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生素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时间效应临床分析

2019-11-27徐欣欣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抗生素应用

徐欣欣

【摘 要】目的:研究将抗生素应用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效果以及时间效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的98例患儿,收集整理全部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并发症时间效应。结果: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可以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呋辛钠这些抗生素,且患儿在用药后出现并发症与未出现并发症两种情况的时间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需要根据患儿致病菌检测结果以及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种类,否则难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抗生素;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应用;时间效应

【中图分类号】R722.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属于常见呼吸道疾病,基于新生儿呼吸功能以及呼吸器官尚未成熟,所以若是不能及时治疗,容易引起败血症以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当前临床上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多使用抗生素药物,然而由于此病病因不甚明确以及医院病原学检测条件不足等原因[1],医生在治疗此病时,多凭借实践经验用药,所以治疗过程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导致治疗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为了提升抗生素的使用效益,需要分析抗生素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便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性参照依据。本文就抗生素应用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效果以及时间效应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在本院接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治疗的9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6例,女52例,全部患儿日龄2-25d,平均(15.6.±2.5)d。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此病诊断标准,并且临床资料完整无误;排除标准:中途转院者、吸入性肺炎者、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整理与收集全部患儿的所有临床资料,并给予患儿营养支持、清理呼吸道以及止咳化痰等治疗。然后在此基础上,使用抗生素对患儿进行治疗。具体需要使用哪一类型抗生素或是联合应用抗生素,需要根据常规痰细菌培养结果以及胸部X线片检查结果确定。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采集患儿粪便,以便进行常规肠道菌群培养。对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抗生素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使用类型、使用频率、治愈时间、使用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涵盖抗生素应用情况以及并发症出现的时间效应两项。(1)抗生素应用情况:统计不同抗生素类型的治疗例数;(2)并发症时间效应:统计不同抗生素在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出现并发症的例数与未出现并发症的例数[2],并记录不同抗生素的治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观察数据的分析处理均采用的是SPSS23.0统计学软件,数据表示方法是(),并使用了t检验,参考标准以P<0.05为准。

2 结果

2.1 患儿抗生素应用情况 通过观察与分析表格内容可知,临床中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时,多会使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以及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见表1)。

2.2 患儿并发症时间效应 通过数据间的比较与分析,发现出现并发症的患儿以及未出现并发症的患儿在治愈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出现并发症情况: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青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头孢呋辛钠的病例数分别是7例、3例、0例、4例、3例、3例,所占比例分别是7.14%、3.06%、0.0%、4.08%、3.06%、3.06%,治愈时间分别是8.13±2.26、8.13±2.16、-、8.23±2.66、8.77±3.12、9.12±2.84;(2)未出现并发症情况:青霉素联合头孢曲松钠、青霉素联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头孢呋辛钠的病例数分别是10例、11例、19例、18例、12例、8例,所占比例分别是:10.20、11.22、19.39、18.37、12.24、8.16,治愈时间分别是7.83±2.16、7.92±2.66、8.58±2.85、7.83±2.16、8.47±2.82、8.72±2.84。

3 結论

新生儿肺炎属于一种常见疾病,此病发病率较高,若是在发现后未能及时治疗,容易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新生儿肺炎根据病因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其二是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而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又有胎粪吸入性肺炎、羊水吸入性肺炎以及乳汁吸入性肺炎三种类型。就新生儿肺炎而言,由于此病的病原体较多,加之患儿在患有此病后病情复杂,所以此病临床症状并不是很典型,因此,临床中治疗新生儿肺炎时,除却进行对症治疗之外,一般还会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主要是为了提升治疗质量与治疗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抗生素治疗此病时,需要先行明确病原菌,然后再对抗生素的种类做出科学化的选择。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中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时,多采用青霉素、头孢曲松钠、美洛西林以及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较之以往仅仅使用青霉素这一种抗生素药物而言,当前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抗生素种类有所增加,而抗生素的耐药菌也有所增加,并且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不容易在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另外,在时间效应上,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与单用抗生素并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中在治疗新生儿肺炎时,需要结合致病菌检查以及患儿病情确定用药方案,而不能凭借治疗经验用药,并且还需减少联合使用抗生素的次数,方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魏志堃.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血清PCT、CRP及WBC水平的影响[J].天津药学,2018,30(06):30-31.

张均,余桂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监测及细菌药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4):164+167.

猜你喜欢

抗生素应用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抗生素的故事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肠宁汤治疗66例老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童年重负:“被摄入”的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