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对话:儿童文本审美能力的“催化剂”
2019-11-27邱成娣
邱成娣
不管是传统的陈述型课堂,还是基于目标模式、过程模式的课堂,其教学都须通过“对话”这一古老而根本的形式来实现。对话,涵盖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等。多元对话可以有效激活儿童对文本的审美能力,文本审美体现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指的是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领悟与运用的能力,学生对于文本的审美将直接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
本文结合实际,将探究如何通过多元对话激活学生的文本审美能力。
一、生生对话有衔接,催生自我审美的原始体验
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课堂上,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与热情,是否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中,将成为一节课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思维含量的标准。
课堂须唤醒学生“表达”的热情,激发自我表达、互助合作的动力,产生一种表达跟分享的愿望。对此,不妨让学生就自主学习产生的学习心得和疑惑进行集体交流,并将这样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作为审美经历的“平台”。课堂伊始,教师谈话学生: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不懂的地方么?可以是内容的疑惑,也可以是词语的疑惑,学生心中有问题,老师才会认为你真正学习了。
自然,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学生诠释对教材“原始”体验时,教师要在心中树立这样的意识:人人都是学习者,是榜样。通过激发和唤醒“大课堂”的学习观,产生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妨“唤醒”学生:你听,这位同学的回答是不是可以解决某位同学的提问呢?你看,这个学生回答得多么精准,他是怎么思考的呢?他是从哪个角度思考的?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處呢?来,请这位同学再慢慢地、细细地讲述一遍,你的回答很重要!渐渐地,教师那富有启迪性的言语,会催生出一种想要帮助同学和与同学分享的心理。在这种“我想要”的心理态势下,部分学生将敞开心扉,将自己的经验与思考进行分享。此时,学生开始带着自己的问题专心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了,孩子们心中对教材的那种朦胧感,似乎渐渐地揭开了面纱。
案例:
生1:老师,我想提一个问题。
师:好,提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
生1: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个题目写的是人和事,但为什么诗歌内容写的却是景呢?
师:嗯,这个问题涉及到题目和诗歌内容的关系,很不错,有没有同学愿意帮助他?
生2:可能是诗人在送走朋友林子方之后,心里踏实,也很愉悦,于是看到这些荷花,就诗性大发,写了这首诗歌。
师:嗯,大胆猜测和想象,也是学习的一个主要策略。
生3:可能是诗人在送朋友林子方之前,在西湖畔,看着这满湖的荷花,不禁心生诗意,就一气呵成地写了这首诗,然后送给朋友,作为纪念。
师:这位同学的想象和猜测也很丰富,朋友要走了,写一首诗歌送给他作为纪念。(师板书:纪念)各位同学,不管是送之前,还是送之后,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人对朋友的真情厚意,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于是这两种情相互辉映,两相融合。同学们,此时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在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中产生的对文本的感觉,催生出一种对文本的好奇感,对同伴互助友爱的亲切感!审美的发生,总是从一种美好而又原始的“自我”开始,从身边的自我经历开始。基于同学间的互助学习,经过老师的看似无形、实则有意的“连接”,就能催生孩子自主学习的欲望。对美的需求,绝不是外在的灌输,而是自主的体验!
二、师生对话有延展,催生集体审美的深度体验
生生对话,教师绝非是无所作为,除了要做好生生对话的“中间人”外,还要做好师生对话的领路人!学生对教材的自我诠释,也是他们对自我、社会与自然的一种独特的诠释。教师既要听学生说了什么,还要明白学生为什么这么说,其背后蕴藏着孩子怎样的情感,如此捕捉孩子的心理活动。
在让学生明确自我分享的价值后,还要将学习个体的价值“引申”至全体学生,进一步催生出“漫向更多”的“场面”美。这美,或许是学生的发言提供的豁然开朗之美,如学习《冬夜读书示子聿》一文时,一个学生在介绍自己的预习心得时谈到了陆游的三儿子子聿不喜欢读书的史实,于是这个分享就能让学生明白这首诗歌创作的缘由。这美,或许是学生对知识体验的真知灼见之美,如学习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鞋匠的儿子》一文时,一个学生用《道德经》里的“知足者富”这句话来赞美林肯的父亲,教师随即对这样的回答表示了肯定。这美,也可能是学生无意间一次准确诵读的声音之美,如一个学生在诵读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表现出自然低沉的声音,教师随即表扬这个学生说,这样的诵读符合冬夜的场景!这样的美,还可能是学生独特思维视角的新颖之美……
师生对话,绝非表面上听他说了什么,而是要发掘每一个孩子自我诠释的解读之美,并将其引至全体。于是,一人学习之美转而成为全体感受之美。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渐渐知道怎样的诵读才是规范的体验,怎样的思考才是有成效的,怎样的表述才能恰到好处!这样的体验,不仅仅是一种来自对知识本身之美的领悟,还包括师生在对文本进行充分感知、领悟、历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策略的总结。
三、生本对话有浸润,催生审美生成的纯粹意境
江苏省特级教师朱红甫认为,语文教学要尽可能释放教材中人文思想的效应。也就是要创设教学情境。教材,是师生学习的重要媒介。基于审美层面的生本对话,则是以一种扩大化的人文情境,从精神与意识等人文层面激发学生对文本,对具体的段落、词语、主人公产生“好感”。这里摒弃了一种技术上的学习经历,而是以一种纯粹的人文情怀来唤醒学生对文本的喜好!
这些“喜好”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成长与对文本真切解读的基础之上,以此让学生的审美走向纯粹的人文之美,走向抛弃任何功利的自然人文情怀!让学生深深懂得,今天他们走进钱学森、詹天佑、陆游等人,就是与中华民族的脊梁面对面对话,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教师无需顾虑把话“说大”,反而应把教材里的人文精神放大,让师生能处在一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课堂中,从而让学生打开心扉,从情感上认同主人公,在思想上与主人公产生共鸣。比如在学习《钱学森》这篇课文时,我就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了一段话:钱学森让咱们中国人有了尊严,让咱们中国人深深地知道,外国人能干的事情,咱们也能做出来!在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时,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么,有一次林肯在镇上看到一条大铁链拴着几个黑奴,然后有几个人像买牲口那样对待这些黑人,林肯看了非常难过!心里想,一定要推翻这可恶的黑奴贸易!于是,他这一生,都在为解放黑奴而战!
教师声情并茂地为学生讲述,目的就是要从情感与思想上打动孩子们的心。当然,最重要的前提是老师的话语要能打动自己的心!于是,学生在情感上、思想上与教材进行了真挚的对话。只有轻松、愉悦、有思考张力的课堂,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之美的体验。因此,教师要创设适宜的氛围,珍惜学生每一次的分享,重视学生的学习反馈。从而让课堂慢慢增温,让思考渐有深度。当然,教师与学生还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堂上,师生抓住最基本的学习路径—对话,开展多层次的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生本对话的教学。在立体的对话学习中,教师要重视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经历,面向全体学生,拓展审美的范围和路径,疏通审美体验的思路,共享审美渠道之多元,让学生对文本产生朦胧之美、原创之美、大气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