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9-11-27马玉春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1期
关键词:剖宫产

马玉春

【摘 要】目的: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对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分析梁山县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接受剖宫产手术术中大出血产妇100例的临床资料,将运用水囊压迫治疗和纱布填塞治疗的不同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将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止血治疗后24h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填塞物留置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止血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囊压迫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起效时间快,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剖宫产; 术后大出血; 水囊压迫; 纱布填塞

【中图分类号】R719. 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1-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临床上常见且较多使用的一种分娩手段不是自然分娩,大多数初产妇都是选择剖宫产,剖宫产是产科分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孕产妇因害怕自然分娩时的疼痛应运而生的,它是一种不可或缺有效且合理的分娩手段,剖宫产近年来呈逐年递增趋势,但因自身身体情况不同,许多孕产妇常在接受剖宫产手术后发生大出血的危急情况,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产妇产后身体恢复,可以说对剖宫产期间或术后出现大出血等情况实施积极的控制及干预对保证孕产妇分娩安全性极为关键[1]。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大出血的救治措施主要包括纱布填塞及水囊压迫,二者均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然而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具有争议性是优先选择性的问题,本文回顾性研究分析了我院近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一年半以来产科 100 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临床应用水囊压迫与纱布填塞,对比分析其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大出血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梁山县中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 接受剖宫产手术术中大出血产妇100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运用水囊压迫治疗和纱布填塞治疗的不同止血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 50 例,年龄 20.5 ~ 42.5 (29.65 ± 4.36) 岁; 孕周37 ~ 42(39.66 ± 1.44) 周。观察组 50 例,年龄22 ~ 40.5(32.52 ± 4.21) 岁; 孕周 37 ~ 42(40.22 ± 1.12) 周。本研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對象选取: 有既往有剖宫产史者和有产后大出血病史者以及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排除在外;所有纳入资料完整且符合剖宫产大出血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纱布填塞治疗: 具体方法使用长 150 cm、宽6 cm 的四层纱布,使用碘伏浸润后烘干,在实施填塞期间应采用由里而外的方式,确保填充的均匀性,纱布的一端以 Z 字型排列,填塞产妇子宫,另一端于宫颈口外约 2 cm 处进行填塞,纱布的两端缝合使用 7 号线进行,最后对子宫切口缝合。观察组应用水囊压迫法: 对产妇的外阴及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后,取膀胱截石位,将空囊深入至产妇子宫深处,然后往空囊内注射 氯化钠注射液 500 ml,若止血效果不明显,则继续向囊内注入氯化钠注射液,以不超过 1 000 ml氯化钠注射液为宜,放置水囊于宫腔内后,需积极为产妇使用宫缩剂等静脉点滴治疗,保证子宫有效收缩,帮助止血,并使用抗生素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同时施以补液,避免出现贫血,仔细观察产妇脉搏、体温等常规指标,于剖宫产 24 h 后实施阴道放水,放水速度缓慢,2 h 后仔细观察出血情况,若止血成功则放空囊内的氯化钠注射液,并取出水囊。

1.4 观察指标: 以《剖宫产大出血临床观察指标》[2]为标准,评价两种方式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 ) 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332,P < 0.05) 。见表 1。

2.2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24小时出血量和填塞物留置时间均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 2。

3 讨论

在临床上,产妇在接受剖宫产的过程中出血量达到或大于1 000 ml则可判断为大出血,这种情况一般在分娩的2 h 内发生,出血多迅猛,这就要求在剖宫产实施期间需密切观察出血情况,一定要在术前对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大出血的危险性做好评估和相应的急救措施,避免产妇在术中因过量失血而出现休克等危急情况,从而由根本上避免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3]。

当然在接受手术期间剖宫产产妇不可避免地产生血量的流失,传统的止血手段多为患者使用缩宫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但是在剖宫产术中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一般情况下若出血情况严重则多为患者实施子宫血管结扎,该方式有着较理想的出血控制效果,但手术实施的风险较大,预后评估效果不理想,以目前现有的技术还无法对该止血手段的风险加以有效控制。在目前临床实际操作中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产妇常使用纱布填塞及水囊压迫进行止血,二者均有着操作简单、治疗用时短等优点,然而诸多研究证实使用水囊压迫的止血效果较纱布填充更为理想[4]。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应用水囊压迫治疗其止血时间较纱布填塞治疗明显缩短,止血效果显著优于纱布填塞治疗。

这可能是因为纱布填塞是利用纱布对患者子宫进行填塞,容易造成纱布填塞不紧实或不均匀,极易出现隐蔽性出血,而在取出纱布后还需为患者进行二次填塞纱布滞留时间较长极易引发宫腔感染,安全性及止血效果均不理想。而使用水囊压迫进行止血治疗,只需要对患者出血位置固定后并注水,操作简单且注水速度快,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水能的流动在宫腔内受力均匀,可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且方便对患者出血情况进行观察,若仍存在出血,应及时实施二次注水,可减少填塞无留置时间,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小[5]。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时采用水囊压迫治疗,止血效果确切,止血起效时间短,止血后出血量明显减少,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杨娉,游一平.多样式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在剖宫产术大出血时临床应用价值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6) : 1314 - 1316.DOI: 10.7620 / zgfybj.j.issn.1001 - 4411.2016.06.76.

贾利红.卡贝缩宫素联合 COOK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5) :1020 - 1022,1028.DOI: 10.3969 / j.issn.1671 - 7171.2017.05.067.

常惠,黄敏,王宇,等.子宫瘢痕处妊娠人工流产术后出血水囊压迫止血 1 例及文献回顾[J].生殖医学杂志,2016,25(8) : 745 -747.DOI: 10.3969 / j.issn.1004 - 3845.2016.08.017.

刘艳波,王杰.预防性宫腔纱布填塞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5,41(18) : 2198 - 2199.

马冬惠,古玉棉.自制水囊宫腔填塞治疗未临产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4,25(11) : 1665 - 1667.DOI:10.3969 / j.issn.1003 - 6350.2014.11.0645.

猜你喜欢

剖宫产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手术竖切更“划算”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剖宫产之父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
35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结局的分析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
剖宫产滥用致“二孩”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