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

2019-11-27于淑英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于淑英

【摘 要】目的:探究与分析小儿危重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危重病患儿,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予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命名。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予以指导,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方面,95.83%为观察组患儿护理的优良率,75%为对照组患儿护理的优良率,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0%为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12.5%为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对危重病小儿的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干预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价值。

【关键词】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小儿护理 ;干预指导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1

患有危重疾病的患儿病情复杂,病情多变且比较危急,在临床上的治疗难度较大,在威胁患儿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同时,严重降低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增加其在心理及经济等方面的负担[1]。小儿危重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在临床上对患儿的病情进行有效及客观的考虑,并对其采取安全有效急救措施、从而掌握最佳治疗时机十分重要。护理工作在对小儿危重病治疗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對患儿采用的护理措施是否有效关系到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2]。为了提高我院在小儿危重病中护理质量的目的,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内我院开展了此次研究。选取此期间内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危重病患儿经过筛选后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通过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的分析。目前此项研究已经全部结束,相关的结果数据也已经整理完毕,现将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危重病患儿,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随后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予观察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命名。对照组24例患儿中有13例为男性、11例为女性,患儿的最大年龄及最小年龄分别为9及1岁,平均为(4.5±1.1)岁。其中6例为脑疝、4例为多器官衰竭、7例为急性感染,7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观察组24例患儿中有12例为男性、12例为女性,患儿的最大年龄及最小年龄分别为9及1岁,平均为(4.6±1.2)岁。其中7例为脑疝、5例为多器官衰竭、6例为急性感染,6例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本次研究在初始筛选病例时,将出生时合并凝血障碍、恶性肿瘤、精神疾病患儿排除在此次研究之外。在医护人员对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流程进行说明后,所有患儿的家属均亲自签署参与同意书。本次研究中病例的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指标,两组患儿在这些指标上的结果相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以顺利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内容为对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予以密切的观察,包括呼吸、脉搏、心率等;做好急救的准备;同时和主治医师对患儿的病情进行及时的交流。

对观察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予以指导。采

用第二代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3]。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表现等,进行综合评分。分数的高低与患儿病情的好转程度成正比,同时结合评分的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若评分≤70,则对其进行特殊护理方法,强化护理干预,并随时做好急救的准备;若患儿的评分在70到90分之间,则对其进行重点护理措施,对患儿进行加强性的管理和看护;若患儿的评分≥90,则对其实施常规的护理。

1.3 观察指标及效果评价标准[4] 对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优良性评价,优:患儿的症状与体征得到显著改善或全部消失,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恢复或完全恢复;良: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得到有所改善,各项指标有所恢复;差:患儿的症状、指标、体征均无变化或恶化。计算优良率。同时观察患儿的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我院医师将两组患儿护理后相关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2.0中,其中采用(n,%)来表示患者数据中的计数资料,随后采取卡方值进行检验,采用()来表示患者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随后采取t值进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优良结果 95.83%为观察组患儿护理的优良率,75%为对照组患儿护理的优良率,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下表一为具体数据。

2.2 并发症结果 0%为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12.5%为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前者以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显著高于后者(P<0.05),下表二为具体数据。

3 讨论

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是针对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诊断结果进行系统化、科学的进行评分,根据患儿的评分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5]。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接受常规护理的患儿护理优良率为75%,而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的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的患儿护理优良率为95.83%,前者的数值结果显著低于后者(P<0.05),可见其护理价值。综上所述,在对危重病小儿的护理中,应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进行干预指导,具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应用及推广具有很大价值。

参考文献

罗耿, 劳婉桃.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0):208-209.

俞月梅.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分析[J].医学信息, 2015(15):286-286.

马静波.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指导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 8(26):156-157.

阿依姑丽·阿不都维力.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护理干预指导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19):265-266.

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肾病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7, 15(4):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