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吗啡缓释片结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骨癌晚期临床分析

2019-11-27吴雨恒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临床分析吗啡

吴雨恒

【摘 要】目的:探究腰椎骨癌晚期患者运用吗啡结合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治疗效果。方法:选我院42例患有腰椎骨癌患者,随机分为觀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而观察组运用吗啡与硬膜外神经阻滞相结合。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患有骨癌晚期的患者采用吗啡结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吗啡;硬膜外神经阻滞;腰椎骨癌晚期;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腰椎癌症晚期是晚期骨癌的种类之一,该病常常是由于恶性肿瘤所导致的,在传统的方式中常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对腰椎骨癌晚期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减轻患者的疼痛[1]。据相关文献报道[2],对腰椎晚期的癌症患者采取吗啡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的镇痛疗效好于单使用硬膜外神经阻滞的疗效。本文研究对腰椎骨癌晚期患者采取吗啡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方式进行镇痛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2016年4月至2018年8月到我院检测出患有腰椎骨癌晚期并于我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42例,将42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21例患者有11例男,10例女,年龄为12~65岁,平均年龄为(38.98±15.43)岁;对照组21例患者中有男患者12例,女患者9例,年龄为12~67岁,平均年龄为(38.78±15.72)岁。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腰椎骨癌晚期的种类进行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 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 ①患者要进行基础麻醉以达到深度镇静的效果,在进行穿刺的过程中需要有医护人员全程保持低龄患者的呼吸正常。②采用正中入路法进行穿刺:选取脊柱的正中线,两棘突之间的间隙中点作为入针点。使用规格为25G的注射针将0.25%利多卡因注入,用于做一个皮丘,然后再进入皮下、深部组织麻醉,使麻醉效果抵达棘上、棘间韧带,与此同时看清硬膜穿刺针的入针位置及方向。把硬膜穿刺针的入针方向摆到于棘突相平行的位置,然后沿着针眼方向刺入皮肤当中,将穿刺针穿过棘上韧带,并刺入棘间韧带中,当穿刺针到达黄韧带后能够感受到有明显的柔韧性。将穿刺针的针芯取下,连接上内含一个小气泡和2~4ml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并向内不断注入生理盐水,感受到盐水不能再注入,气泡体积变小,产生回弹的力,说明穿刺针的针尖到达了黄韧带。然后再缓慢的进针,不断的用注射器的注射芯进行液体的推入,当穿刺针穿过黄韧带后,注射芯推入溶液的阻力消失,气泡的体积不再变小,此时表明针已经进入了硬膜外间隙。③观察组患者除行神经阻滞外,另口服吗啡缓释片10mg po q12h(企业: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星桥21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30078,规格 10mg/片)。对照组患者仅行腰段椎管内阻滞治疗。

1.3 评价指标及排除标准

1.3.1 治疗效果评价: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在进行注药治疗后的情况,并检测患者的血压、心脏跳动频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等,对患者的镇痛的疗效及时间进行记录,对患者注药后的镇痛效果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方法进行评估,在患者及家属知情的情况下。满分为100分,表达出疼痛效果最为显著,而0分则表示没有疼痛,对患者不同时间的镇痛分值进行记录。

1.3.2 满意度评分 设计调查问卷,设立总的评分为5分,让治疗后的患者对治疗后的满意度进行评分,4-5分为非常满意,3分为满意,1-2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与满意的概率之和为总满意度。

1.4 数据处理 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镇痛疗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3 h、8h、24h、48h的视觉模拟评分表的分值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比较两组的满意度 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腰椎晚期骨癌患者的治疗方式有:生物治疗、放疗、化疗、手术法等,生物治疗法对于清除小部分的病灶疗效较好,但不是腰椎癌症晚期患者的理想方案,对于该病常运用手术法进行治疗,在手术后的镇痛是该手术的关键点之一[3]。常规镇痛方式为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该治疗方式可以广泛的运用于手术后的镇痛,具有良好的较好的镇痛效果,但低颅压症状及全脊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癌痛治疗三阶梯方案的要求,吗啡是治疗重度癌症的代表性药物,现在将吗啡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有效的增强了术后的镇痛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结合现今医疗事故、纠纷高发时期,应充分告知患方相关不良反应:吗啡缓释片连用1周即可产生耐药性,2周以上即可成瘾,但对于晚期中重度癌痛病人,如果治疗适当,少见依赖及成瘾现象。

从本实验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治疗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不良反应、治疗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对腰椎骨癌晚期患者运用吗啡缓释片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提升镇痛时间,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韩帅超.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无痛分娩产妇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指南,2016,14(17):86.

冯丽英.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0):108-109.

左明明,陈雪飘,刘金锋.硬膜外腔药物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研究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4):299-302.

猜你喜欢

临床分析吗啡
勘误:
戒毒瘾丸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
厦门市5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病例临床分析
389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临床分析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基于水杨酰基缩对硝基水杨酰肼及吗啡啉的三核镍(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磁性质
吗啡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