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
2019-11-27郑淑全
郑淑全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8月该院肾内科实习护士生100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肾内科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结果 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为(86.59±3.19)分、(87.95±3.45)分;对照组肾内科实习护生的考核成绩为(81.08±3.42)分、(83.14±3.24)分;两组肾内科实习护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有效提高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肾内科;实习护士生
[中图分类号] R47-4;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9(b)-0155-02
案例教学法,是为达到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而采取典型的临床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之下将实习生放置在特定病例的真实情境之中的一种教学方式[1]。该教学方式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和生生活动方式等,让实习生积极参与到讨论和分析之中,积极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实习生的相应能力[2]。而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方式,主要为带教老师的讲解,实习生一般为被动接受者,并不是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而且也缺乏一定的参与机会[3]。因此,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方式,不再是单一地将知识灌注给实习生,而是让实习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自己主动获取学习知识,不仅充分调动了实习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4]。而该文以2016年7月—2018年8月在该院实习的100名护士为对象,旨在探讨分析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实习护生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选取肾内科实习护士生100名。纳入标准为:①实习护士生的年龄范围在20~25岁;②所有实习护士生对该研究完全知情,且自愿接受该研究,已签署研究同意文书。
将100名肾内科实习护士生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实习生50名。对照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男实习生有9名,女实习生41名;年龄为20~24岁,平均年龄为(22.58±1.05)岁。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男实习生有6名,女实习生有44名;年龄为21~25岁,平均年龄为(22.49±1.36)岁。观察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一般资料,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接受传统的教学方式,当实习生进入科室后,由科室护士长带领开始入科教育,随后分配带教老师;接下来,由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讲解[5]。
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接受案例教学法,具体内容为:①教学前的准备,在开始带教之前,选择合适的负责人并完善教学计划,由科室内具有丰富带教经验和较强责任感的护师作为教学组长,依据肾内科的实习目标和实习特点选出合适的、典型的临床病例;进行统一培训,明确案例教学法的具体目标、过程和方法。②教学措施,实习护士生进入科室后的第1周,帶教老师即可发放相关的案例资料,并且让实习生依据所发放的案例进行资料查找,复习相关的知识;从第2周开始,带教老师可定期在科室示教室指导实习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目标围绕相关临床案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最后由带教老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6]。
1.3 观测指标
观察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实习情况和考核情况,比较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包括有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统计并观察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效果包括有: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促进临床护理技能的提高、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
1.4 统计方法
该文的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均数±平均值(x±s)的形式表示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出科考核成绩,并采用t检验;以[n(%)]的形式表示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对比出科考核成绩
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理论成绩为(86.59±3.19)分,操作成绩为(87.95±3.45)分;对照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理论成绩为(81.08±3.42)分,操作成绩为(83.14±3.24)分;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在观察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对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肯定率为86.00%(43/50),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肯定率为82.00%(41/50),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肯定率为76.00%(38/50),促进临床护理技能提高的肯定率为74.00%(37/50),促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的肯定率为78.00%(39/50)。
3 讨论
在临床护理教学之中,临床实习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模式,可帮助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技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由带教老师带领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带教老师一边进行护理一边为实习生进行讲解,因此讲解的内容有着较大的随意性,以致实习生无法在短期内提高临床护理能力[7]。而案例教学法则不同,是将某个典型的案例作为主要的讲解内容,一方面有效缩短了现实生活情境和教学情境之间的差距,另一个方面则缩短了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之间的差距,可提高实习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8]。
而且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教学基础、以实习生为教学主体、以教师为教学指导的讨论式教学方式,其目的在于帮助实习生培养独立思考、探索的能力。而且,在教学中,通过小组式讨论的方式,可以帮助实习生提高自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而且小组讨论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实习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帮助实习生培养一个良好的交际能力和团体合作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法可以为实习生设置出在临床护理中可能出现的情景,从而让实习生身临其境[9]。
在该文的研究之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理论成绩为(86.59±3.19)分,操作成绩为(87.95±3.45)分;而实施传统教学法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理论成绩为(81.08±3.42)分,操作成绩为(83.14±3.24)分;两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的成绩相比,案例教学法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P<0.05)。而在采取案例教学法的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为:对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的肯定率为86.00%(43/50),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肯定率为82.00%(41/50),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肯定率为76.00%(38/50),促进临床护理技能提高的肯定率为74.00%(37/50),促进人际沟通和合作能力的肯定率为78.00%(39/50)。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应用在肾内科实习护士生中,有效提高实习生的考核成绩,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翠芬,邹芳,张群芳.设问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7,31(33):4260-4261.
[2] 陆妃妃,罗艳华,严斯静.Sandwich教学法在护生实习前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護理学报,2018,25(22):11-15.
[3] 黄红艳.基于案例教学法的现代消化内科护理教学思路探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7,22(6):906-908.
[4] 张秀敏,丁留敏.体验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在重症医学科护生教学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22):133-136.
[5] 王琼琼,韩飞琴.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法在手术室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1):2587-2590.
[6] 崔向丽,王诗卉,李激扬,等.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师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7):659-661.
[7] 洪小丽,周小燕.基于案例和问题的临床带教方法在培养护理实习生评判性思维能力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9):71-73.
[8] 张杨,陈长生.翻转课堂联合案例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7,17(7):488-489.
[9] 廖婧,黄柳燕,沈麒云,等.翻转课堂在实习护生腹膜透析换液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7,24(3):14-17.
(收稿日期: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