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阻滞麻醉术前护理及对术后腔隙性脑梗死的影响

2019-11-27郭瑾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神经阻滞

郭瑾

【摘 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术前护理干预效果及对术后腔隙性脑梗死(LACI)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法将140例术前接受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给予日常护理;观察组则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LACI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无LACI发生,两组LACI发生情况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神经阻滞麻醉前系统护理可有效减少,甚至避免LACI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术前麻醉; 神经阻滞 ;术前护理; 腔隙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6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2

神经阻滞麻醉因具有定位準确,操作简便,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及生理功能影响小等优势,而在临床使用越来越广泛。中老年人群器官代偿能力和生理机能均较低,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差,麻醉处理及手术不当则会诱发多种并发症。腔隙性脑梗死(LACI)是老年人群发病率较高的手术合并症,其发病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为较少LACI发生,本科室在不断总结自我经验和加强外院学习基础上,不断完善围术期对患者的护理,并取得较好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日~12月31日在本院接受神经阻滞麻醉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方式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2例、女38例;年龄50~85岁,平均(67.86±4.75)岁;观察组男34例、女36例;年龄52~83岁,平均(67.69±4.82)岁。两组间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纳入标准:无麻醉药物过敏情况;同意使用神经阻滞麻醉。排除标准:精神状况欠佳,无法配合治疗;不愿参与研究或拒绝签署协议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术前给予常规的静脉通路建立,血压、心电图监测等日常护理。观察组术前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⑴血压控制 抗高血压治疗是脑梗死二级预防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手术前1d,责任护士进入病房,了解患者年龄、性别和术前血压等具体情况。依据患者个人基本情况确定其正常血压范围;并以此为基数,采用药物控制血压,将其围术期血压控制该20mmHg以上范围内。⑵抗凝干预 高领患者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术前12h腹壁皮下注射0.4ml低分子肝素。⑶预防腰背部血肿形成 了解患者既往病史,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者需确定其停药超过1周方可进行手术,以减少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麻醉引发的腰部及背部形成血肿,减少术中出血量。⑷营养干预 术前适当补充营养,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⑸减少术前有创操作次数,降低血管壁损伤。⑹心理干预 心理状况是影响麻醉效果及手术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做好术前心理疏导尤为重要。中年人群作为家里的顶梁柱,肩负养家糊口的、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的任务,而手术治疗则需要一定恢复期;老年人及高龄人群基础疾病复杂,加之心理顾虑多,承受能力差;这些均导致手术患者存在烦躁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因此,需要麻醉护士及麻醉师在手术前1d下午进入病房对患者进行访视,以更好的了解患者病情,依据患者接受能力选择性解释患者提问;介绍手术室环境、麻醉的方法及目的;讲解神经阻滞麻醉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类型,应对处理方法,神经阻滞麻醉具体操作过程,需注意事项;鼓励患者以最佳精神状态及心理状态积极面对未来的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在病床上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肌肉伸缩性锻炼;同时指导主要陪护家属辅助患者做一些被动的训练。⑺健康宣教 向患者解释LACI发生危险因素及预防的重要性,叮嘱患者注意休息,术后需坚持康复训练。⑻麻醉用物管理 手术前0.30min打开温控系统,将室温度调节至22~26℃;备齐并检查麻醉急救车内麻醉药品及物品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术后LACI发生情况;采用院内自制护理满意度评估量表测定两组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百分制。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男女比、术后LACI组间对比以SPSS20.0软件包中的x2检验/Fisher精确值法;年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者术后LACI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术后,观察组无LACI发生。两组LACI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两组入选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对医院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2±6.77)分,对照组为(77.36±8.41)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近年来,手术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命的主要方式。作为中老年人群易发的LACI已成为外科工作者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意识到LACI发生率高后,临床工作者在研究其发病机制基础上,不断探寻预防其发生的药物及方法。病理学研究证实,LACI是脑白质穿通小动脉闭塞而引发的脑血管疾病。血压过低,则血管舒张性较差,口径的增加无法对血压的降低产生代偿作用,所以会出现血流量较少,血流变缓或停止,导致血栓形成,进而导致LACI发生。长期高血压则会导致血管平滑肌透明性发生改变,导致平滑肌及纤维蛋白坏死发生,后者则会引发小动脉壁变薄,且会在高压力下膨出,出现微动脉瘤,最终引发脑出血[2]。

本科室在查阅文献并结合科室长期工作经验基础上对接受神经阻滞的70例患者进行强化性的术前护理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LACI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日常护理的对照组。说明,神经阻滞术前强化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甚至避免LACI发生具有显著效果,患者术后护理满意评价较高。

参考文献

李亚南, 刘祥, 杨淑红,等.尼莫地平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8, 38(3):262-265.

陈后勤, 吕秋石, 何敏,等.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7, 30(3):294-297.

猜你喜欢

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在预防肝胆胰术后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神经阻滞在老年高危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超声引导阻滞的解剖学特点及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