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2019-11-28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庄正婷
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 庄正婷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是由于学生是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因此在语言环境的熏陶下,语文的学习一般会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知识,也需要应用语文学科的学习方式去进行问题的探究与思考,逐步构建思维能力。因此,探究式学习的模式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构建思维能力,值得重视。
一、利用合理的手段引导学生产生探究的兴趣
探究式学习虽然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但是仍旧需要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主动思维的过程,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对于探究式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师进行正式的课堂教学之前,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课本中的内容进行分析,提取其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者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需要就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等内容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内容对于古诗文的思想情感进行探究,而非一味地咬文嚼字。
二、利用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探究式学习的空间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习模式的选择对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的交流、探究提供内容以及空间、时间,使得学生具备探究式学习的客观条件。
1.应用翻转课堂的模式
在翻转课堂模式中,学生可以通过提前学习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同时,课前学习使得课堂教学阶段的教学压力减轻,能够使得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探究式学习。
在应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较为统一的内容对于学生进行课前引导,例如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纪录片等,要求学生在进行统一预习之后,再查找相关学习资料。这样的模式有利于教师的教学更为顺利地开展,学生具有了较为统一的认知基础,探究将会更为顺利。
2.利用问题引导的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常常产生许多问题,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的问题进行收集以及利用,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其中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
这一模式的应用需要在课堂中固定下来,在课堂教学的最初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好是在小组内部,每一名学生分别提出问题,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对于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探究与解答,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在对自我问题的探究中进行的。在笔者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注意力能够更为集中,并且在问题的思考与解答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出更多的想法与意见。在课堂教学的末尾阶段,教师要求学生提出在课堂学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全班同学集思广益,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
三、合理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反思
探究式学习是个体知识构建的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反思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反思过程中,学生应该就探究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对照学习目标,找出差距,调整今后的学习。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每次课程学习后进行总结。在带领学生完成一课时的学习后,预留五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过程的回顾与总结,并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用所用到的分析方法进行再次归纳整理。
其次,进行阶段性自我思维的评价。通常情况下,笔者会要求学生将自己存在的思维缺点在纸条上写出来,并将纸条贴在桌角,以此来达到时刻自我提醒的目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建立自我探究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用现有的资源对于问题进行探究。与此同时,教师需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对于学生学习问题的关注,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究。语文的学习具有特殊性,作为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需要引导其应用多样化的眼光审视问题,建立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思维语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