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肾养肺法治疗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2019-11-27谷晓娟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谷晓娟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补肾养肺法治疗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模式,实验组则应用补肾养肺法配合西药治疗,从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过敏性皮疹、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实验组为12.5%,对照组达到了40.0%,实验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7.5%,实验组的临床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补肾养肺法配合西药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补肾养肺法;肺癌放疗;放射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R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2

放射性肺炎很大程度上会制约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带来消极影响。本文主要选取的是来我院就诊患有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补肾养肺法治疗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患有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0.2±1.4)岁,体重(48-78)kg,平均体重(58.7±1.4)kg,其中,腺癌21例、鳞癌19例。实验组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体重(49-78)kg,平均体重(59.5±1.5)kg,其中,腺癌22例、鳞癌18例。两组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抗生素主要是头抱类抗生素,过敏者应用的是左氧氟沙星,疗程为14d。激素采用应用的是地塞米松10mg,实施静脉滴注,1次/d,在控制感染后逐渐减量,同时进行口服用药,疗程为21d。在必要的情况下吸氧、使用支气管扩张剂。20例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借助中医补肾养肺法治疗。自拟补肾养肺汤,也就是;熟地黄25合g,山药20g,山藇肉15g,茯苓5g,牡丹皮15g,泽泻15g,百合15g,五味子15g,黄柏109,知母15g,桔梗10g,川貝母10,丹参15g。针对发热者需要加入生石膏20g,竹叶15g;针对气短者需要加入黄茂15g,党参15g,咯血者需要加入白及15g,生三七15g;针对喘息者需要加入苏子15g,炙麻黄10g。1剂/d,水煎300mL,展开真空包装,每次100mL,主要分3次服用,疗程为21d[1]。

1.3 疗效标准 显效:体温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如咳痰、咳嗽、气促、胸痛等缓解;肺部听诊啰音缓解;胸部X线片表明照射野内片状影或毛玻璃影大部分消解。有效:临床症状如咳痰、咳嗽、气促、胸痛等好转;肺部听诊啰音有所缓解;胸部X线片表明照射野内片状影或毛玻璃影缩小,缩小超过50%。无效:在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没有出现显著的变化,一些患者甚至出现加重情况;胸部X线片表明照射野内片状影或毛玻璃影没有存在变化。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择SPSS16.0软件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用P<0.05表示;()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通过t进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过敏性皮疹、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实验组为12.5%,对照组达到了40.0%,实验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2.2 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的比较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7.5%,实验组的临床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下表1。

3 讨论

在临床上,肺癌作为一类较为常见的胸部恶性肿瘤,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非小细胞肺癌,大约超过了肺癌发病总数的80%。现如今,在临床一般应用的是放射治疗(放疗)手段治疗,放射线可以优良地对肿瘤细胞实施灭杀,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患者一出现急性肺部损伤等现象。在患者的肺泡腔之中,通常会出现肺泡壁水肿加重、浆液纤维性渗出,同时会发生透明膜形成以及肺泡、细支气管上皮脱落等现象,在严重的情况下会引发肺萎陷[3]。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过敏性皮疹、胃肠道不适、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上,实验组为12.5%,对照组达到了40.0%,实验组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97.5%,实验组的临床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补肾养肺法配合西药治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王洪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肺炎32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 2017, 49(2):27-29.

李凤玉, 刘秀芳, 王舒琦,等.肺癌患者三维适形放疗前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 2011, 13(4):444-446.

朱新瑜, 张天成, 倪广生,等.放射性肺损伤的肺癌患者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17(3):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