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尼芬净与氟康唑治疗ICU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的疗效对比

2019-11-27周赫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氟康唑

周赫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ICU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中分别运用阿尼芬净与氟康唑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ICU治疗的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共计47例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24例)以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中患者采用氟康唑治疗,观察组中采用阿尼芬净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总体反应率为83.33%(20/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中65.22%(15/23),在治疗结束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6周观察组中有1例持续性感染(3.57%),对照组中有7例持续性感染(31.82%),观察组持续性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开始后90天内观察组中死亡率为25.00%(6/24),与对照组死亡率39.13%(9/23)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ICU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运用阿尼芬净治疗效果更为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常见真菌感染的一线药物。

【关键词】ICU;白色念珠菌;阿尼芬净;氟康唑;念珠菌血症

【中图分类号】R1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1

近年来,全身性念珠菌病感染随着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及移植患者的逐年增加,其在临床上出现频率明显增多,有着较高死亡率,其中最常见的念珠菌属仍然是白念珠菌。氟康唑已被广泛应用到此类治疗中,因为绝大多数白念珠菌感染的患者对氟康唑敏感,且其血培养为阳性。在治疗过程中,经过相关的临床试验发现阿尼芬净产生的总体反应速率要明显高于氟康唑[1];治疗白念珠菌的一线药物常使用阿尼芬净,然而,也有人对阿尼芬净的疗效提出质疑,且由于白念珠菌对氟康唑不一致的敏感性,氟康唑组治疗的失败也不能全归于抗真菌耐药性。在国内,目前还没有针对阿尼芬净的相关研究,因此为了给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本文对阿尼芬净和氟康唑治疗白念珠菌感染的效果进行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选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ICU治疗的白色念珠菌引起念珠菌血症患者共计47例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分组为观察组(24例)以及对照组(2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在35岁至68岁,平均年龄为(51.22±3.41)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12例,年龄在37岁至65岁,平均年龄为(52.74±3.56)岁。组间常规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有临床感染症状;(3)至少有下面一个诊断标准;(4)手术后感染发热,固体肿瘤,肾或肝功能不全、固体器官移植;(5)患者微生物标本培养或显微镜确认有酵母样孢子或假菌丝;(6)至少有一次外周血培养念珠菌阳性。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阿尼芬净治疗,对照组接受氟康唑治疗:阿尼芬净首剂200mg,维持100mg·d-1,氟康唑首剂负荷剂量800mg,維持400mg·d-1。在完成10d静脉的治疗后,进一步的治疗则改为口服氟康唑200mg(qd)。主要疗效终点为临床和微生物反应结束,血培养无培养阳性,患者生存≥90天。观察研究对象在接受进一步治疗后包括临床发热、畏寒、食欲不振等症状消失,血象正常的人数占患者总人数的百分比在内的总体反应率,发生在接受静脉注射治疗后持续感染的概率以及90天的生存状况。

1.3 统计学方法 对研究中的两组数据使用SPSS15.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发生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x2、t检验,当P<0.05时,说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总体反应比较 研究显示观察组中总体反应率为83.33%(20/24),显著高于对照组中65.22%(15/23),在治疗结束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组间治疗后6周的持续性感染情况 在治疗后6周观察组中有1例持续性感染(3.57%),对照组中有7例持续性感染(31.82%),观察组持续性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组间存活情况比较 研究显示在治疗开始后90天内观察组中死亡率为25.00%(6/24),与对照组死亡率39.13%(9/23)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越来越多的免疫低下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侵袭性真菌的感染。烟曲菌、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均为常见的致病菌[2]。在住院期间患者会发生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曲霉病和念珠菌病的比例已分别超过了65%和38%。种种研究表明,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抗真菌治疗。本研究对阿尼芬净和氟康唑在治疗白念珠菌引起的全身性念珠菌病患者中的疗效进行了细致严谨的比较,得出结果,白念珠菌对阿尼芬净和氟康唑都很敏感,但是其对于氟康唑65.22%的反应率明显较阿尼芬净83.33%的反应率更低,在治疗后6周观察组持续性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的死亡人数依次为6人和9人,这些数据的比较也都表明使用阿尼芬净治疗的效果更佳,而且二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差别甚微。阿尼芬净在治疗念珠菌感染方面的疗效在本次试验结果中显示出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氟康唑[3]。综上所述,阿尼芬净比氟康唑在治疗由白念珠菌引起的念珠菌血症或侵袭性念珠菌病时效果更好。对由氟康唑敏感的白念珠菌引起的全身性念珠菌病患者,阿尼芬净治疗比氟康唑治疗的总体反应率更好,使持续性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提升患者存活率。

参考文献

傅燕红, 韩慧珺, 李燕飞.克霉唑栓局部应用与氟康唑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8, 24(29):64-66.

李晋辉, 王华, 唐军, 等.早产儿白色念珠菌深部感染的临床治疗[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7, 13(04):397-402.

马彩燕, 郄雪莲, 赵会娟.氟康唑联合达克宁栓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6(07):177.

猜你喜欢

氟康唑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低功率激光治疗外耳道真菌病106例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观察
伏立康唑与氟康唑治疗肝移植患者术后真菌感染的安全性比较
克霉唑联合氟康唑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与氟康唑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疗效对比
氟康唑与伊曲康唑治疗男性念珠菌尿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