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芎嗪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9-11-27吴贤良王小勇黄建军

山东医药 2019年29期
关键词:川芎嗪触觉植骨

吴贤良,王小勇,黄建军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福建宁德352100)

随着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体育运动的发展,意外坠落伤及车祸伤患者逐渐增多,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脊髓损伤致残率高、神经功能恢复差,其治疗目前仍是医学难题。脊髓损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脊髓损伤是不可逆的,为脊髓的直接机械性损伤,包括脊髓断裂挫伤、轴突损伤、脊髓微血管损伤及脊髓实质出血坏死等[1];而继发性脊髓损伤伴随着神经内环境的改变和炎症瀑布级联反应,贯穿治疗的全过程,是可以干预的。川芎嗪是从活血化瘀中药川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具有扩张血管、抑制细胞凋亡、减轻炎症、抗脂质过氧化、营养神经等作用,广泛用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2]。研究显示,川芎嗪可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对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3,4]。胡建中等[5]报道,川芎嗪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大鼠损伤脊髓节段的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表达,促进损伤脊髓节段神经元的恢复,对继发性脊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研究将川芎嗪用于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观察其对患者运动、感觉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患者72例,其中颈椎骨折脱位24例、胸腰椎骨折脱位48例,均经CT、MRI或X线检查确诊。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受伤到就诊时间<8 h;颈椎、胸腰椎损伤平面以下感觉或运动异常;无明显的急诊手术禁忌证。排除标准:单纯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损伤;平均动脉压<60 mmHg;Glasgow昏迷评分<13分;孕妇;合并严重颅脑、胸腹部损伤无法耐受急诊手术。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男26例、女10例,年龄18~59(37.24±10.45)岁,颈椎骨折脱位1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26例;对照组36例,男24例、女12例,年龄20~60(36.34±9.27)岁,颈椎骨折脱位12例、胸腰椎骨折脱位24例。两组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本人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全身麻醉,根据术前损伤部位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手术。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压迫主要位于脊髓腹侧者,由椎体骨折块、进入椎管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压迫造成的,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ACDF)或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ACCF);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压迫主要位于脊髓背侧者,由小关节绞索、椎板骨折塌陷入椎管的,行颈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钉棒内固定椎板间植骨;对胸椎、胸腰段骨折脱位脊髓损伤者,根据脊椎前柱椎体爆裂程度,选择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髂骨块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或后路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减压横突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基础治疗方案包括甲强龙冲击、甘露醇脱水及神经节苷脂应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术后给予川芎嗪注射液100 mg/d静滴,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滴,连续14 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于术前、术后2周及术后3、6、12个月进行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及轻触觉评分。①运动评分:身体两侧10对关键肌肌节,采用0~5级的Code肌力评分法,0~5级肌力分别对应0~5分,将分数相加,每侧肌力评分0~50分;②针刺痛觉评分:身体两侧各28个皮节,每个皮节分右侧针刺痛觉、左侧针刺痛觉,0分表示感觉缺失,1分表示感觉障碍或感觉过敏,2分感觉检查正常,将分数相加,每侧针刺痛觉评分0~56分;③轻触觉评分:身体两侧各28个皮节,每个皮节分右侧轻触觉、左侧轻触觉,0分表示感觉缺失,1分表示感觉障碍或感觉过敏,2分感觉检查正常,将分数相加,每侧轻触觉评分0~56分。

1.4 川芎嗪安全性评价 用药过程中观察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系统、血液系统、胃肠道系统、神经系统)的发生情况。

2 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死亡病例。两组术前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两组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比较(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

3 讨论

继发性脊髓损伤伴随着神经内环境的改变、炎症瀑布级联反应,如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钙离子超载、电解质失衡、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兴奋性氨基酸中毒、一氧化氮的神经毒作用、胶质细胞坏死等[6]。中医学认为,脊髓损伤属于“痿证”“体惰”范畴,其病机为督脉受损,引起督脉及其他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出现一系列症状。督脉在全身经络系统中处于中心地位,督脉受损则伤及手足三阳经,气血不能濡养肢体,出现肢体麻木,不能活动;涉及足太阳膀胱经,出现排尿功能失常,涉及手阳明经,出现大便功能障碍。急性脊髓损伤后所产生的各种临床症状,乃因“癖血”阻滞督脉,枢机统率失职,三阳经气血逆乱而致。其病因为“癖血”,病机为“督脉枢机不利”,治则以活血、补气、益肾为主[7]。

中药川芎性温味苦,具有祛风、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川芎嗪是从川芎中提取的生物碱成分,具有活血和行气双重功能[8]。以往研究证实,川芎嗪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少突胶质细胞坏死、减少脂质过氧化、促进脊髓损伤后微血管新生及微血管网重塑[9~11]。神经炎症反应与脊髓继发性损伤密切相关[12,13],脊髓损伤后脊髓组织中的炎症因子IL-1β、IL-6、TNF-α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4]。都芳涛等[15]对脊髓损伤患者静滴川芎嗪后,行腰穿抽取脑脊液进行PCR及生化检测,发现脑脊液中TNF-α、IL-1β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川芎嗪对减轻脊髓继发性损伤具有重要作用。将川芎嗪用于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中,能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对继发性脊髓损伤的部分环节进行干预,从而改善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术后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均较术前升高,观察组术后3、6、12个月的运动评分、针刺痛觉评分、轻触觉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川芎嗪能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运动、感觉神经功能恢复。

目前,临床应用的脊髓损伤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手术减压固定融合、激素冲击治疗、神经营养药物应用及术后长期的康复理疗功能锻炼。手术能恢复脊柱序列,重建脊柱稳定,彻底减压脊髓压迫,为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不稳的脊柱加重脊髓的损伤。在机体可耐受手术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脊髓减压手术并对脊柱进行固定融合,以提高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程度。本研究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患者分别行颈前路颈椎间盘切除cage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颈后路椎弓根钉或侧块钉棒内固定椎板间植骨、胸腰椎后路椎体次全切钛网或髂骨块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胸腰椎后路减压(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椎板间开窗)横突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等。术后给予川芎嗪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随着川芎嗪在临床应用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川芎嗪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瘙痒、胸闷、静脉炎、恶心、呕吐、腹胀、过敏反应及头晕、头痛等。本研究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本研究中的所有脊髓损伤患者均有手术减压固定的指征,术后观察组给予川芎嗪,虽然川芎嗪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观察组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未出现椎管内血肿及伤口血肿裂开等。脊髓损伤患者由于截瘫或四肢瘫而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容易出现静脉血栓栓塞。与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抗凝治疗不同,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是否常规抗凝治疗,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杨文辉等[16]报道,川芎嗪能够保护血管内皮、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一定的抗血栓作用。因此对脊髓损伤患者应用川芎嗪,不仅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还有一定的预防静脉血栓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脊髓损伤患者在手术解除脊髓压迫、重建脊柱稳定的基础上,术后给予川芎嗪治疗,可促进急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的运动、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参考。

猜你喜欢

川芎嗪触觉植骨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亚里士多德的触觉科学辨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川芎嗪治疗脓毒症的机制研究进展综述
食的触觉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探究
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分析
28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致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及经验