互为前提、相互依赖,要打造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些主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内藏世界发展是个统一有机整体整体性思维,也蕴含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价值观念。庄子云:“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孟子进一步强调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这里的天超出了其自然局限,延伸为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着眼于人要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天道。同时中国的经典古籍也认为天道—宇宙整体生命意义的彰显也必须依靠人类的德行:《周易》以辩证思维提出“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天下为公”的政治观。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只是在建国初期碍于自身实力的局限,不得不“独善其身”。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自然开始“兼济天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强调对外交往要在平等的基础上重义轻利,舍利取义,超脱本国局限,放眼于全球,这不仅是中国不忘初心的践行,也继承了中国古而有之的“天下为公”政治观。从《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到康有为的“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再到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多少仁人志士孜孜以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整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正是契合了天下为公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情怀,也蕴含了“协和万邦”的王道思想。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尽管全球化浪潮不可阻挡,但是维护自己的文化特性,繁盛自己的文化根脉,保护自己的文化主权是一种再合理不过的要求和正义呼声。中国主张各国各民族持开放包容心态,在世界多元文明的差异性中寻求和谐统一。“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讲的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一致。其当代解释可以引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谓恰如其分。中国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主张开放包容,也是在推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切平等的思想。
三、優于西方思想理念的世界维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向世界传达了对于当前世界体系国际秩序中国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理念。
传统国际关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国家个体。因为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价值体系的核心,也是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世界观、认识论的基础。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倾向于通过结为盟友来确保自己的安全或实现某种战略目的,这一行为具有强烈的排他性,针对性。二战后成立的军事同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就是要针对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达到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目的。即便今天这种冷战思维依然延续,奥巴马的“重返亚太”和特朗普的“印太战略”都是例证。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思了这种传统的国际关系模式,传达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下的新的全球观。中国提倡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高调宣布中国永远不称霸,致力于广交朋友,而不是结盟对抗。
传统的安全理念是将政治、军事领域与经济、社会、生态等非传统领域割裂开来,以权力为核心、以对抗为特征寻求安全。不但无助于各种安全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重了各种安全困境,比如中日、中韩间的“政冷经热”。安全一直是各个国家政策的首要目标,在当代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既指称传统的安全挑战,例如领土主权争端,也包括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譬如经济危机等。因此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各国命运与共,唇齿相依,提倡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念,无论国家强弱,共同构筑一个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世界传统经济理念核心是“零和游戏”。美国重振欧洲的马歇尔计划,其出发点并非为了人类的福祉。美国一直指责中国的发展是因为搭乘了美国的便车,“逆全球化”现象,其背后的思维定式就是零和游戏。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从世界各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出发,致力于使全体过上更富裕的生活,主张“既要做大蛋糕,也要分好蛋糕,着力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要通过打造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来解决世界的发展赤字。中国倡导的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旨在通过合作做大利益的蛋糕,实现共同的发展繁荣,再以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最终构建开放创新,平衡普惠的国际体系。
西方注重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对外输出。亨廷顿曾写过一本书叫做《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对待文明的态度。美国以民主、自由、人权为价值观,对于和自己不同的文明想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而反观中国的文化DNA里面,没有任何殖民的历史,反而近代里饱受艰难困苦的经历,让中国对曾经被殖民国家,当下发展中国家的处境感同身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采取学习互鉴的态度兼收并蓄,主张多元化文明和谐共处。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傅永聚,韩钟文.二十世纪儒学研究大系[M].北京:中华书局,2015.
[3] 刘伟,张辉.全球治理:国际竞争与合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金鑫(1981.02- ),女,辽宁抚顺人,讲师,中共抚顺市市委党校,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学、国际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