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PECT/CT在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2019-11-27尚晨希李丽颖贾春香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进展应用

尚晨希 李丽颖 贾春香

【摘 要】目的:对SPECT/CT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治療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入院治疗时检查仪器釆用的是X光片、CT等,观察组患者入院检查的仪器是SPECT/CT。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骨折部位检测的清晰度高于对照组,而且对照组患者后期出现股骨头坏死的症状也高于观察组。结论:将SPECT/CT运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有助于医生对病情的准确判断,同时采取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SPECT/CT;股骨颈骨折;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1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SPECT/CT是一种筛选有较高敏感性的双探头骨断层扫描技术,能够用于了解股骨颈骨折之后的患者其股骨头供血情况,通过计算患侧股骨头/干比值,间接通过数据揭示患者股骨的血供情况,进而能够对患者的股骨头血供情况作出判断,结合影像结果、患者年龄、受伤的具体机理等为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提供准确参考依据。在进行患者股骨头血供定性评价中,MRI应用较多,但增强MRI仅能够对股骨头血供进行定性判断,针对部分缺血股骨头无法准确预测是否发生了股骨头坏死的情况。而SPECT/CT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无创性检查,能够融合SPECT功能显像和CT解剖显像于一体,能够利用CT准确定位,克服SPECT散射效应和部分容积效应,能够任意勾画出感兴趣的区域,或者对整个股骨头进行三维重建,进而使得靶区计数更精准,对靶区血供半定量化评估也更准确。

尤其在一些老年群体中容易出现股骨颈骨折现象,在临床主要表现为骨折部位不愈合或者由于患者股骨头缺血最终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问题。由于股骨颈骨折部位股骨头血液循环和力传导的特殊性,关于股骨颈骨折后的手术一直是医院骨科关注的焦点。从股骨颈骨折的情况进行分析,需要根据患者股骨颈骨折后的血供情况来选择适合患者的手术方法,同时还需要参考患者的年龄、身体健康等情况。但这只是对患者粗略的估计与判断,准确性不是很高,因此,要釆用高科技、特异功能性强的技术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既能够帮助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也能降低患者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将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5例。年龄49一70岁。观察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9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龄55一80岁。

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检查中釆用的是常规的X光片、CT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检查中釆用的是SPECT/CT技术,所有患者骨显像在患者入院后第5天内进行,空心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者术后半年内随访复查骨显像1次以上;经肘静脉注射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后4h,常规采集骨盆平面及断层图像。

二、结果

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均采用不同技术手段进行手术前的检查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的症状几率高于观察组。

三、讨论

影响股骨头坏死的因素有很多种,据统计除了特发者以外,至少有将近40多种。股骨头坏死可以分为创伤和非创伤性两种类型。其中创伤性包括股骨颈骨折或者存在外伤性髋关节脱位,患者的髋臼脱节,患者的粗隆之间骨折;而对于非创伤性患者包括一些长期服用过量皮质激素地类似药物,属于酒精中毒的患者,由于血管堵塞而导致血管栓塞的情况,辐射损伤性,患有结缔组织疾病。如痛风、胰腺炎等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受到有毒物质侵蚀而中毒,外伤性代谢病。

股骨颈骨折与静脉之间的变化。临床医师利用由于股骨颈骨折导致坏死的患者进行骨穿刺造影,结果发现大量的造影剂都存在于患者骨内,而对于静脉来说存在两种情况,即显影与不显影。显影说明股骨头内血液循环正常,表明坏死的股骨头能够被愈合,而不显影则表示坏死的股骨头很难愈合。

影响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及颈血供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创伤力能够直接损伤为股骨头提供血液的血管,但当出现骨折后患者无移位或移位不明显的情况下,对于血供血管的损伤程度较小,一般给予患者内固定治疗,或者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但在几年后可能会出现股骨头坏死的问题。这一现象揭示了骨折后釆用的固定治疗手段也可能引起股骨头缺血而致使股骨头坏死。在20世纪60年代,有学者曾提出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髋关节囊内压压力不断升高可能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观点。随后通过反复试验证明,当股骨颈骨折后患者髋关节囊内压压力不断升高有可能是造成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因之一。国内外研究学者对股骨颈骨折后的血供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旋股内动脉造影术,或者是否中断对上支持动脉的观察,但期准确性还有待争议,因此无法将其作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依据。还有学者运用磁共振扫描和同位素技术,运用同位素技术虽然可以显示阳性结果,但由于它们的特异性较差,很难准确定位股骨头坏死部位,因此只能作为筛选手段,不能作为诊断依据。然而核磁共振虽然具有多方位成像和对软组织进行较高对比度的优点,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早期的缺血性改变及骨血供的具体情况,但价格比较昂贵,不是每所医院都具备的,同时,它的敏感性比较高,但缺乏特异性,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只有作为筛选手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SPECT/CT逐渐被运用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方法。它有两种检测方法,一种方法是核素清除技术,表明股骨头中还存在血液循环。另一种方法是在骨头中注入亲骨性同位素并作为失踪剂,这种方法可以对股骨头坏死有预测的可靠性。

总之,SPECT/CT骨断层扫描应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检查中,尤其是对于患者骨折后或者对其进行固定手术的二次检查比较时,可以对患者的血供恢复情况作出判断,以及时对股骨头坏死病变进行及早治疗,使患者平稳地度过股骨头坏死期,使患者股骨头形态改变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高燕峰, 周艳丽, 潘建英, et al.SPECT/CT心肌灌注显像在心肌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现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38):134.

陈雷, 翟嵩超, 聂芳.多模态影像设备SPECT/CT在临床的应用进展[J].健康周刊, 2017(1).

猜你喜欢

股骨颈骨折进展应用
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的康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疗效差异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
耳鸣的诊断和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