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公共艺术实践教学初探
2019-11-27袁冶陆娟
袁冶 陆娟
摘要:本文基于当前高校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观点为基础,分别从建构主义知识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教学观的角度,探讨了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思维与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 公共艺术 实践教学
在高校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一般会要求学生对其所处的公共空间环境和体验转化为具体的艺术作品,而作品的表达形式则多种多样,其教学的重点应以作品的公共性特征为基础,并以艺术的形式引发公众的参与,这种行为可以是心理上的或生理上的,从而得到意识上的感悟或情感上的沟通,以此影响环境场所的性质。因此,学生实践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应服务于空间环境和公众人群,并具有艺术性的公共特征,而如何培养学生基于公共空间的基础和环境内涵,是当前公共艺术实践教学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建构主义理论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的思维与方法。
一、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公共艺术的概念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从西方引入我国的,直至2012年国家教育部增设公共艺术为设计学专业,各大高校开始建立公共艺术专业,制定公共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可以说,开办公共艺术专业院校的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各有特色,但基本都处于探索阶段。最常见的做法是将雕塑课程、壁画课程、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叠加在一起,将二维或三维的多媒体效果图,称为公共艺术前期创作,而图面表达效果的好坏成为教师评价学生考核的重要标准。又或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技能的训练,以作品所表达的技艺层次为评判标准,将公共艺术实践的重要目的排除在课程之外,从而造成教学内容的缺失。
当前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已开始出现要求,虽然鼓励学生尽量制作大体量作品,追求作品在空间中的独特性及创新性,但忽略了公共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完成其之前绘制的方案,能否得到教师的满意或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久而久之几乎形成一个量化的标准,如方案绘制的工作量评价以图纸的页数为标准,作品的工作量评价以体积为标准,表达的内涵以技艺为标准,还有出勤率的标准,经费支出的标准,诸如此类。不得不说,相关的标准确实可以优化院系和教师对教学的管理和把控,但在公共艺术专业的教学中,教学质量和量化标准之间是否可以产生关联?这是一个有待商榷的问题。实践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对之前学习的体验和理解,在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和定义还没有确立的情况下,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信息的思考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思考公共艺术方案?如何走出课堂亲身体验公共艺术作品?如何以作品为媒介引起公众的互动?如何以作品为基础引发社会的反应?是公共艺术实践课程所面对的根本问题。
二、建构主义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概括地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关于知识、学习与教学的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Piaget)提出,又经多人共同研究的成果,其基本的观点是认为学习是学生将知识组建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的接收和记忆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者,并不是把外界知识信息完整地复制积累,而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文化背景等因素来建构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为应对公共艺术实践教学的特征,可以做以下的讨论:
首先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教育时期知识的成长是基于学生和教师个人认知的生长,更多的是一种假设或猜想,所以根据知识信息而提出的问题并不是最终答案,也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随着学生知识量的不断增加,新接触的知识将被之前所储存的知识所验证,即我们所说的经验,验证的结果是被更新、被推翻或被替换。而单纯的知识信息再不能回答或解决所有问题,那么意识会将知识信息进行相应的重组或繁衍,以达到目的。在个体之外,知识并不是实体,很多时候是通过文字和语言的媒介相互传递,如教师的讲授和示范,书本的内容或图画的信息,那么在向另一方传递的过程中,也是基于个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是为什么对知识信息的学习,不仅仅是被动的阅读、聆听、书写、记忆,同样需要分析、讨论、验证与批判。
在公共艺术实践教学阶段,学生并不是接收新的知识,而是在验证所学知识的有效性,以制作公共艺术作品的方式来体验相关理论的真实性,所以从本质上来说,公共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首要目标是引导学生验证相关理论。在空间场地考察、分析环境因素、探讨创作意图、绘制方案表达、陈述方案内涵、确定人员结构、考察相应材料、制作实体作品、引发公众反映、回顾创作过程等步骤中不断体验、思考理论中所描述的公共艺术性的涵义。而在实践过程中,关于空间、环境的信息,关于方案制作需要的技术,关于探讨所需求的语言逻辑和专业背景,关于实施人员结构的协作能力,关于材料来源的经费支出等都需要知识信息的支撑,其中很多是无法在课堂上获取的,需要学生自己去合作开拓,并进行数次的尝试。每一个阶段都可能触发未知的可能性,而这些可能性所带来的问题也将成为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出发点。教师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其角色并不是主导学生如何根据流程去完成课程,而是以教学目标为基础,把握时间节点,全程跟进并以成员的身份加入学生团队,以建议引导的方式,保证实践的同时建构相关的知识理论模块。
其次,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生对知识获取的途径无法由他人代替。基于此,学生对其需要学习的知识,并不是一张白纸,因在过往的经历之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也形成了其对事物的观点,并在潜意识中存在其学习习惯。即使以上所说的因素没有形成运用自如的操作体系,但当他们遇到新的问题和要求时,会凭借之前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所以在知识获取量的问题上,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这与记忆、能力无关,而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去学习建构相关知识有关。
公共艺术实践教学要求作品在完成后,应具备公共性和艺术性,那么在创作设计的过程中,会要求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相应的技术、材质、色彩、光影、声音等外部表达形式特征进行熟练的操作。但问题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为了追求外部的效果而忽略作品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学生在实践操作期间,第一时间接触的技术、材质等事物,同样是一种学习的行为。教师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些问题的本质,自然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并以此为教学的出发点。建构主义一直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承担引导作用,将需要传递的信息分解到学生已有经验的各个基准点上,所以建构主义理论背景下的教学目的,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允许学生的知识储备超出教师的知识储备,并鼓励学生尝试探索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问题。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公共艺术实践教学可以概括为五个阶段,即触发事件、因素探讨、整合概念、解决问题、验证答案。教师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应具备与常规教学完全不同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根本在于交流,聆听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和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反复的讨论和实地演练,对不同的创作思路提出不同的问题,对不同的材料探讨不同的可能性。以公共艺术相关理论为背景,将公共艺术作品的实践过程当作与学生相互作用的平台,参与到学生的团队中,协助学生制定方案、实施计划,将问题引入实施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探索经验,提供可行性的建议等等。同时以顾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对公共艺术专业实践课程而言,不应只注重其外在的表现形式,也不应只考量其表达的技能,更不应制定量化的标准去约束学生的创作。
与空间环境共生,艺术性与公共性并存,激起公众认同感的公共艺术实践作品需要教师与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协作才能达到。本文提出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观点,仅为更好地开展公共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参考,而如何计划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还需要更系统的讨论和更严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中.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装饰, 2015(11):14-19.
[2]布鲁斯·乔伊斯等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第七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3]杨维东,贾楠.建構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 2011(5):77-80.
[4]陈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学术交流,2007(3): 175-177.◆(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首尔建国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刘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