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临床探讨
2019-11-27邹英威
邹英威
【摘 要】目的:探讨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临床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50例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中,行毕I式15例、毕II式20例、远端胃癌根治术6例、全胃切除食管肠Roux-en-Y吻合术5例、迷走神经干切断加胃窦切除术4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20例。在众多患者中,胆囊切断胆肠吻合术7例,Oddi括约肌成形术2例其中治愈45例,好转5例。结论:给予合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术后胆石症发生率,在确诊后,应积极保守治疗,未好转再给予手术治疗。
【关键词】胃手术;术后;胆石症
【中图分类号】R6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饮食方式的改变使得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在不断的增加。胃手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的报道不多见,临床病例也比较少,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逐渐得到临床重视,有学者认为其与手术方式、手术损伤、诊断措施等有关[1]。为进一步分析手术对其造成的影响,探讨手术过程中如何避免诱发胆石症的因素,进而降低其发生率。本次研究中,对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可阅读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50名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都满足此次研究所需要求,并且也没有其他可能影响此次研究结果的并发症,同时也将此次研究目的和意义告知了患者,患者均同意参加此次研究。此次研究共有29名男性患者,21名女性患者年龄最大的为63岁,年龄最小的为22岁,人均年龄(44.52±5.66)岁,患者的胃病种类包括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胃癌、胃溃疡。并且按照相关统计学算法对上述一般资料的P值进行计算,都在0.05以上,说明其不具备统计对比意义。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史及临床资料,给予胃部手术前超声检查中,均未发现胆石症。出院随访6个月,患者术后有上腹疼痛、发热及黄疸等,结合超声检车,可对胆石症进行诊断。慢性病例者,在超声检查基础上,联合实验室检查。
1.3 观察项目及判定指标 临床疗效分为治愈、好转以及无效,其中治愈:患者的相关临床体征消失,好转:患者相关临床体征改善;无效:体征没有变化甚至出现加重现象
2 结果
50例在确诊胆石症后,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单纯胆囊切除术1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T管引流术20例、胆囊切断胆肠吻合术7例,Oddi 括约肌成形术2例、保守治疗6例,其中治愈45例,好转5例。术中发现胆囊结石45例,其中有单发结石、多发结石和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三种分别为15人、20人和10人。手术过程中,所有患者的胆囊周围都出现粘连情况,胆囊壁增厚,还有一些患者胆总管和十二指残端解剖关系不明确。本次研究中5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并且在并发症方面也基本不明显,术后结石送检验,其中胆固醇型结石35例,胆红素型10例,混合型5例。
3 讨论
胃部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是常见病症,结石较小,且多发,部分患者可出现腹胀、消化不良及持续疼痛等症状,因此需积极治疗,及时诊断,减少其他并发症发生[2]。有研究报道[3-4]显示,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主要原因为:临床研究显示在接受手术后出现胆石症的原因多是由于术后神经体液变化、炎症等造成的,因此可以认为手术结束后消化道生理紊乱是引起胆石症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可以根据相应的症状原因,对其进行划分为神经、炎症、机械性因素和其他几方面的原因类型。首先是神经因素:迷走神经干是胆支的胆囊运动神经,全胃切除术以及胃癌根治术后会切断患者的迷走神经干,而胃溃疡的患者在手术时会切除大部分的胃,也会对迷走神经干具有一定的损伤,迷走神经干的损伤使得胆囊运动神经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进而导致胆囊神经反应能力衰减,使胆囊的收缩扩张能力降低,造成了胆汁的堆积,最终导致胆结石形成。对于体液因素:酸性食物以及脂肪进入十二指肠后将对使得胆囊收缩,以上的行为会刺激胆囊排空,在患者接受胃部切除手术后,将会导致胃部分泌功能的降低,缺乏胃酸另外经过消化的食物不能由十二指肠进入到空肠,使消化道的激素分泌出现紊乱,进而引起胆石症。炎症因素:胃手术后肠道功能减退,胆以及十二指肠的运输能力下降,食物在十二指肠内堆积,导致肠道液体的逆流,细菌繁殖,因此导致胆石症。机械性的因素:手术后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胆道周围组织的粘连,从而阻碍了胆囊的收缩功能,使得胆汁滞留最终出现结石 。其他因素: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免疫力必不可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易受到外界细菌的感染,同时在术后恢复所食用的食物中含有一些不利于肠胃代谢的物质,这些都会引起结石。
本次我们参考胆石症形成的原因对预防措施进行总结,主要为2个方面。首先是规范手术的操作,然后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对手术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规范,保证手术方案的科学合理,作为医护人员必须充分掌握胆石症发病原因,在安全的实施胃手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护迷走神经干等组织,尽量的减少术后胆石症的发生。
早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在保守治疗无效情况下,需及时给予手术干预。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手术,需对腹部进行二次手术,对腹腔粘连严重者,手术显露较为困难,切口选择应为右上腹肋缘下斜行切口,降低对下腹部的干扰,更好的将胆囊胆管显露出来。在手术方式选择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单纯胆囊取石切开术,仅应用在患者病情危急时,病情许可,则需将胆囊切除。胆总管结石且合并胆囊结石者,应先将胆囊切除,再进行胆总管取石,远端给予探查并冲洗。肝胆管结石者,如无法通过胆总管将结石取出,则需经肝实质,将胆总管切开,取出结石。肝右叶肝管结石较深者,如将肝实质切开,则难以控制出血,因此不宜采用此方法。术中常见危险因素为粘连分离时出血,多数患者经止血干预后。可有效控制,但部分合并黄疸等慢性患者,常出现弥漫性渗血,对手术顺利进行造成影响,该类患者,术前应补充维生素K,给予新鲜血浆输注,纠正水电平衡,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胃部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发生因素较多,选取完善预防方法具有一定困难,但手术操作细致,降低出血,避免感染,维持正常消化道功能,则是可以得到改善的。在离断胃远端前,如胃小弯瘢痕严重,无法进行辨认,可注射0.5%的普鲁卡,使迷走神经末梢脱离,现出银白色神经纤维,将其单独挑起,但是注意不能将其切断。在相关手术过程完成后,需要做好对腹腔内的清洗,同时还需要注意应该尽可能缩减吗啡等药物的剂量不利于患者。此外可以根据患者具体的身体情况,适当开展一些运动,以为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提供有效的帮助;
同时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定期利用彩超来检查患者的腹部情况,在检查中胆囊收缩产生异常,则可以为患者开具一些胆囊收缩素或者消炎利胆药物,帮助患者胆囊恢复,这些都是降低胃部手术术后并发胆石症发生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本次我们对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的5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发现神经因素、炎症因素以及体液因素等是导致胃手术后出现胆石症的原因,然后我们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症以及原因进行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加胃窦切除+T管引流、保守治疗、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等治疗方式,经过治疗后56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效果,没有出现治疗无效的病例。此外,我们还对胃手术预防胆石症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给予了相应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可以有效降低后续胃手术后胆石症出现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最后,通过本次的综合分析结合文献的相关报道我们均认为:神经损伤、炎症以及机械性的刺激是导致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的主要原因,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减少其发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张志刚, 郭团魁.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胆石症的病例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 11(5):412-413.
王海江, 车向明, 郭绍春.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成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3):193-196.
高鹏.探讨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0):96-97.
刘世珍.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62例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雜志, 2015, 25(1):136-137.
崔文卓.探讨胃手术后并发胆石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医学信息, 2016, 29(21):239-240.
徐文明.胃癌手术后胆囊结石的原因及诊治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0):6251-6252.
王海江, 车向明, 郭绍春.胃切除术后胆囊结石成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3):19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