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护理质量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改善效果观察

2019-11-27庄晓华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护理质量乳腺癌

庄晓华

【摘 要】目的:观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质量。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主要选择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改善,并且通过健康知识宣讲替身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了患者对未知的不安,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被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乳腺癌;护理质量;心理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近几年人们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的变化,导致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且患者的患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目前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人群当中,乳腺癌患者大约占了其中的10%,乳腺癌对患者的身体与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2]。目前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为手术配合药物进行治疗,以控制患者的病情,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但由于疗程较长且具有较大的副作用,往往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主要观察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质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研究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對象主要选择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乳腺癌患者共5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为34~52岁,平均年龄为(43.6±5.3)岁,其中有13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3例患者进行乳腺癌保乳术,1例患者进行全乳切除术;对照组患者年龄为36~55岁,平均年龄为(45.1±6.7)岁,其中有11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0例患者进行乳腺癌根治术,2例患者进行乳腺癌保乳术,2例患者进行全乳切除术。所有患者经检验均符合乳腺癌相关临床诊断标准,并且无严重心肺疾病与精神类疾病。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情况等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干预的内容主要包含有以下几点:①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提高对乳腺癌相关知识的认知,帮助患者树立正确面对乳腺癌的态度,并告知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让患者有更好的心理准备进行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与依从性。②护理人员需与患者积极进行沟通,以更好的了解患者当前的心理状态,如果患者在沟通中表现出了不安、恐惧等消极情绪,应及时给予患者鼓励与引导,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以解决心理问题。③指导患者通过正确的体位与动作等,缓解化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恶心等不良反应,并可以适当通过睡眠疗法、音乐疗法等方式放松患者的身心。④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简单的健康教育知识宣教,并通过对患者宣讲成功的案例以提升患者面对治疗的信心,让患者有信心战胜病痛。⑤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患者家属的家庭支持以更好的基于患者信心,并定期安排患者家属进行探病,给予患者情感安慰。

1.3 判断标准 本次研究的主要判断标准为两组患者通过护理干预后的恢复效果,当患者出现明显好转且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则为有效;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则为好转;如果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则为无效。通过判断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统计护理质量的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的研究数据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当差异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乳腺癌患者通常难以接受手术过后乳房缺失的状况,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烦躁等消极情绪,并且伴随化疗过程当中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恶心等不良反应[3],给患者的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如何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影响乳腺癌护理质量[4]。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乳腺癌患者的护理过程当中加入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更有信心进行治疗。通过患者当前的身体与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疏导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本次研究通过引导患者的消极心理情绪,促进了医患关系的改善,并且通过健康知识宣讲替身该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轻了患者对未知的不安。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的依从性与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具有在临床上被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朱霞.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多西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及心理干预的临床观察[J].药品评价,2019,16(07):56-58.

黄焕英,徐玉芳,王晓军,王秀秀,邹雪珍,熊鸣.心理护理联合音乐疏导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负面心理情绪和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2):1633-1634.

刘萍,吴小云,望开森.支持性心理护理结合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感染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干预效果[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26(03):349-352.

江君珍,毛雪萍,张峰.心理护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恢复状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06):153-156.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护理质量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
2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循证护理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