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交流能力
2019-11-27许佳娜
许佳娜
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注重人才的引进,同时也提高了对人才的要求。在当前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文化素养,同时要让学生拥有较高的语言交流能力。而且,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逐步实现对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
一、多样诵读方式,实现发音练习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诵读的方式,能够体会文章的情感态度,并在诵读时加以体现,从而达到寓情于声的效果,提高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学生进行诵读的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字词发音检验的过程。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诵读的方式逐步实现口语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样诵读方式的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先使用多媒体中的视听技术,向学生播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这节课的范读录音,让学生解决这篇文章中每个字的读音问题。随后,教师先让全班对这篇文章进行齐读,使原本没有完全掌握本节课生字读音的学生,能够在齐读中解决问题,同时,初步感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接着,教师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对这篇文章进行诵读,使学生在小组分段诵读中,进一步熟悉文章的内容。最后,教师挑选班级中的学生来分段诵读这篇文章,检验学生掌握语音的效果,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显然,教师以多样变化的诵读教学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逐步解决对生字生词语音的认读,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并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口语交流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问题引导,提供发言机会
传统意义上的“问题”被认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形式,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效果,以及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教学策略。而在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的培养jf时,教师也可以基于阅读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组织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节课中,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本节课中的生字词,使学生体会奉献爱心、善于助人的精神等。基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师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描写了关于雷锋叔叔的哪几件事?”“在文章中的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雷锋叔叔对小孩儿的帮助呢?”学生通过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找到答案。随后,教师让学生根据他们找到的答案,组织语言,再回答教师的问题。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形式,为学生创建语言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整理和组织语言,以及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创建合作活动,促进自主交流
伴随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对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做出了相应的要求,因此,合作学习也被引入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用于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实现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而在学生的合作中,必不可少地需要通过相互交流和讨论,来实现合作学习的价值。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节课中,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活动,逐步实现对学生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中,教师将学生按照口语交流能力和阅读素养水平的不同,进行层级划分。随后,教师按照同一小组学生具有相异性质、不同组整体学生水平呈现相似性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既有口语交流水平呈现差异的学生,也有阅读素养水平呈现差异的学生。接着,教师让学生按照分好的小组,共同开展这篇课文的交流和讨论,在组织语言、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見解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自身的口语交流能力。同时,差异化水平的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让小组中口语交流能力较弱的学生逐步提高口语能力。
显而易见,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学生在阅读课堂中进行自由交流提供渠道,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逐步实现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
四、基于课本改编,创建课本剧活动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复杂文本的认知能力有限,因此,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多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编排课本剧,从而让学生在模拟和演绎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口语交流能力。同时,相对于传统形式下机械式的课堂教学形式,以课本剧的形式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更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中。
以《我要的是葫芦》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在传统形式下,教师往往先给学生讲解本节课中的“葫”“芦”“谢”等生字,之后让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阅读,从而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显然,单一、刻板的教学形式,会逐渐降低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口语交流能力了。而教师让学生根据《我要的是葫芦》中的对话和情境,进行课本剧的改编,让学生对其中的情境进行模拟和演绎,可以让学生在“我的小葫芦,快长啊,……”“你别光盯着葫芦了”等对话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流能力。
不难看出,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基于课本的内容,进行课本剧的改编,让学生在模拟和演练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流能力。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对学生进行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阅读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不断交流和对话中,实现口语交流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