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胆管引流在预防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的影响

2019-11-27樊燕峰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胰腺炎

樊燕峰

【摘 要】目的:探析鼻胆管引流在ERCP(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胰腺炎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30例胆、胰系统疾病患者,所选患者均进行ERCP手术,研究组15例实施鼻胆管引流,对照组15例未开展鼻胆管引流,统计各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前与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水平。结果:在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40%和26.67%,研究组分别是6.67%和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淀粉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减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胆管引流在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预防中效果突出,该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同时有助于胆红素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等改善。

【关键词】胰腺炎;ERCP术;鼻胆管引流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梅克恩于1968年第一次提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克拉森及德姆林于1974年通过拉式弓形刀成功切开乳头,这也意味着形成了ERCP技术。我国于1977年进行了EST取石,经长时间发展,ERCP技术越来越完善,其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1],与此同时,由ERCP形成的操作越来越多,包括胰管支架植入术、内镜下球囊扩张术、鼻胰管引流术和鼻胆管引流术等。现阶段,胆胰疾病诊治期间,ERCP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等,相比于传统手术,该方法使手术风险降低,深受各界关注[2]。ERCP术属于微创手术,但是术后伴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穿孔及出血等[3]。目前,预防并发症在内镜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本院接收的采取ERCP手术的胆、胰系统疾病患者开展鼻胆管引流效果进行分析,以下是具体报道。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本次实验30例胆、胰系统疾病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所有患者均采取ERCP术,根据是否采取鼻胆管引流分为两组,研究组(n=15)中,7例男患,8例女患;年龄18岁-75岁,均值(45.32±6.95)岁;对照组(n=15)中,6例男患,9例女患;年龄20岁-72岁,均值(45.26±6.89)岁;组间基础资料对比,包括年龄、性别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标准:①患者自愿开展ERCP手术;②鼻胆管引流具有较好的耐受性;③与ERCP手术适应症相符,包括急性胆源性重症胰腺炎、胆管结石等;排除标准:①缺乏完成临床资料者;②鼻胆管引流耐受性差者;③存在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ERCP术:术前,严禁患者饮食8小时,并开展碘过敏试验,术前15分钟,予以山良菪碱10mg,肌肉注射;给予哌替啶50mg和地西泮5-10mg,肌肉注射。手术期间,对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密切监测,包括血氧饱和度、脉搏及血压等,与此同时,将口咽通气道准备好。术前、术后检查淀粉酶。术后第1天予以患者左氧氟沙星,目的是抗感染,与此同时,予以质子泵抑制剂。采用由日本生产的Olympus TJF-240 十二指肠镜。对照组未开展鼻胆管引流,研究组则实施鼻胆管引流:对病变位置、性质进行全面了解,正确认识鼻胆管引流位置及鼻胆管引流的重要作用。通过造影导管插入导丝,在内镜辅助下对胆管引流部位进行选择。导管退出后放置导丝,在内镜协助下根据沿着导丝在引流位置插入鼻胆管,透视下同时开展内镜与插管,由鼻孔将鼻胆管引出,最后固定。

1.3 观察指标 统计各组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术前与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本次实验全部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的计量资料检验值为t;采用率(%)表示的计数资料检验值为x2,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 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术前、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 在血清淀粉酶水平方面,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2:

2.3 对比术前、术后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 两组术前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优(P<0.05),如下表3:

3 讨论

ERCP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该问题深受社会各界及医学界的关注,其中以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为主,有些则会产生严重胰腺炎。据有关资料显示,ERCP术后胰腺炎判定依据为术后24小时内产生发热、疼痛剧烈等症状[4],在此期间,尿淀粉酶水平或者血清淀粉酶水平提高,白细胞计数量增加明显。目前,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诱发机制有很多,包括原发性胰腺炎疾病、造影剂压力过大、多次插管或者注射等。相关研究表明,ERCP术后确保胰管引流通畅无阻,避免胰管口位置发生水肿,有助于术后急性胰腺炎风险发生率降低[5]。

鼻胆管引流指的是在内镜辅助下将一根细、长塑料管由十二指肠乳头向导管插入,另一侧则由鼻孔开始直至体外,其目的是引流胆汁。及早开展鼻胆管引流能够可有效引流胆汁,降低ERCP术后胆管、胰管内部压力,使胆汁及胰液正常排出,与此同时,有助于造影剂反流量、胆汁量减少。就胆管结石患者而言,有助于将嵌顿推开,实现术后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降低[6]。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在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发生率方面,对照组分别是40%和26.67%,研究组分别是6.67%和0%,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通过鼻胆管引流有助于降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疾病发生率。血清淀粉酶水平可以将急性胰腺炎与高淀粉酶血症风险指标水平清楚、直接反应出来,而且其含量与胰腺受损程度有关。而本次实验中,术前,兩组血清高淀粉酶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根据上述可知,实施鼻胆管引流有助于降低血清高淀粉酶水平,避免损伤损伤胰腺。在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方面,两组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上分析,鼻胆管有助于胆汁排泄受阻改善。而且血小板计数可将急性胰腺炎发生状况反应出来,与许多急性疾病相同,一旦诱发急性胰腺炎,那么血小板水平则会提高明显。

总而言之,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预防中,鼻胆管引流较为明显,其有助于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率降低,改善血清淀粉酶水平、胆红素水平及血小板计数。

参考文献

刘鹏飞, 冯义朝, 薛顺和,等.双氯芬酸钠和鼻胆管引流预防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7, 20(6):707-709.

熊慧芳, 雷宇鹏, 李国华,等.经内镜鼻胆管引流预防胆总管结石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疗效[J].中华消化杂志, 2017, 37(5):342.

周庆, 王鸣, 吴丽丽.鼻胆管引流术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Meta分析[J].北京医学, 2017, 39(3):232-235.

李景泽, 张文佳, 胥明,等.支架胆管引流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 2017, 24(4):601-604.

罗灵敏, 叶瑞香, 凌毕益, 等.改良引流技术在ERCP术后鼻胆管引流患者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 2017, 28(3):512-514.

邓衍部, 刘有理, 贺道兴,等.内镜鼻胆管引流术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胆管感染及对高淀粉酶血症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8, 28(3):425-427.

猜你喜欢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恢复进食时间的探讨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儿童胰腺炎的超声表现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妊娠合并急性胰腺炎30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